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惠民(著名植物細胞工程專家)

陳惠民(著名植物細胞工程專家)

陳惠民,山東大學教授,1946年畢業於同濟大學化學系,同年任教於山東大學,曾主持國家“七五”攻關項目“小麥與中草藥原生質體培養”,國家“863”計畫項目“小麥原生質體培養”,在國內外刊物上發表論文130多篇,參編國際專著3部。1980年,陳惠民教授最先將小麥葉片通過組織培養再生植株,成為我國小麥組織培養的奠基人,在小麥基因工程育種方面,獲得世界上首例抗大麥黃矮病毒的轉基因小麥新種質,該成果被國家科委評為“1995年全國十大科技成就”之一。同名的有上海勞模、共青團平陽縣委書記、雲和縣圖書館館長、宣亞高級策略顧問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陳惠民
  • 出生地:廣東省中山市
  • 出生日期:1921年
  • 逝世日期:2010年9月14日
  • 職業:著名植物細胞工程專家
  • 畢業院校同濟大學
  • 主要成就:我國小麥組織培養的奠基人
    《1995年全國十大科技成就》之一
    發表論文130多篇、編國際專著3部
  • 學術職務山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
陳惠民 蒼南先賢,陳惠民 植物專家,陳惠民 上海勞模,陳惠民 團委書記,陳惠民 圖書館長,陳惠民 國際顧問,陳惠民 行署顧問,

陳惠民 蒼南先賢

陳惠民(1902—1974),先世原居新浦村(在滬[山鄉),後移居靈溪鎮。祖父陳大釧,曾參加金錢會起義。弟仁邦,民國25年(1936)任共青團平陽縣委書記,30年被捕犧牲。陳惠民自幼好學,師範學校畢業後,進入山東華北神學院,民國l?年畢業,為神學士。22年,閩南安溪縣龍門蔡厝寨教會聘請傳道。26年,以平陽耶穌教自立會為中心的浙閩教區,亦正式委派陳惠民負責安溪縣的教牧工作。在安溪,還歷任培賢、化育兩校校長,安溪縣教育促進會執行委員。抗日戰爭時期,擔任過安溪抗敵宣傳隊隊”氏,兼戰時民眾學校校長。在安溪傳道時,把浙江省耶穌教自立會的自主自立宗旨傳入龍門蔡厝寨教會,並建議蔡厝寨的“中華基督教會”改名為“中國耶穌教自立會安溪總會”。當時龍門蔡厝寨教會屬美國護理公會管轄,護理公會拒絕這個意見,雙方矛盾激化,向法庭提出訴訟。歷時3年,蔡厝寨教會終於得勝,民國28年正式成立耶穌教自立會,宣布與美國護理公會割斷聯繫,擺脫外國差會的經濟援助、教務支配和人事控制,創建了7個教堂和聚會點。
民國29年回籍休養後,辦教育仍不遺餘力。創辦滬山鄉國民學校,任校長。在溫州創辦聖經研究院,任教師。在鰲江與范介生等創辦平野學道院。
解放後,陳惠民率先回響《三自宣言》,成立於陽靈溪基督教革新會,任主席。1951年,又從安溪縣傳入高產的糧食經濟作物蕉藕,在本地試種後推廣,以後逐漸傳至瑞安、永嘉等縣,到1956年已普及到浙江全省。總結種植經驗,寫出《蕉藕種植法》。同年2月,上書毛澤東主席,匯報自己推廣種植蕉藕情況。5月,得到肯定的答覆,原信批轉給農業部。
晚年,著有《根據聖經的教會制度》等書。

陳惠民 植物專家

陳惠民,著名植物細胞工程專家、山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1921年生,廣東省中山市人,1946年畢業於同濟大學化學系,同年任教於山東大學,1952年加入中國民主同盟。陳惠民教授曾主持國家“七五”攻關項目“小麥與中草藥原生質體培養”,國家“863”計畫項目“小麥原生質體培養”,山東省七五重點項目“小麥與玉米體細胞無性系變異育種”等,先後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三等獎,山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三次,三等獎兩次,在國內外刊物上發表論文130多篇,參編國際專著3部。1980年,陳惠民教授最先將小麥葉片通過組織培養再生植株,成為我國小麥組織培養的奠基人。陳惠民教授科研團隊在國際上率先創立了小麥體細胞雜交轉移異源染色體小片段的新技術(獲國家發明專利),選育了國際首例高產、耐鹽/耐旱的小麥漸滲系新品種山融3號和多個新種質;在小麥基因工程育種方面,獲得世界上首例抗大麥黃矮病毒的轉基因小麥新種質,該成果被國家科委評為“1995年全國十大科技成就”之一。陳惠民教授治學嚴謹,淡泊名利,追求真理,成就斐然,以淵博的知識精心培育了很多優秀學生,以大仁大愛無私幫助過許多同事和學生,以自己獨特的人格魅力影響和教育著他的學生,曾被評為山東大學先進工作者、山東大學優秀教師和駐濟高校十大傑出教工,並榮獲“山東大學特殊貢獻獎”、“全國老教授科教興國貢獻獎”和“全國民主同盟先進個人”稱號等。
陳惠民教授於2010年9月14日辭世,享年89歲。

陳惠民 上海勞模

陳惠民 1946年生,中共黨員教授,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997年度上海市勞動模範。現任上海大學通信與信息工程學院黨委書記。在數字通信傳輸技術、移動通信和公共信道信令監測技術等方面研製了多種專項設備,達到90年代國際和國內先進水平。在國家安全技術保衛工作中得到廣泛套用。先後多次獲上海市科投進步二、三等獎。

陳惠民 團委書記

陳惠民(1902—1974),先世原居新浦村(在滬[山鄉),後移居靈溪鎮。祖父陳大釧,曾參加金錢會起義。弟仁邦,民國25年(1936)任共青團平陽縣委書記,30年被捕犧牲。陳惠民自幼好學,師範學校畢業後,進入山東華北神學院,民國l?年畢業,為神學士。22年,閩南安溪縣龍門蔡厝寨教會聘請傳道。26年,以平陽耶穌教自立會為中心的浙閩教區,亦正式委派陳惠民負責安溪縣的教牧工作。在安溪,還歷任培賢、化育兩校校長,安溪縣教育促進會執行委員。抗日戰爭時期,擔任過安溪抗敵宣傳隊隊”氏,兼戰時民眾學校校長。在安溪傳道時,把浙江省耶穌教自立會的自主自立宗旨傳入龍門蔡厝寨教會,並建議蔡厝寨的“中華基督教會”改名為“中國耶穌教自立會安溪總會”。當時龍門蔡厝寨教會屬美國護理公會管轄,護理公會拒絕這個意見,雙方矛盾激化,向法庭提出訴訟。歷時3年,蔡厝寨教會終於得勝,民國28年正式成立耶穌教自立會,宣布與美國護理公會割斷聯繫,擺脫外國差會的經濟援助、教務支配和人事控制,創建了7個教堂和聚會點。
民國29年回籍休養後,辦教育仍不遺餘力。創辦滬山鄉國民學校,任校長。在溫州創辦聖經研究院,任教師。在鰲江與范介生等創辦平野學道院。
解放後,陳惠民率先回響《三自宣言》,成立於陽靈溪基督教革新會,任主席。1951年,又從安溪縣傳入高產的糧食經濟作物蕉藕,在本地試種後推廣,以後逐漸傳至瑞安、永嘉等縣,到1956年已普及到浙江全省。總結種植經驗,寫出《蕉藕種植法》。同年2月,上書毛澤東主席,匯報自己推廣種植蕉藕情況。5月,得到肯定的答覆,原信批轉給農業部。
晚年,著有《根據聖經的教會制度》等書。

陳惠民 圖書館長

陳惠民:男,漢族,上海人,1946年11月出生,1970年3月參加工作,大學學歷,研究館員,現任縣圖書館館長。
陳惠明陳惠明
他善於從大文化的視野解讀雲和本地文化,在服務我縣經濟、社會各項建設工作中,提供了大量高質量的原創文化產品,較好地宣傳了雲和,提高了雲和的知名度。近年來,他承擔了大型文獻紀錄片《玩具之鄉·詩畫雲和》、《木玩夢鄉·童話雲和》、大型文獻展覽《木玩畫史》、大型音樂舞蹈詩《童話雲和》等的策劃和撰稿工作,為我縣“山水家園,童話世界”城市形象的打造發揮了積極作用。歷年來,其在國內眾多知名刊物發表了研究與宣傳雲和的作品,並結集出版本土文化專著《可愛的雲和》和《帶蜜的山花》。他主持創辦了我縣首家玩具文化研究室,為企業提供文化創意服務。該同志兩次獲全國徵文金獎,兩次獲麗水市文藝作品八個一工程獎,被推選為省九屆、十屆政協委員。

陳惠民 國際顧問

陳惠民,男,70年代人士,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98年開始行銷傳播生涯,現居廣州,任宣亞國際公關高級策略顧問,負責全案策劃、網路行銷、項目提案等工作。
擁有逾十年市場行銷及公關傳播、網路推廣經驗,在業內威望頗高。曾長期為移動、聯通、263、百度、TCL、加多寶等知名企業提供傳播顧問服務。
社會文化觀察家、評論家、新浪草根名博、網易財經行銷名博、《銷售與市場》第一行銷網專家博主、《電腦報》產經評論及新浪福建銳評論特約作者。榮譽擔任中國微酸婚姻獵頭網——CEO顧問、愛商MBA研修學院(中美合作)社會文化客座專家、婚戀現象觀察家。

陳惠民 行署顧問

陳惠民(1926~1996年) ,山東省莘縣劉羨集人。1940年入觀城縣抗日高國小習,後任村青年抗日救國先鋒隊隊長。1944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村黨支部宣傳委員、村治安員,冀魯豫行署聯合師範學員,國小教師,中共朝城縣第二區委組織幹事,朝城縣委組織部幹事。1949年9月入華北人民革命大學學習。後歷任中共定陶縣委宣傳部幹事、縣委辦公室秘書、縣委組織部部長、縣委生產合作部部長,中共復程縣委副書記,中共成武縣委副書記,山東半導體研究所副所長、山東大學物理系副主任,中共成武縣委副書記。1964年11月起,先後任中共東明縣委副書記、書記,兼東明縣人民武裝部政治委員、黨委書記,縣革命委員會黨的核心領導小組組長。
“文化大革命”初期受到錯誤批判,但他態度坦然,從容面對,始終相信黨,相信人民民眾。他重新主持中共東明縣委的工作後,對“文革”中反對和批鬥他的人,不計前嫌,而是努力團結一塊工作,表現出高尚的人品。在文化大革命最困難時期,儘管壓力很大,但他不懈怠,堅持抓工作、抓經濟建設,並在全縣樹立起一批學習和先進生產典型。他在東明密切聯繫民眾,從不擺官架子,在民眾中有很高的威望。1975年3月起,歷任中共菏澤地委黨校副校長、地委紀律檢查組副組長、地委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菏澤地區行署副專員、菏澤地區行署顧問。在不同的領導崗位上,他為黨和人民的事業做出了積極貢獻。1991年離休。1996年2月去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