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平(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博士生導師、教授)

陳建平(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博士生導師、教授)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55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人名,同名人士有閩江學院副院長,《開元作家》報社社長、總編輯,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黨委副書記、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南京軍區政治部人民前線報社主任編輯等,下面分別詳細介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陳建平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江蘇南通 
  • 出生日期:1958年6月
  • 畢業院校:武漢地質學院
  • 職務: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工程學院土木系主任
人物經歷,主講課程,主要貢獻,獲獎記錄,

人物經歷

1982年漢地質學院畢業後,分配在浙江省第四地質大隊從事技術和行政管理工作
1989年調入國地質大學(武漢)工作,歷任地下建築工程教研室副主任、主任。
1992年破格晉升為副研究員。
陳建平教授陳建平教授
2000年晉升教授。現任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工程學院土木系主任,爆破研究開發中心副主任。社會兼職有湖北省公路學會、爆破協會理事和災害防禦協會理事。

主講課程

地下建築結構》、《地下建築施工》、《專業課程設計》、《工程招標投標與監理》等本科生課程及《岩土加固新技術》等研究生課程的教學任務。

主要貢獻

8年時間從事生產技術工作,14年時間從事教學與科研工作。曾負責過兩個大型隧道工程,因成功地實施新技術獲地礦部科技進步二等獎(第一獲獎人)和全國“五小”智慧杯一等獎及浙江省青年科技一等獎,並被授予浙江省新長征突擊手稱號。在科研工作中,先後承擔過4項部科研項目,以及十項橫向科研項目。共發表科研論文二十餘篇。
承擔本科生教學實習、生產實習、畢業實習和設計任務。編寫教材四本,其中公開出版教材一本。在教學崗位上,負責籌建地下建築專業和工民建專業,在新專業發展方向、課程設定、師資建設、教材建設、實驗室建設、科研開發等方面做出貢獻。
編寫出版教材《地下建築工程設計與施工》,編寫專著《高速公路岩石高邊坡信息化設計與施工方法》。
課題及成果
2001~2003年主要負責人承擔交通部科研項目“京珠高速公路湖北大悟段岩石高邊坡最佳化設計與施工工藝研究”。
2003年負責湖北省交通廳研究項目“兩鄖斷裂帶對十漫高速公路火車嶺、二道埡、雲嶺三條隧道圍岩穩定性影響研究”。
2003~2006年主持湖北省交通廳科研項目“高速公路岩石邊坡綠化基盤材料及套用研究”和“高速公路岩石邊坡綠化植被草籽的選擇及施工養護”。
2003~2006年,主持“十漫高速公路第一標段四方山滑坡地質勘察與加固治理設計”項目。
2005~2006年主持“十漫高速公路第一監控量測標段超前地質預報與監控量測”項目。

獲獎記錄

1996年分獲學校和湖北省“三育人”先進個人稱號;負責和參加教學研究項目2項,其中1項獲學校一等獎和地礦部三等獎。
1999~2002年作為負責人之一參加“京珠高速公路湖北大悟段岩石高邊坡設計和施工工藝研究”,該項目已完成並鑑定,獲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2001~2003年主持湖北省交通廳科研項目“高速公路複雜地層雙聯拱隧道施工控制工藝研究”,該項目已鑑定並獲湖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