閭井

閭井

閭井,讀音lǘ jǐng,漢語辭彙,一指房屋、水井等建築物,二指閭里,居民聚居之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閭井
  • 拼音:lǘ jǐng
  • 基本定義:房屋、水井等建築物
  • 出處: 《安邊論》
解釋,出處,

解釋

  1. 房屋、水井等建築物。
  2. 閭里,居民聚居之處。

出處

1、南朝 宋 何承天 《安邊論》:“猋騎蟻聚,輕兵鳥集,竝踐禾稼,焚爇閭井,雖邊將多略,未審何以御之。” 唐 王維 《淇上田園即事》詩:“日隱桑柘外,河明閭井間。” 唐 韓愈 《唐正議大義尚書左丞孔公墓志銘》:“古之老於鄉者,將自佚,非自苦,閭井田宅具在,親戚之不仕與倦而歸者,不在東阡在北陌,可杖屨來往也。”
2、唐 韋應物 《寄柳州韓司戶郎中》詩:“春風吹百卉,和煦變閭井。” 宋 梅堯臣 《送仲文》詩:“三年不出戶,孝行閭井聞。”《明史·趙世卿傳》:“ 世卿 復言脂膏已竭,閭井蕭然,喪亂可虞,揭竿非遠,不及今罷之,恐後將無及。” 清 惜秋 旅生 《維新夢·裁官》:“這官呵,無補聖明高,倒不如廢卻了,閭井息喧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