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字書法

鐵字書法

書法藝術在其3000多年的發展歷史中,名家輩出,流派紛呈。但其載體材料卻極少創新,歷來或以墨、宣紙、綾絹來表現,或以碑刻傳世。墨跡作品易儲藏,便於攜帶,但保存時間有限,易腐損變質;碑刻可長久存世,但不便攜帶、賞玩。鐵字書法則兼具二者之長,既可長期保存,不易腐蝕,又便於收藏攜帶,因此問世後很快為人們所青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鐵字書法
  • 外文名:Iron character calligraphy
  • 代表人物:陶仁志
  • 發源地:合肥吳山鎮
  • 專利號:CN88108985.0 
在歷史悠久、群芳競艷的中國書法藝術園地中,如今又綻放出一朵引人注目的奇葩,這就是出自安徽省合肥市長豐縣的吳山鐵字。
鐵字書法則兼備兩種傳統書法載體材料之長。鐵字書法以鐵為原料鍛打而成,結實而不笨重,既能長期保存,不易腐蝕,又便於收藏攜帶,為饋贈交流創造了一種書法藝術的嶄新表現方式。
製作工藝
鐵字創始於20世紀80年代初,首先書寫作品或臨摹名家作品、樣品上鐵皮、裁剪、錘打、平整定型、修邊鑽孔、焊接、清洗、噴塗、製作底版外框、安裝等。一幅作品一般要經過30多道工序。鐵字融鐵的剛勁與中國傳統書畫藝術魅力於一體顯示出一種瀟灑、遒勁、飽滿生動的藝術感染力,具有典雅別致、古色古香的藝術韻味,被譽為“中華一絕”。
以陶仁志為首的一批藝人,勇於創新,以錘代筆,以鐵作墨,想在傳統鐵畫的基礎上有所突破和創新,手工冷鍛鐵字。歷經多次的嘗試,他們終於成功地摸索出“鍍鋅鐵皮為料,手工冷打而成”的鐵字製作工藝,製作出受到書法家們肯定的鐵字書法作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