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伯吹童話

陳伯吹童話

陳伯吹(1906—1997),原名陳汝塤。江蘇省寶山縣人。早年曾在鄉村國小任教。第一部兒童小說《學校生活記》出版於1927年。

基本介紹

  • 書名:陳伯吹童話
  • 作者:陳伯吹
  • 相關:《阿麗思小姐》
  • 作者別稱陳汝塤
作者簡介,主要作品,童話特點,

作者簡介

30年代曾任兒童書局編輯部主任。1945年後主編《小朋友》雜誌。建國後,先後任華東師範大學、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中華書局、人民教育出版社編審,少年兒童出版社副社長。1981年倡導設立了上海兒童文學園丁獎(現為陳伯吹兒童文學獎)。

主要作品

《阿麗思小姐》、《華家的兒子》、《波羅喬少爺》(中篇童話)、《一隻想飛的貓》(短篇童話)、《三門峽工地兩少年》(散文集)、《飛虎隊與野豬隊》(小說集)等數十種,論文集有《兒童文學簡論》《作家和兒童文學》等。在第二次全國少年兒童文藝創作評獎中被授予榮譽獎。

童話特點

陳伯吹開始創作童話正是“幾乎在全盤受到西洋文學中的神話與傳說、寓言與童話的影響下執筆的”(《波羅喬少爺·後記》)。還在他是一個小學生的時候,偶爾從同學手中借得一本翻譯童話《天貓國》,接著是《怪石洞》,僅憑書名就把他兒童時代的好奇心深深吸引了。陸續地,《水孩子》《金河王》《木偶奇遇記》《快樂王子》《青鳥》等,都對他的創作生命產生了深遠影響。英國作家卡洛爾的《阿麗思漫遊奇境記》更是以其奇異的幻想和生動的形象直接觸發了他也來塑造一個“中國阿麗思”的念頭,經反覆思考,1931年春動筆,終於寫成中篇童話《阿麗思小姐》(1933年1月出版單行本),引起極大反響。這篇童話以阿麗思夢中漫遊昆蟲世界的幻想情節,展示了當時舊中國黑暗社會的一幅幅縮影,其中形形色色的昆蟲角色正是現實生活中上層階級與下層階級中各種人物的象徵性寫照,它以活潑、生動的筆墨,精心刻畫了一個天真、聰明、活潑、勇敢、具有正義感的小姑娘——中國阿麗思的形象。不久,《波羅喬少爺》與讀者見面。這兩部作品足以奠定了他在童話創作界的重要地位。到了80年代,陳伯吹寶刀不老,用他自己的話說,“小心翼翼地拿起重逾千斤之筆”,一連寫出了《駱駝尋寶記》《安琪兒夜遊記》《童話城的節日》等名篇,為小讀者們提供了更加豐富、更加鮮美的精神食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