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朝

閻朝(?—787年?),唐朝中期敦煌政治、軍事人物,曾率領沙州敦煌)軍民抵抗吐蕃侵略達10年有餘,因其郡望太原,官至開府儀同三司,故在敦煌文書中又被稱為“閻開府”或“太原閻”。

基本介紹

  • 本名:閻朝
  • 別稱:閻開府、太原閻
  • 所處時代:唐朝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沙州(敦煌
  • 去世時間:787年?
  • 主要成就:曾率領敦煌軍民抵抗吐蕃侵略達10年有餘
崛起,固守,獻城,結局,

崛起

閻朝出身沙州的世家大族。自安史之亂以後,吐蕃開始入侵唐朝領土,攻陷了隴右道東部諸州,至766年占領甘州,完全切斷了沙州及以西的安西北庭與中原的聯繫。從767年到777年,河西節度使周鼎駐節沙州,負責守城。此時吐蕃並不急於攻取瓜沙等州,而是向唐廷施壓,企圖不戰而割取瓜沙等州。但唐朝並不買賬,且吐蕃東擴受阻,於是轉向西面,於776年攻克瓜州,沙州遂徹底成為一座孤城,贊普赤松德贊又移帳南山(祁連山),令尚綺心兒攻打沙州,此時周鼎起了棄城東歸的念頭,但此種做法成功率很低,沙州人也不願離開故土,所以普遍反對周鼎的計畫。到777年秋末冬初,周鼎派部將、時任都知兵馬使的閻朝出城打草,閻朝在接到周鼎的派遣命令之後,於清晨到周鼎處拜謁辭行,恰好周鼎的親信屬吏周沙奴也在帳中,閻朝謊稱要與周沙奴比賽射箭,周沙奴將弓讓給閻朝先射,閻朝抓過弓箭,舉弓將周沙奴射死,然後將驚魂未定的周鼎捉住,並用繩子將周鼎勒死。此後,閻朝自領州事,繼續堅持保衛沙州、抗擊吐蕃的事業。

固守

到780年,吐蕃攻勢更加猛烈,沙州的壽昌縣及敦煌各鄉相繼陷落,周鼎所守者僅僅只有沙州城了。正在吐蕃大軍壓境、沙州城告急的危難時刻,情況出現了一絲轉機。當年唐德宗繼位,實行對吐蕃和談的政策,由此唐蕃關係日漸緩和,沙州面臨的壓力也一度緩解。
閻朝縊殺周鼎之後的第八個年頭,即784年,沙州城內軍糧斷絕,眼看就要支持不住,閻朝下令用官庫內所存的綾絹,以一端綾換一斗麥,向民眾募糧,民間前來交易的人很多。閻朝高興地說:“士兵有了糧食,就可以死守城池了!”

獻城

這樣又維持了兩年,到786年,唐蕃關係惡化,吐蕃又一次猛烈進攻沙州城,沙州再度告急。閻朝見大勢已去,出於保全沙州民眾的目的,開始與吐蕃方面談判。他登上城大呼:“不要把沙州百姓遷徙他出,我就把城交出來投降!”吐蕃主將尚綺心兒遂同意談判。談判並不順利,當沙州代表提出“勿徙他境”的要求後,吐蕃人並不願意接受,因為吐蕃軍隊習慣摧毀他們所奪取的唐朝城鎮;劫走居民中的青壯年並將他們強行編人吐蕃軍隊,特別是作為吐蕃進軍唐境的嚮導;俘虜的婦女和兒童則被淪為奴隸,或是被當作人質看管起來;對於病人和老人,或拋棄,或故意致殘,或乾脆殺死;而對於帶領沙州人民英勇抵抗的閻朝,吐蕃人雖然佩服他的勇敢與堅毅,但他畢竟是吐蕃的心腹大患。於是,吐蕃人對沙州代表的要求予以拒絕,因為他們知道沙州維持不了多久,只要吐蕃攻人城內,他們就可以大肆劫掠、為所欲為了。這時沙州代表威脅說,如果吐蕃拒絕他們的要求,數萬沙州居民都會以血肉之軀投入對吐蕃最後的抵抗中去,縱然沙州陷落,吐蕃也很難在短時間內控制沙州,而且這一戰不僅會讓吐蕃將士死傷慘重,更可能的是吐蕃人在沙州除了廢墟與屍體之外,什麼都得不到。吐蕃方面權衡利弊之後,決定接受閻朝的條件,入城受降,於是“元戎城下之盟,士卒休屈死之勢”,沙州終於落入吐蕃手中。

結局

沙州淪陷以後,閻朝被吐蕃授予“大蕃部落使河西節度使”的頭銜,不久後又被命令到吐蕃首都邏些拉薩)覲見贊普。臨行前,閻朝的妻子兒女來到沙州的一所寺院,舉行了一次祈保旅途平安的宗教儀式,然後全家啟程前往邏些。吐蕃人懷疑閻朝重兵在手,圖謀叛變,決定趁機暗殺他。他們將毒藥放在了閻朝的靴子中,閻朝遂中毒身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