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勝鎮(江西省贛州市寧都縣下轄鎮)

長勝鎮(江西省贛州市寧都縣下轄鎮)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長勝鎮是江西省贛州市寧都縣下轄鎮,是寧都縣南部經濟、文化中心;距縣城20公里,版圖面積186平方公里,轄20個行政村,一個居委會,總人口5.8萬人。

長勝生態環境優美,自然條件得天獨厚,境內氣候濕潤(常年氣溫在26~28℃之間)、山清水秀、土地肥沃(有良田40860畝,年產優質稻5千萬斤,但土地越來越多的被侵占),水電、森林豐富(有山林15萬畝,森林植物率達100%),自古就以商貿繁庶,物產富饒而著稱。這裡交通便利,昌廈一級公路縱貫全境,直通閩粵。全鎮年工農業總產值達2.1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918元,財政總收入610萬元,經濟總量位居全縣前列。日益凸現的區位交通優勢,良好的投資環境、誠信的政府、開放的政策,使長勝成為發達地區產業轉移的首選之地。近年來,長勝鎮立足區位優勢,依託昌廈公路,結合本鎮實際,確定了“依託昌廈引外商,拓展優勢樹產業,聚集民眾造新城,開明開放謀發展”的發展思路,著力打造“五大平台”即:農民增收新平台、小城鎮建設新平台、招商引資新平台、新農村建設新平台、誠信服務新平台,全力推進富民強鎮步伐。今日的長勝鎮已成為昌廈線上的璀璨明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長勝鎮
  • 外文名稱:chang sheng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江西省贛州市寧都縣
  • 下轄地區:轄20個行政村,一個居委會
  • 電話區號:0797
  • 郵政區碼:342818
  • 地理位置:寧都縣南部
  • 面積:186平方公里
  • 人口:5.8萬人
  • 方言客家語-寧龍片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 著名景點:富丘崗陶瓷製作基地
  • 車牌代碼:贛B
基礎設施,鄉鎮工業,特色農業,

基礎設施

長勝鎮黨委、政府按照“夯實基礎,著眼長遠,注重規劃,不求其大,但求其精”的理念,著重抓好城鎮規劃布局、先後三次修編整體規劃,今年先後投入資金近400萬元,改造寬40米,長900多米的振興大道,打通立新西路,擴大城區面積近2.5平方公里,對城區街道實施硬化、淨化、亮化、美化、綠化工程,並沿昌廈路新建一座占地126畝集商貿、物流於一體的商貿城。
長勝及周邊鄉鎮圖長勝及周邊鄉鎮圖
通過近些年的努力,長勝已有15個村通水泥路,現代化通訊、信息網路覆蓋全鎮所有村落,鎮區有日產2000噸的自來水廠,新建一幢占地3200平方米的中心國小教學樓,且擁有全縣首個集文化、科技、娛樂、廣播電視、電影於一體的農村精神文明活動中心.(注:轉播電視台所在地,原來之地出售,精神文明活動中心之說不明所以,可能是官員的精神文明活動中心.)

鄉鎮工業

為強工富民,長勝鎮著力最佳化投資環境,瞄準沿海發達地區產業梯度轉移的機遇,主動承接“長珠閩”核心區域的產業擴張轉移,2004年全鎮分別引進瑞金客商投資600萬元興建賴坊河水電站,投資200萬元興建樟坑電站;上海客商投資600萬元創建協和保健飲料生產基地;福建漳州老闆投入300萬元,新組建蘑菇菌種廠;引進福建石獅老闆投資500萬元在長勝圩鎮興辦了2個服務加工廠,新設陶瓷琉璃瓦仿古瓦廠,投資300萬元,均已進入生產階段。
龍窯燒制陶器龍窯燒制陶器
至目前,全鎮已簽訂投資項目12個,簽約資金7800萬元,實際進資6200萬元,新增就業崗位800多個,招商引資工作位居全縣前列。

特色農業

長勝鎮黨委、政府充分挖掘長勝土地、勞動力資源優勢,最佳化農業結構,提高產業化經營水平,通過“公司+基地+農戶”、“能人+基地+農戶”等模式,有效地幫助農民增強適應市場、把握市場、占領市場的能力,有力的促進了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全鎮特色主導產業不斷擴大;其中早稻面積31770畝,晚稻種植面積突破35000畝,產量達32000畝;優質雜交制種3000畝;種植蠶桑2000畝;席草3000畝;開發臍橙面積12000畝;種植商品蔬菜4000畝;生豬欄1.1萬頭;三黃雞養殖達300萬羽;水產品產量900噸;蘑菇種植面積15.6萬平方米。到2005年,全鎮蘑菇面積可望達50萬平方米。蘑菇產業已成為長勝鎮富民強鎮的一項主導產業,正朝著“萬戶億元”工程目標邁進。
發展思路
緊緊圍繞財政增收和農民增收兩大目標,堅持三項定位(建設全旗食品工業大鎮、全市特色種植大鎮、全區生豬產業大鎮),打造四元經濟(以農畜產品加工業為主體的工業經濟、以綠色農畜產品基地為依託的農牧業經濟、以城鎮和市場為支撐的商貿經濟、以勞務輸出為重點的勞務經濟)。重點實施設施農業與千元田種植、生豬產業和草食家畜小區建設、農牧業基礎設施和生態建設、招商引資和工業建設、民生工程與社會保障、社會穩定等方面的專項推進,全面推動各項事業發展再上新水平。
長勝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