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孔俊

陳孔俊(1630—1690),官名奇,明崇禎三年庚午(1630年)11月15日生於福建汀州府清流縣東坑夢溪里(今余朋鄉東坑村),自幼喜舞槍弄棒,善騎射,武藝過人。行伍出身,清順治三年(1646年)官至參將。康熙年間任參將署四川成都府總鎮。康熙六年丁未(1667年)八月二十五日晉授湖廣辰常鎮協參府兼管中協副總事。
明朝末年,清兵入關後對西南用兵,進取雲貴。順治十五年(1658年),平西大將軍平西王吳三桂由重慶統兵入川南(當時遵義府仍屬四川,為四川東南最偏遠的一個府),收復遵義府及所屬州縣。但清兵正式入駐遵義以後,官兵人數較少,兵力明顯薄弱。康熙十一年壬子(1672年),調湖廣辰常鎮協參府兼管中協副總事陳孔俊赴遵義,授遵義府游擊將軍,統帥遵義清軍。1673年11月,平西王吳三桂起兵發動三藩之亂,自稱“天下都招討兵馬大元帥”,先殺害雲南巡撫,又兵分兩路出擊,欲東掠湘黔、北攻川陝以達分裂中國,割據稱帝的目的。清廷為及時平定內亂,鎮壓叛軍,遂調集軍隊圍剿吳三桂。作為統領遵義清兵的陳孔俊也率領遵義協官兵參加了此次討伐吳三桂的戰爭。因恢復有功,皇帝詔見賜為昭勇將軍。52歲時因年老體衰,陳孔俊表請卸任,與子孫們過起了悠閒的晚年鄉間生活。於康熙廿九年(1690年)八月十八日寅時去世。死後葬於貴州省遵義市紅花崗區金鼎鎮蓮池村黃鐘山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