陳於陛(明朝禮部尚書)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陳於陛,字元忠,號玉壘,四川順慶府南充縣(今四川南充市)人,祖籍四川閬中,明隆慶二年(1568)進士吏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陳以勤之子,官至禮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卒贈太保,諡號“文憲”。

基本介紹

  • 字號:字元忠,號玉壘
  • 出生地:四川順慶府南充縣
人物簡介,人物評價,主要作品,

人物簡介

嘉靖四十年(1561),四川鄉試第四名。隆慶二年(1568)二甲7名登進士第,對策高等,選翰林院庶吉士。隆慶六年(1572),《穆宗實錄》修成,遷修撰。萬曆五年(1577年)萬曆十七年(1589)掌翰林院。萬曆十九年(1591),擢禮部右侍郎,領詹事府事,上書建議長子應該早日冊立而不應當封王,又建議明神宗早朝勤政,不被採納。萬曆二十年(1592),改任吏部左侍郎,教習庶吉士。萬曆二十一年(1593),擢禮部尚書
萬曆二十二年(1594)夏,預修國史,任副總裁內閣首輔王錫爵謝政,兼東閣大學士,參預機務,上書建議親大臣、錄遺賢、獎外吏、核邊餉、儲將才、擇邊吏六事。以甘肅破賊功,加太子少保。當年秋,轉任文淵閣大學士,進太子太保。陳於陛屢次上書明神宗勤政,都被拒絕,陳於陛憂形於色,終日嘆息。
萬曆二十四年(1596)冬,因去南郊外感寒病發而死。卒贈少保,諡文憲。

人物評價

明史》:陳以勤誠心輔導,獻納良多。後賢濟美,繼登相位。終明之世,稱韋、平者,數以勤父子。天之報之,何其厚哉。

主要作品

著有《意見》、《萬卷樓集》。《意見》反映了陳於陛忠君愛民、維護儒家傳統的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和處世哲學,但是其中也包含了佛、道、天命等方面的消極思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