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彤雲

陳彤雲

陳彤雲教授,1921年生於北京中醫世家。從事中醫皮膚科,自幼隨其父著名中醫陳樹人先生出診;後在繼承哈銳川老大夫治療經驗的同時,又得到著名中醫趙炳南老先生的指點。深得兩位名老中醫學術精髓,重視中醫的整體觀念,強調辨證施治,認為體表的病變必有內在的根源,皮科疾病應重視外治,但更不可忽視五臟六腑和氣血陰陽的盈虛盛衰,在這其中,尤為重視胃氣的調理。重點治療黃褐斑、痤瘡以及扁平疣等疾病,對治療顏面損容性皮膚病更有獨特的療效,還改進了古代治療痤瘡的名方枇杷清肺飲,取得了理想效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陳彤雲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北京
  • 職業:著名的國家級中醫皮外科專家
  • 主要成就:成功研製專業護膚品
人物成就,人物簡介,人物經歷,從醫之路,承古創新,正直堅強,人物軼事,職業生涯,出診時間,

人物成就

成功研製以天然植物草藥為治療痤瘡、黃褐斑、抗衰老等的專業護膚品,功效卓著。

人物簡介

早期專注於臨床治療慢性濕疹、銀屑病(牛皮癬)、神經性皮炎、慢性蕁麻疹、 帶狀皰疹及其後遺症等,療效顯著;近期又潛心研究攻克尋常痤瘡、黃褐斑、脂溢性皮炎、玫瑰痤瘡(酒渣鼻)、激素皮炎、扁平疣等皮膚頑疾;

人物經歷

從醫之路

陳彤雲1921年出生於一個北京的一個中醫世家,在縈繞的中藥香味中,她聽父親講四
氣五味,看父親望聞問切,與中醫藥結下了不解之緣。 陳彤雲的父親陳樹人在京城是一位頗有名氣的中醫內科大夫,擅長治療溫熱病。陳彤雲記得在她10歲那年,有一天,父親被邀請給當時的察哈爾省主席劉翼飛的公子診病。孩子患的是猩紅熱,高燒多日,嗓子紅腫疼痛,咽不下食物,就診時已昏迷不醒,劉家上下焦急萬分,已近絕望。陳老大夫沉著地望舌、診脈,開了幾劑湯藥囑家人給孩子服下,孩子服藥後日見好轉,一周后豁然痊癒。劉家人高興萬分,找人做了一個紅底金字、刻有“功高保育”的匾額,在陳家診所的門前舉行了一個隆重的送匾儀式,將匾額掛在診所迎面的牆上。這件事在京城引起了轟動,街坊四鄰傳為佳話。幼年的陳彤雲出來進去,天天看到那塊匾,心中非常自豪:“父親真有本事,能治病救人”。同時,立志要好好讀書,做一個能幫助別人、受人尊敬的人。
陳彤雲陳彤雲
陳彤雲是獨生女,被父母視為掌上明珠。父親很重視女兒的教育,讓她背《論語》、《左傳》、《孟子》,還督促她練習寫大字和楷書,每周都要按時交作業,陳彤雲厚實的古文基礎和一手漂亮的字都得益於父親的督促教誨;父親教徒弟背《藥性賦》、《湯頭歌訣》時她在旁邊也跟著學;父親診病開方,小彤雲在旁拉紙、研墨、涮筆,到11歲時,每逢學校放假就待在父親身旁抄方寫藥。父親的言傳身教使陳彤雲在不知不覺中打下了中醫藥基礎。
父親既對陳彤雲進行中醫藥潛移默化的影響,又希望她緊跟時代的步伐,接受新文化、新知識的教育。父親送陳彤雲到貝滿女中讀書。在這所教會學校里她接觸了西方文化,並學習現代科學知識和英語。嚴謹的校風,新穎的課程使陳彤雲在道德品行、文化修養等方面受到了很好的薰陶,並在球類、短跑等體育運動項目上展露了才華。中西方文化的教育使她的思想解放,眼界開闊,1940年中學畢業時非常“前衛”地報考了輔仁大學社會經濟專業,成為一名意氣風發的女大學生。一般來說,按照這個路子走下去,陳彤雲大學畢業後可能會到洋行中當職員,或到學校里當教員,可命運安排她還是與中醫結緣。
陳彤雲父親的多年好友哈銳川也是中醫名家,擅長治療皮膚外科疾病,其療效譽滿京城。哈銳川是看著陳彤雲長大並出落成一個漂亮的、有文化的姑娘的,心中早就有意與陳家結親。哈銳川的兒子哈玉民從小也受到良好的教育,後來畢業於施今墨先生辦的華北國醫學院,承繼家學,從事中醫臨床。在雙方家長的力主下,陳彤雲與哈玉民結為秦晉之好。1943年陳彤雲即將大學畢業時正值抗戰時期,經濟蕭條,就業困難,而陳彤雲因為痛恨日本人而不願到日本人辦的洋行工作,於是乾脆回家幫助公公和丈夫料理診所,沒想到這一舉動使陳彤雲真正走上了中醫之路。
陳彤雲在公公哈銳川的診所里,每天要幫助哈氏父子接診百餘個病人。她配製膏藥、熬膏藥,給病人上藥換藥,掌握了許多實際操作和治療方法。看到病人的癰疽疔癤、瘰癘瘡瘍等皮外科疾患在公公哈銳川高超的療法下取得滿意療效,她對中醫外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於是邊料理診務,邊在公公的指導下學習中醫外科理論和治療方法。1945年哈銳川老中醫身體欠佳,診所主要由哈玉民和陳彤雲接診病人。這時期陳彤雲接觸了內、外、婦、兒各科病人,尤以外科疾患為主,如乳癰、瘰癘、皮膚瘡瘍疔癤、肛瘺肛裂等。陳彤雲在對病人進行治療的過程中逐漸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不久,哈銳川老中醫因過度興奮突患腦溢血去世,診所的一切工作就落在了陳彤雲夫婦的身上。他們的病人一個接一個,應接不暇,在當時有著很高的聲望和影響。
解放後,國家非常重視發展中醫藥事業,準備籌辦北京中醫藥學會和北京市中醫藥進修學校(現北京中醫藥大學前身),有關部門邀請了一些著名中醫藥專家負責籌備工作,哈玉民也在被邀請之列。哈玉民和陳彤雲以極大的愛黨、愛國和愛中醫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中。他們將自己家的三層樓騰出一層來,作為北京中醫藥學會的辦公地點。1951年為了全身心籌建北京市中醫藥進修學校,擔任副校長的哈玉民毅然停辦了自己的診所,把全部的時間和精力都投入到找校舍、請老師等工作中。籌建工作繁重且瑣碎,陳彤雲也隨著丈夫來到學校擔任教務主任,負責招生、組織編寫教材、安排課程等。到了1956年4月,又將北京市中醫藥進修學校籌建為北京中醫學院,9月份正式招收第一屆學生。這期間他們夫妻為之付出了許多心血,與其他專家、老師們一起為國家培養了大批中醫藥人才。在這幾年中,陳彤雲一面工作,一面隨班系統學習了由協和醫院、北京醫學院著名專家講授的西醫課程和著名中醫專家蒲輔周、秦伯未、朱顏、陳慎吾等人講授的中醫課程,後來又到北京醫學院協和醫院、兒童醫院進修了西醫病理、兒科等,同時堅持每周兩次的出診。經過幾年的努力,陳彤雲不但出色地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而且打下了牢固的中西醫理論基礎,提高了中西醫理論和臨床診治水平。
雖然工作和家庭使陳彤雲忙累,但能幹而體貼的丈夫、可愛的孩子和夫妻共同鐘愛的中醫藥事業又使陳彤雲感到充實和幸福。然而天有不測風雲,不到40歲的她失去了丈夫。她一個人承擔了家庭的重擔,並成為享譽國內外的中醫皮外科專家。

承古創新

1966年文革開始後,陳彤雲離開了教育工作崗位,來到北京中醫醫院工作,在皮外科跟隨我國著名中醫皮外科專家趙炳南老大夫。陳彤雲的公公哈銳川和趙炳南早年共同師從京城名醫丁慶三(人稱丁三爸),哈銳川是師哥,趙炳南是師弟,陳彤雲稱趙炳南為師叔。跟著師叔,陳彤雲又學到了大量中醫皮外科的治療方法。十幾年的從醫經歷使陳彤雲在外科和兒科疾病的診治上積累了一定的臨床經驗,但哈氏父子皮外科的造詣和真傳,以及趙炳南師叔的教誨堅定了陳彤雲將今後的專業方向逐漸固定在皮外科上的決心。
多年的家傳和跟師學習陳彤雲深得哈、趙兩位名老中醫的學術精髓。在臨床工作中,她不僅繼承發揚了哈氏父子和趙炳南在中醫皮外科領域的豐富經驗,對各種皮膚病的治療頗具效驗,而且隨著時代的變遷,疾病譜的變化,逐步形成了自己以治療損容性皮膚病為主的臨床特色,尤其擅長中醫藥治療痤瘡、黃褐斑、酒渣鼻、顏面激素依賴性皮炎、扁平疣、脂溢性皮炎、斑禿、神經性皮炎、帶狀皰疹及其後遺神經痛等皮膚病。
陳彤雲在診治疾病時重視人與自然、氣候、環境、季節的協調統一,重視皮膚與臟腑、經絡、氣血的聯繫,強調“沒有內患不得外亂”。她認為,體表的病變必有內在的根源,皮科疾病應重視外治,但更不可忽視五臟六腑和氣血陰陽的盈虧盛衰。她根據《內經》“諸痛癢瘡皆屬於心……皆屬於火”的理論,認為痤瘡等顏面炎症性皮膚病多由熱邪作祟;她受家父溫病學派思想的影響,從整體觀出發,認為氣候的變暖使六淫之中熱邪更多地侵襲人體;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們的飲食結構發生變化,肥甘厚味食物的攝入大大增加,致使人體內有積熱,從而更易受到熱邪的侵襲;社會變革的動盪,生活節奏的加快,工作壓力的增加,易使精神緊張和壓抑,按照中醫五志皆可化火的理論,也使火熱之邪成為顏面炎症性疾病的主要致病邪氣。她根據中醫五色應五臟的理論,肝主青,脾主黃,腎主黑,認為黃褐斑等色素性增加的皮膚病主要與肝、脾、腎有關;腎藏精,精生血,脾統血,肝藏血,所以肝、脾、腎三髒功能失調必致氣血失常,運行障礙。因此,黃褐斑等色素增加的皮膚病多有氣滯血瘀,提出“無瘀不成斑,有斑必有瘀”、“治斑不離血”、“久病必瘀”的中醫病機和治療觀點。她臨證時四診合參,但尤重舌診。她認為,舌與皮膚黏膜最易反應人體氣血盛衰和運行情況,且心開竅於舌,脾開竅於口,望舌可以直觀、真實地了解內臟和皮膚的變化。
在損容性皮膚病的治療中,她善於運用《傷寒論》、《金匱要略》和《溫病條辨》的方劑為基礎進行加減,並形成了自己的用藥特色。例如,她在黃褐斑等色素增加的皮膚病治療中,主要用臟腑辨證的方法,以滋補肝腎、疏肝解郁、健脾益氣為主,同時活血化瘀,常用逍遙散、六味地黃丸、金匱腎氣丸、二至丸、二仙湯、枇杷清肺飲、瀉心湯、黃連解毒湯、龍膽瀉肝湯、當歸四逆湯、歸脾湯、桃紅四物湯、失笑散、通竅活血湯等加減。在損容性皮膚病的治療中,據其對此類疾病多熱邪所致的認識,常用清熱解毒法,同時,佐以涼血、除濕、理氣、軟堅諸法,常獲顯著療效。
陳彤雲近60年的皮外科治療經驗使她在外用中藥及其製劑方面也很有研究,她組建了“陳彤雲皮膚保健研究中心”,研製的“祛斑面膜”、“痤瘡面膜”、“陳彤雲消痤嫩膚全效組合精華”等系列中藥外用製劑已經被同仁堂等製藥廠家推向市場,其療效顯著,很受患者歡迎。其中“祛斑面膜”1993年獲北京市中醫管理局科技成果一等獎。
陳彤雲在學術上繼承而創新,師古而不泥古。雖然年逾耄耋之年,仍然積極地了解和掌握中醫學術發展和西醫的研究動態,在臨床中不斷探索和創新,並以此為樂,堅持在臨床一線為廣大患者服務,在患者中享有很高的聲譽。近20年來,陳彤雲聲名遠播,蜚聲中外,她被多家媒體採訪,多次出國進行學術交流,多次被邀請到國外給國際友人看病。她在北京中醫醫院的門診號成為醫院中最熱也是最難掛的號。
在人生艱難曲折的跋涉中,她以樂觀積極、堅韌不拔的精神,不但成就了輝煌的事業,還將子女培養為國家的優秀人才,這一切還與她的品行和性情有關。

正直堅強

陳彤雲是一個漂亮、溫柔、堅強和有著高雅氣質的女性。陳老雖然80多歲了,但肌膚白淨細膩。光亮而略有波紋的黑髮襯著慈眉善目,使她益發顯得優雅而健康。明亮的眼神,飽滿的精神,圓潤的嗓音,使人不能不感嘆陳老養生有術、駐顏有方。陳老笑言:“我主要是有一顆永遠年輕的心”。
陳彤雲的生活歷經磨難,但她始終勇敢地去面對,並以一個知識女性的堅韌不屈、沉著聰敏攻克了一道道難關。雖然從小備受父母寵愛,但她嬌而不弱、慣而不懶,性格沉穩爽直,一直就是一個勤奮、懂事、上進的好孩子,成績優秀的好學生。進入大學後,她思想進步,為人善良,才華出眾,活潑樂觀,這些都為她以後的生活、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結婚後,她輔佐哈氏父子的診務,吃苦耐勞,溫柔賢惠,後來在配方、熬制膏藥、給病人上藥換藥中掌握了中醫藥治療皮外科的知識和方法,逐漸走上了中醫臨床的道路。籌辦北京市中醫進修學校和北京中醫學院的日子是陳彤雲既快樂又忙碌的難忘歲月,但丈夫的因病去世和其後生活的艱難,卻使她品嘗了生活的另一番滋味,也使她的成功之路顯得更耐人回味。
陳彤雲在失去丈夫的悲痛中,勇敢地挺立起來。面對現實,她以自己健康的身體,堅強的性格,樂觀的精神感染和教育著3個孩子,使他們在溫馨中成長。從國小到大學都有出色學業的一個兒子、兩個女兒,如今都事業有成,家庭幸福,這也是陳彤雲由衷自豪和欣慰的。在文革中,陳彤雲被停診,只能擦地掃廁所,甚至被批鬥,那種精神上的壓抑和人格上的屈辱也沒能壓垮陳彤雲,她依然儀態端莊,精神煥發,笑容燦爛。改革開放以後,人們越來越注重自己的儀容儀表,陳彤雲以她溫文爾雅的氣質、熱情周到的言語和療效顯著的醫術贏得了廣大病人尤其是顏麵皮膚病病人的信賴和敬慕。雖已83歲,她仍堅持到門診為患者診疾病。
陳彤雲善良寬容、堅強高雅的品格和氣質會給接觸過她的每一個人留下深刻印象;她的正直、敬業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使她贏得了同事、朋友和病人的尊敬。非典時期,陳彤雲每日清理路上的痰跡,勸阻隨地吐痰的不良行為,不料竟遭到年輕人的謾罵,這不僅引起了北京市民廣泛的關注,而且引起了北京市委領導的注意。市委領導特意派人到陳老家裡慰問,感謝她對首都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的重視與支持。陳彤雲還將自己連日為抗擊非典一線醫護人員研製生產的10000袋外用爽身痱子粉送到北京市捐贈中心,表達一個醫務工作者的心意。
經歷了生活的坎坷磨難,面對今天的功成名就陳彤雲禁不住講起了她的皮外科疾病。她說,按照《內經》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的理論,心理失衡導致的情緒過激變化會引起臟腑、氣血、經絡生理功能的失調。銀屑病、神經性皮炎、瘙癢病、黃褐斑、痤瘡、帶狀皰疹等許多嚴重影響皮膚美容的疾病都與情志的異常有關。而精神內守、勞逸有度和科學營養,才是預防皮膚病和皮膚保健的關鍵,才是人生健康心態和身體的保證。人要“行不離於世,舉不欲觀於俗,外不勞形於事,內無思想之患”,才能“形體不敝,精神不散”。堅持適當的運動和勞動可促進氣血的流動,關節的疏利,五臟的收藏和六腑的傳導,使臟腑、氣血、經絡在運動中協調統一,才能夠“法於陰陽,和於術數,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終其天年”。人要維持五臟精氣的充盛,保持肌膚的榮潤還必須飲食平衡、全面、有節。
看來,陳彤雲的漂亮、溫柔、堅強和優雅,不僅源於她的學識、修養和積極樂觀、爽直勤奮,在她的生活中確實也有一套養生保健和駐顏的“秘訣”。
陳彤雲老中醫就像絢麗的紅霞映照著杏苑,使中醫這箇中華民族的瑰寶更加璀璨生輝。

人物軼事

1921年,陳彤雲出生於北京的一個中醫世家,父親陳樹人先生以擅治溫熱病而享有盛譽,陳彤雲受家庭薰陶,從小就喜歡旁聽父親帶徒時講解四部中醫經典\和本草湯頭等。
1944年,從北京輔仁大學畢業的陳彤雲結婚了,婚後又隨公公哈銳川學習皮外科,公公的醫道超群,名滿華北地區,陳彤雲盡得真傳。一次,有一位患了搭背瘡的窮苦人找陳彤雲的公公治療,給陳彤雲留下了難忘的印象。 陳彤雲跟著公公去給他看病,拿著一個白的盤子,拿著個鑷子,按照它所有的邊緣,就是搭背瘡的邊緣全是蛆,一個一個往下夾,夾了半盤子,都是長的蛆。那時候勞動人民是很苦的,每次他都來換藥,她公公都拿個盤子往下夾,都是長的蛆,就是這樣一個病人,經過兩三個月,從那么大的一個創面慢慢慢慢長上了,所以我對外科感興趣也和這有關係,陳彤雲眼看著公公把這么一個滿後背的搭背瘡,那都是可以說不治之症啊,給治好了,使她非常佩服。這些都給她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陳彤雲決心一定要走這條道路。
1951年,陳彤雲毅然放棄了繁忙的門診,積極投入到中醫教學工作中,為國家培養了大批的中醫人才。1966年,陳彤雲調到了北京中醫醫院外科,從事臨床工作,陳彤雲尊古而不泥古,她在繼承哈老大夫治療經驗的同時,又得到了名老中醫趙炳南老先生的指點,深得兩位老中醫的學術精髓,陳彤雲在繼承的同時還勇於創新,她非常重視中醫的整體觀念,強調辨證施治,她認為體表的病變必有內在的根源,皮科疾病應重視外治,但更不可忽視五臟六腑和氣血陰陽的盈虛盛衰,在這其中,陳彤雲尤為重視胃氣的調理。
八十年代以來,陳彤雲多次出國進行學術交流,參加國際自然醫學研討會,美容保健及皮膚病國際學術研討會。隨著人們對美的要求越來越高,近年來,陳彤雲重點治療黃褐斑、痤瘡以及扁平疣等疾病,為了對治療顏面損容性皮膚病有更加獨特的療效,陳彤雲大膽的改進古代治療痤瘡的名方枇杷清肺飲,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職業生涯

強調整體與辨證
陳彤雲在臨床上十分重視人與自然、氣候、環境、四時的協調統一關係,重視皮膚與臟腑、經絡、氣血的內在聯繫。認為皮膚病不僅僅是皮毛之疾,它是臟腑、氣血的生理、病理在皮膚上的反應,即“有諸內必形諸外”,“沒有內患不得外亂”。 按照《內經》“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的理論,情緒過激變化,會引起臟腑、氣血、經絡生理功能的失調。就皮膚疾患而言,銀屑病、神經性皮炎、瘙癢病、黃褐斑、痤瘡、帶狀皰疹等許多嚴重影響皮膚美容的疾病都與情志的異常有關。
主張師古加創新
在繼承哈家中醫皮外科傳統外用製劑的用藥經驗基礎上,陳彤雲憑藉自己掌握的傳統中藥製劑工藝、方法的優勢,依據對中藥的藥理學研究成果,從中篩選出最有效的成分,再運用現代製藥技術工藝,提取藥物有效成分,製成各種外用製劑。使中藥外用製劑既保持了中藥特有的療效,又克服了傳統製劑粗糙、油污、色深、味重的缺點。
謹守敬業尚樂群
在近60年的臨床工作中,陳彤雲一直把早年在貝滿女中就讀時的校訓“敬業樂群”作為自己的座右銘。雖然已是耄耋之年,她仍然積極帶徒培養學生,願將一生的臨床經驗和學術思想悉心傳授給後人,為中醫事業的傳承和發展貢獻一份綿薄之力。在抗擊SARS期間,陳彤雲親自上街糾正陋習,並出資為白衣天使捐贈痱子粉上萬袋。

出診時間

北京平心堂中醫門診部 周一上午 掛號費310 預約(不從此處抓藥不能做下次預約)
京城杏林院中醫診療中心 周二上午 掛號費 200 預約
北京中醫醫院 周三上午 掛號費300元 預約
北京飯店中醫門診部 周六上午 掛號費300元 預約
北京炎黃中醫醫院 隔周四上午 掛號費300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