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薊

阿里山薊

阿里山薊(Cirsium arisanense Kitam.),根紡錘狀,粗6毫米。根狀莖短。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阿里山薊
  • 拉丁學名:Cirsium arisanense Kitam.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合瓣花亞綱
  • 桔梗目
  • 菊科
  • 亞科管狀花亞科
  • 菜薊族
  • 薊屬
  • :阿里山薊
  • 分布區域:台灣
莖,葉,花,

莖高約23厘米,被柔毛。

基生葉花期生存,長12厘米,寬4厘米,頂端漸尖,基部漸狹成寬8毫米的翼柄,羽狀深裂,側裂片8對,卵形,再次羽狀半裂或3半裂,小裂片卵形,頂端成長6毫米的硬針刺,邊緣有針刺狀緣毛,上面綠色,幾無毛或有柔毛,有光澤,下面淡綠色,沿脈上的毛較多;中下部莖葉多數,長10-12厘米,基部抱莖;上部莖葉漸小。全部葉質地厚。

頭狀花序在莖枝頂端排成圓錐花序,基部有苞葉,苞葉2-3枚,橢圓形,長2-3厘米,羽狀深裂,裂片針刺狀,針刺長5-6毫米。總苞鐘狀,有稀疏蛛絲毛,直徑1.5厘米。總苞片約7層,外層披針形,長5毫米,頂端短針刺,針刺直立;中層披針形,長8-10毫米,中部以上平展或直立,頂端有短針刺;內層線狀披針形,長14毫米,頂端有極短的針刺。小花黃白色,長1.4厘米,細管部長6毫米,檐部長8毫米,不等5裂。冠毛污白色,長11毫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