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蘇經濟技術開發區

阿克蘇經濟技術開發區

阿克蘇經濟技術開發區是阿克蘇地市兩級黨委、政府充分發揮阿克蘇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建設,培植市域經濟新的增長點,實現阿克蘇經濟科學發展的重要載體。2005年成立阿克蘇工業園區,2009年經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升格為自治區級工業園區,2011年5月經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更名為阿克蘇經濟技術開發區,規劃面積為70平方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阿克蘇經濟技術開發區
  • 規劃面積:70平方公里
  • 位置:新疆
  • 實際面積:140平方公里
基本情況,園區構成,組成部分,紡織工業城,

基本情況

區位優勢非常明顯:開發區距市中心直線距離約10公里、機場20公里。北臨通往烏什口岸的306省道和塔里木河的最大支流阿克蘇河,東至橫貫南疆的314國道高速公路和南疆鐵路,南至規劃中的環城公路,西以石乾山為界。以阿克蘇經濟技術開發區為半徑,向東距巴州520公里,向北距伊犁460公里,向西距喀什480公里,向南距和田450公里,輻射南疆五地州900多萬人口。距即將開放的烏什口岸170公里,從烏什口岸出發,僅440公里,就可到達通往歐洲的鐵路大動脈吉爾吉斯斯坦巴雷克其市,從這裡進入歐洲市場等於將歐亞大陸橋縮短1200公里,比海運時間縮短四分之三,運輸成本降低三分之一,真正成為連線內陸十三億人口,輻射中亞、南亞,進而貫通歐洲市場的橋頭堡。
旅遊文化歷史厚重:開發區周邊縣市文化積澱厚重,民族風情濃郁,名勝古蹟眾多,開發潛力巨大。旅遊資源中擁有全國8個主類中的7個,旅遊資源主類占87.5%。阿克蘇是古“絲綢之路”北道政治、經濟、文化和佛教中心,古印度、希臘、波斯和中原文化四大文明在此交匯處。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將我國古代漢唐文化、西域文化與印度文化、伊斯蘭文化融為一體,成就了獨具地域特色的龜茲文化和多浪文化。形成了新疆旅遊資源最集中的區域。
水土光熱資源得天獨厚:開發區鄰近的阿克蘇河是塔里木河最大的支流,占到塔里木河流量的70% 。“阿克蘇”是新疆水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共有冰川1298條,冰川面積4098平方公里,儲水量2154億立方米;水能資源蘊藏量379.3萬千瓦,在全疆僅次於伊犁。阿克蘇地區氣候宜人,屬暖溫帶大陸性氣候,日照時間長,年日照時數2800—3831小時,是全國太陽輻射量最多的地區之一。是全國重要的優質商品棉生產基地、自治區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也是新疆薄皮核桃、紅棗和香梨等優質特色果品的主要基地。
石油天然氣資源富集:阿克蘇地區是塔里木盆地油氣勘探開發的主戰場和“西氣東輸”的主要氣源地。阿克蘇經濟技術開發區周邊已探明石油儲量超過10億噸,凝析油儲量7169萬噸,天然氣儲量9741億立方,溶解氣儲量483.5億立方,占塔里木盆地已探明石油儲量的80%、天然氣儲量的90%以上。“西氣東輸”六個主力氣田中的“一大四中”在阿克蘇境內,“西氣東輸”一期工程氣源的96%在阿克蘇境內,通過“西氣東輸”管道源源不斷地為沿線14個省(市)區供氣。
礦產資源豐富 阿克蘇是新疆重要的能源、礦產資源富集區,特別是煤炭資源儲量大,預測儲量358.7億噸,占南疆已探明儲量的83%以上,全疆四大煤田之一的庫拜大型煤炭基地距離阿克蘇經濟技術開發區僅170公里,這裡煤種齊全,品質優異,適宜多種開發,其中氣煤245億噸、肥煤37億噸,焦煤50億噸,瘦煤10億噸、貧煤16億噸,且燃燒值大多在7000大卡以上,可完全滿足化工煉油、動力煤、優質冶金焦、鑄造焦需要,發展煤焦化、煤化工具備良好基礎。岩鹽預測儲量6000億噸,地質儲量200億噸,岩鹽資源富集,為全國、全疆罕見。
根據“工業園區化、園區城市化”的要求,阿克蘇經濟技術開發區遵循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效能管理、高品質服務的原則, 科學編制了總體規劃和產業規劃,按功能區劃主要分為六大片區,即:建材產業區、氯鹼化工產業區、天然氣化工產業區、倉儲物流區、裝備製造產業區及居住生活區。重點發展天然氣化工、精細化工、鹽化工、新型建材、煤電能源、商貿物流六大產業。十二五期間,開發區重點產業規劃發展目標是:完成化工產業重點建設項目17個,項目總投資440.77億元,實現銷售收入438.07億元,利稅總額85.41億元;完成建材產業重點建設項目25個,總投資31.04億元,實現年產值52.14億元,年利潤6.91億元。開發區將力爭在十二五末實現 “百億園區,百億工業增加值”的目標,逐步實現產業項目集中布局、集約用地、資源共享、配套發展的目的,從而使阿克蘇經濟技術開發區躍上一個新的台階,真正成為振興阿克蘇地、市經濟的重要支柱。

園區構成

組成部分

1阿克蘇東城工業園,面積9平方公里(一期,二期)
2阿克蘇紡織工業城,面積73平方公里
3阿克蘇建材化工工業園,面積58平方公里(一期)
阿克蘇市建材化工園區即阿克蘇浙江產業園西園 更名後的阿克蘇經濟技術開發區將根據“工業園區化、園區城市化”的要求,遵循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效能經營的原則, 以國家產業政策為指導,以市場為導向,加快煤、天燃氣及石油資源的開發利用,合理確定園區的產業定位和布局。按功能區劃分六大片區,即:建材產業區、氯鹼化工產業區、天然氣化工產業區、倉儲物流區、裝備製造產業區及居住生活區。以現有規模企業為基礎、產業集群為主線,積極發展電力能源、天然氣化工、石油化工、煤化工、建材、精細化工等產業,通過有選擇地進行招商,加速支柱產業鏈條的形成,促進支柱產業和企業規模的快速擴張。以體現阿克蘇特色產業和優勢產業為原則,以外向型、高起點、高技術、高效益為方向,以發展石油、化工、天然氣、建材、高新技術產業、農副產品深加工業為重點,阿克蘇市規劃建設了70平方公里的經濟技術開發區浙江產業園(西園)。該園區是自治區級開發區。該園區位於城區西北部,距市區8公里,毗鄰314國道、鄰近217省道,交通便捷。園區建設初具規模,道路貫通,高壓輸電線路以電廠為中心向外延伸。園區鐵路專用線於2011年10月投入使用,庫喀高速公路全線貫通,已形成鐵路、公路運輸為主,航空運輸為輔的立體交叉網路。一大批建材、天然氣化工、熱電聯產等行業領軍大企業、大集團入駐園區,產業集聚效應凸顯,已成為產業發展的集群地、培育企業發展壯大的孵化器和推動阿克蘇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平台。
在新疆2011產業轉移系列對接活動上,浙江化工企業擬在阿克蘇經濟技術開發區興建4個新項目,即:浙江恆逸的天然氣化工項目,以天然氣為原料,一期工程包括年產300萬甲醇、100萬噸乙二醇、50萬噸丙烯項目,投資總額40億元;浙江東南網架投資25億元的年產10萬噸氨綸、30萬噸聚丙烯(一期)項目;浙江榮盛投資60億元的鹽化工、天然氣化工項目;浙江蕭越投資20億元的天然氣化工項目,一期規模為年產20萬噸1,4-丁二醇。

紡織工業城

新疆阿克蘇正在崛起一座新型現代化的紡織工業城,總規模達600萬錠,一期規劃建設300萬錠棉紡規模,規劃面積30平方公里,總投資約274億元。阿克蘇紡織工業城主要建設包括棉紡、機織、針織、化纖和農副產品加工區,及污水處理、熱電聯產、物流園區等配套基礎設施項目和職工居住配套區建設。一期項目實施後,可年產各類棉紗38萬噸,機織布3.2億米,針織布3.6億米,化纖產品15萬噸,農副產品加工100萬噸;實現工業總產值150億元、就業人數6萬人以上,紡織工業城將成為東部紡織產業向新疆轉移的示範基地,成為國家西部面向中亞、南亞乃至歐洲的重要紡織品出口基地,南疆紡織產業創業、投資致富、就業再就業基地。
紡織工業城入口紡織工業城入口
據介紹,阿克蘇紡織工業城以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為抓手,各項工作穩步推進,開局良好。截至目前,共有7個紡織項目陸續開工建設,總投資額達25億元,預計年底前45萬錠可建成投產。主要包括華孚控股集團一期30萬錠棉紡項目,浙江雅戈爾集團一期10萬錠緊密紡項目,浙江省立天集團一期5萬錠紗錠、2條編織袋生產線項目,浙江永翔紡織有限公司一期10萬錠環錠紡、15台氣流紡項目,江蘇聯發紡織有限公司一期5萬錠棉紡項目,阿克蘇巨鷹棉業有限公司一期10萬錠棉紡項目,新疆鳳凰紡織有限公司2000萬米織布項目等。此外,紡織工業城主幹道路建設項目,跨鐵路橋涵建設項目、供排水管網建設項目,污水處理建設項目、供氣項目,浙江能源自備熱電聯產建設項目,浙江物產南疆物流園建設項目,海關監管倉儲區建設項目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正按計畫全面推進。
阿克蘇紡織工業城將充分發揮浙江省對口援助阿克蘇的優勢,積極推進與浙江的經濟技術合作與交流,主動做好承接浙江省產業轉移的各項工作。引進和吸納浙江對口援阿的項目和資金,加快建設一批產業帶動強、就業帶動大的棉紡項目。將阿克蘇紡織工業城(開發區)總體規劃與阿克蘇市城市發展總體規劃有機結合起來。按照“宜業宜居”、“產城結合”、“高起點、高標準、高水平”進行規劃和建設。結合規化設計,對紡織工業城(開發區)的城市定位以及生活服務配套設施等,重新最佳化,建設高起點,高標準的小城鎮。統籌考慮紡織工業城(開發區)與老城區的有機銜接,合理布局紡織工業城內生產區、生活區,把紡織工業城打造成生態型、環保型、園林型的新型工業園區和阿克蘇新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