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洪經濟

洪水的防洪經濟效益是防洪工程經濟效益計算的基礎。對於一次洪水防洪經濟效益計算的主要內容,就是調查分析在有防洪措施和沒有防洪措施的情況下,遇到某一次洪水所造成的國民經濟損失,其差值即為某一洪水的防洪效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防洪經濟
  • 外文名:flood  control  economy
防洪經濟效益計算的特點,防洪經濟效益的簡易計算方法,

防洪經濟效益計算的特點

水利工程防洪經濟效益分析計算極為複雜,其主要特點如下:
  1. 洪災損失和防洪效益有廣泛的社會性。洪災損失可分為經濟損失和非經濟損失。經濟損失指能用貨幣計量的損失, 又稱直接損失;非經濟損失是指那些難於或不便於用貨幣來計量的損失。
  2. 不確定性。指發生頻率的隨機性,即洪水發生的時間、次數和洪水流量,洪量的大小難以預測,工程發揮防洪作用的大小與平時管理及當時調度指揮有密切關係等。
  3. 社會財富擁有量的可變性。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被保護地區的經濟、農業結構以及人民的衣、食、住、行等消費資料的數量和質量, 都在不斷地變化,洪災損失和防洪效益也逐年改變。即使致災洪水標準相同,發生年份不同,所造成的損失也不相同;防洪避險措施也不同,其財產損失率也是不同的。
(4)防洪效益的計算方法。即每年發生一次致災洪水, 通過社會經濟資料調查, 確定財產損失率,計算防洪工程產生的實際效益值。不發生致災洪水, 就沒有實際效益。

防洪經濟效益的簡易計算方法

(1) 確定淹沒面積,淹沒面積由洪水超標準流量、洪水總量、流域平均降雨強度決定;
(2) 確定淹沒損失。淹沒面積由淹沒面積和洪水歷時來確定;
(3) 由淹沒面積與防洪效益的關係曲線圖,根據降雨歷時確定防洪效益,並對其進行價格水平和國民經濟成長率的修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