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寧鎮(青海省大通縣長寧鎮)

長寧鎮隸屬於青海省西寧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位於縣境東南部,距縣府駐地14千米。全鎮人口1.1萬,以漢族為主,還有回、土、藏等民族,回族占總人口16.3%,面積27.2平方千米。轄長寧、王家莊、新寨、下嚴、甘溝門、宋家莊、韓家山7個村委會。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設長寧鄉,1950年仍設長寧鄉劃歸西寧市,1963年又復歸大通縣設長寧公社。1966年合併為後子河公社,1984年改為長寧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長寧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青海省西寧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
  • 下轄地區:甘溝門、宋家莊、韓家山等7個村
  • 電話區號:0971
  • 地理位置:縣境東南部
  • 面積:27.2平方千米
  • 人口:1.1萬人
  • 車牌代碼:青A
概況,沿革,地理位置,行政區劃,經濟建設,農業,扶貧,推進整改,人口數據,下轄村,

概況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轄鎮。位於縣境東南部。轄1個居委會、25個行政村。鎮政府駐長寧,距縣城14千米。有漢、回、土、藏等民族。地處河谷地,北川河流經境中。西(寧)大(通)鐵路,227國道、S1寧大高速公路穿境。古蹟有馬家窯類型、半山類型、齊家文化的長寧遺址,馬家窯類型的後子河遺址和齊家文化、卡約文化寺溝遺址。

沿革

民國二十四年(1935)設長寧鄉,1950年仍設長寧鄉劃歸西寧市,1963年復歸大通縣設長寧公社,1966年合併為後子河公社,1984年改長寧鄉。1996?年,面積27.2平方千米,人口1.1萬人,回族占總人口16.3%,轄長寧、王家莊、新寨、下嚴、甘溝門、宋家莊、韓家山7個行政村。2001年,撤銷長寧鄉、後子河鄉,合併設立長寧鎮,並劃入原元朔鎮的新添堡、上堡、鮑東、鮑西4個村;全鎮轄22個行政村,總面積92.2平方千米,總人口由11497增至26685人;鎮政府駐地長寧村,人口3730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393人。

地理位置

長寧鎮位於大通縣東南部,寧張公路20公里處,介於東經101°42′至101°48′,北緯36°50′至36°47′之間,海拔2333—2799米。東靠虎頭山,大墩嶺山與互助縣分界,西與景陽鎮相接,北與黃家寨鎮毗鄰。

行政區劃

距縣府駐地14千米,總面積27.2平方千米。長寧鎮系2001年10月撤鄉並鄉建鎮時由原後子河鄉15個村委會、長寧鄉7個村委會、元朔鄉4個村委會合併建成,轄長寧、韓家山、宋家莊等7個村委會,農業人口1.1萬人,有漢、回、土、藏等6個民族,總耕地面積34920.7畝,人均0.97畝。

經濟建設

長寧鎮始終以帶領民眾脫貧致富奔小康為目標,堅持實施“強鎮富民”戰略,全鎮完成工業總產值25395萬元,比2002年建鎮之初增長37%;農業總產值1800.9萬元;完成畜牧業總產值2990.7萬元,比2002年的1115.74萬元增長1874.96萬元,年均增長56%。全鎮固定資產投資累計9346萬元,爭取省市資金125萬元,招商引資884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2年的2184.8元增長到3009.78元,增加824.98元,年均增長12.5%。加強勞務輸出工作,五年間共輸出農民工25000人次,技能培訓3050人次,實現勞務收入75000萬元。

農業

全鎮糧食總產量達到4770噸,油料總產量達到1600噸,蔬菜總產量達到16200噸。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進一步最佳化,建成以長寧、王家莊為主的苗木、花卉生產基地600畝,以新添堡村為主的“青春202”小麥百畝連片示範基地320畝。發展和扶持菜籃子工程,累計建成日光節能溫室387棟,以陳家莊、東風村為中心的蔬菜種植基地初具規模,面積達1000畝。河灘、上孫、新寨為中心的中藏藥基地效益明顯。建成東村、西村、甘溝門、雙廟四個牛羊育肥基地,鼓勵農戶推廣捨飼圈養、種草養畜,調整和最佳化畜種畜群結構。2005年末,草食畜出欄率181%,生豬出欄率100%,牛羊販運育肥戶106戶,販運牛羊2.65萬(頭、只),全鎮畜牧業總產值達到2990.7萬元,比2002年增長36%。
全鎮累計完成村莊道路硬化56公里,完成黑溝村異地扶貧至海西州香日德農場,韓家山四村、鮑西八、九自然村整體搬遷工作。積極實施好山區綜合示範工程和小流域治理工程,加強生態環境建設,累計完成四旁植樹28萬株,成片造林26000畝,農田林網4萬株,新育苗470畝,造林提前整地5300畝,封山育林4800畝,周邊荒山治理26800畝,退耕還林15417.22畝。

扶貧

2001年起,鎮黨委、政府加大扶貧工作力度,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重點對五保戶、貧困家庭,殘疾戶等弱勢群體進行扶持,及時開展救濟救災工作,使受災民眾和生活困難民眾的生產生活得到了保障。全鎮共有城鎮低保戶56戶,116人,每年發放低保金約12.5萬元。堅持鞏固“兩基”成果,農村義務教育得到發展,“普九”教育覆蓋率達100%,“兩免一補”政策得到全面落實。計生“少生快富”工程紮實推進,“十五”末,人口出生率為14.6‰,綜合節育率達91.1%,計畫生育率達98%,人口自然增長率為9.4‰。共幫扶238戶計生戶,落實幫助資金59850元,完成93戶獨生子女獎勵費的發放工作,農民民眾的生育觀念有了很大轉變。
大力開展多種形式的法制宣傳教育活動,積極開展“安全文明小區”和“安全文明村”創建活動。共創建“安全文明村”21個,“安全文明小區”7個。

推進整改

長寧鎮在推進新一輪基層組織建設年活動過程中,採取四項舉措紮實開展整改提升工作,切實解決基層組織建設過程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一是抓好後進組織整頓。採取分工鎮幹部包村、相關單位幫扶等形式,為後進黨支部提供指導和幫助。在政策上予以傾斜,促進村集體經濟快速發展、基礎設施明顯改善。
二是抓好村級班子建設。著力提高班子成員的整體素質,在班子組成結構上,注重發揮班子整體功能,強化村支部任期目標責任,增強每位支部成員“在其位,謀其政”的事業心和責任感。
三是抓好突出問題解決。把著力點放在解決存在的重點或突出問題上,做到整頓工作與當前各項工作“兩促進、兩不誤”。把全力做好“黨政軍企共建示範村”工作和村級日常業務工作有機結合起來。
四是抓好思想整頓提升。堅持正面教育、自我教育為主,查找思想和工作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總結經驗教訓,制定切實可行的整頓措施,明確努力方向。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11163
5735
5428
家庭戶戶數
2379
家庭戶總人口(總)
10936
家庭戶男
5612
家庭戶女
5324
0-14歲(總)
3161
0-14歲男
1635
0-14歲女
1526
15-64歲(總)
7520
15-64歲男
3861
15-64歲女
3659
65歲及以上(總)
482
65歲及以上男
239
65歲及以上女
243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10553

下轄村

甘溝門村
下嚴村
鮑家寨西村
鮑家寨東村
後子河東村
上孫村
後子河西村
中咀山村
後子河尕莊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