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諧

阿諧

阿諧(打阿嘎歌),也被稱為達布阿諧,意為“勞動者之歌”,源於西藏民間一種稱為“打阿嗄”的勞動形式。

2008年6月7日,西藏自治區比如縣申報的“阿諧”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序號681 Ⅲ-84。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阿諧
  • 地理標誌:西藏
  • 批准時間:2008年06月07日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批准文號:國發〔2008〕19 號
  • 申報地區:西藏自治區比如縣
  • 遺產編號:Ⅲ-84
  • 遺產類型:傳統舞蹈
歷史淵源,傳承意義,

歷史淵源

阿嗄”是西藏傳統建築業中一種用於鋪設屋內地面和屋頂的類似混泥土的建築材料,在建房勞動時,青年男女邊勞動,邊歌舞,用獨特的工具把“阿嗄土”打實,這種勞動。形式集歌舞、力量、技能於一體,在鮮明的節奏中既娛樂了身心,又鍛鍊了身體。

傳承意義

"阿諧"與"強諧"是兩種西藏傳統民間舞蹈,同時也是一種古老的勞動方式。該藝術形態把勞動和舞蹈融為一體,賦予二者間真正意義上相攜共存、互為協調的關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