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南橫線

長沙南橫線

長沙南橫線起於瀏陽市文家市鎮玉泉村(湘贛邊界),止於寧鄉縣龍田鎮冬塘村(與婁底市交界處),途經瀏陽市雨花區天心區湘潭市嶽麓區寧鄉縣6縣(市)區29個鄉鎮,全長253.5公里。線路遠期全線規劃為一級公路,估算投資182.9億元;近期近城區段按一級公路一次性實施,其餘路段修建半幅(即按二級公路路基寬度實施),實際建設里程218.2公里,估算投資81.7億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長沙南橫線
  • 外文名:Changsha South Expressway
  • 東起點:瀏陽市文家市鎮玉泉村(湘贛邊界)
  • 西起點:寧鄉縣龍田鎮冬塘村(長沙婁底界)
  • 全長:253.5公里
  • 規劃等級:一級公路
  • 設計時速:80Km/h
規劃背景,線路走向,設計原則,

規劃背景

長沙道路網路南北縱向交通較發達,東西橫向連線相對欠發達,無論是高速公路、幹線公路還是城際主幹道,長沙都沒有貫穿東西的橫向交通通道。目前,長沙東西橫向主要依靠長瀏—繞城—長益高速公路及現有的G319這兩條主骨架。不過,長瀏—繞城—長益高速公路與地方網輻射聯繫有限,而現有G319國道經過長沙市市區,城市化嚴重,其橫向道路交通受到嚴重影響。
長沙南橫線
為此,長沙市委、市政府決定,由市交通運輸局負責儘快規劃貫穿東西的南橫線和北橫線,擬為長沙市南、北兩端建設兩條貫通東西的城市快速路。設計速度80km/h,主車道為雙向六車道,平交道口設輔道,控制路幅寬60米至80米,兩線全長約436公里,估算總造價200億元左右,規劃將南、北橫線建成長沙南北兩端的城市景觀軸線、新型城鎮化交通生態走廊和新的工業經濟成長帶。

線路走向

長沙南橫線起於瀏陽市文家市鎮玉泉村(湘贛邊界),止於寧鄉縣龍田鎮冬塘村(與婁底市交界處),途經瀏陽市雨花區天心區湘潭市嶽麓區寧鄉縣6縣(市)區29個鄉鎮,全長253.5公里。線路遠期全線規劃為一級公路,估算投資182.9億元,近期近城區段按一級公路一次性實施,其餘路段修建半幅(即按二級公路路基寬度實施),實際建設里程218.2公里,估算投資81.7億元。
長沙南橫線

設計原則

南橫線規劃設計原則是結合鄉鎮(園區、景區)需要,近鎮不進鎮,因地制宜,合理選用技術標準,該寬則寬、要彎就彎,儘可能多利用既有道路,少占用耕地、少破壞自然生態。據悉,2015年爭取部、省支持,將南、北橫線列入省“十三五”幹線公路建設規劃;由市交通運輸局組織完成規劃設計;部分條件成熟可實施的路段,在報省交通運輸廳和市政府同意後,啟動建設。
南橫線不是高速和高等級快速路,要多利用現有道路,少占用耕地,不破壞生態,道路兩旁的綠化線要控制好,不能再沿襲靠著公路建房的舊模式。要把南橫線建設成為小康路。弱化集鎮的傳統商貿功能,強化公共服務設施配套和公共資源共享,還可以開通公交,特別是相鄰的鄉鎮依託南、北橫線,實現集群發展,條件成熟的地方可以打造小城市群。
南橫線把人流和物流集中的鄉鎮連起來,打造距離最短、通行最快、成本最低的鄉鎮聯絡線,不同於高速公路和城區道路建設,要堅持開門辦規劃,尤其是線型要反覆最佳化。沿線鄉鎮都要做規劃,要在科學預測集鎮未來人口規模的基礎上合理配置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功能要素。國土部門要落實好南橫線新占土地、拆遷安置等政策。地方政府必須主動作為,科學安排時序,加速推進。要完善投資和償債機制,嚴控土地開發規模,嚴把土地用途關,同時積極引入第三方,鼓勵市場主體參與建設,實現開發效益和集鎮形象互促雙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