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里民俗一條街

錦里民俗一條街

2004年10月31日,成都“錦里”民俗一條街正式開市,老街、宅邸、府第、民居、客棧、商鋪、萬年台坐落其間,青瓦錯落有致,青石板路蜿蜒前行,讓人恍若時空倒流。川茶、川菜、川酒、川戲和蜀錦等古蜀文化如清風撲面而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錦里民俗一條街
  • 地理位置:四川成都
  • 占地面積:全長350米
  • 著名景點:清末民初的四川古鎮建築
簡介,看點,氣候,住宿,交通,美食,

簡介

這條在武侯祠東側出現的老街,全長350米,採用清末民初的四川古鎮建築風格,與武侯祠博物館現存清代建築的風格相融,二者之間又以水為隔。遊人在短短350米的距離內,就能享盡原汁原味的四川滋味。如果遊人在“錦里”的古色中流連忘返,還可以住進高掛著絲綢燈籠的棧,在徹夜輝煌的燈火中感受時空變換的神奇。 “錦里”民俗一條街有“成都版清明上河圖”之稱。 “錦里”民俗一條街由成都市武侯祠博物館創建,投入資金上千萬、耗時三年。 “錦里”也是對文化、商業結合的互動式旅遊景觀模式的一種新探索。
錦里民俗一條街錦里民俗一條街
“錦里”所處位置上原來是一排破爛的舊民房,影響觀瞻,還給僅一牆之隔的武侯祠博物館帶來潛在的安全隱患。同時,由於武侯祠作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只能向遊客作靜態展示的弱勢,難以滿足現代遊客體驗式、休閒式、互動式的旅遊方式。於是以蜀文化為內涵的錦里一條街應運而生。

看點

古戲台將定期上演川戲的經典劇目,戲台前會定期放映壩壩電影、以特色小攤的方式舉行民間藝人的展演(如糖畫、捏泥人、剪紙表演、皮影表演、西洋鏡等);
熱鬧非凡的民間小吃集市,讓人們親身體驗川西古鎮“趕場”的熱鬧場景;
趣味十足的民間婚禮展示,遊人可參與其中,樂在其中,而情侶們甚至還可以將自己的婚禮儀式搬來錦里舉行,體會一種獨特的、傳統的婚慶方式;
民間音樂及戲劇表演、民俗服裝秀更是常年不斷,花樣百出。
其他諸如夜晚打更、採用花轎和滑竿等傳統交通工具等多種古韻十足的特色項目,讓錦里重現昔日川西古鎮的生活原茂。
成都,以濃郁的休閒氣質而聞名。為滿足成都市民對特色休閒生活的追求,錦里還會在街區內按照中國傳統節日舉行具有鮮明民俗特色的主題活動。例如元宵燈會、小吃節、端午吃粽子大賽、七夕情人節主題活動、中秋親友團聚賞月會等等,每一個活動都將成為成都市民的盛大節日。
愛玩、愛吃、愛湊熱鬧的成都市民們從此有福了。在錦里,川西好吃的、好玩的都為您一網打盡,去錦里“趕場”將是您休閒遊玩的最佳選擇。

氣候

成都最佳的旅遊時間是三月至六月,九月至十一月。但七八月最熱的時候,成都附近的青城山、西嶺雪山、九龍溝、九峰山、天台山、龍池森林公園等都是最理想的避暑勝地。冬天上龍池森林公園、西嶺雪山欣賞雪景也是南方省區難得的好時機。
成都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具有春早、夏熱、秋涼、冬暖的特點,年平均氣溫16℃,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成都氣候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多雲霧,日照時間短。民間諺語中的“蜀犬哮日”正是這一氣候特徵的形象描寫。成都氣候的另一個顯著特點是空氣潮濕,因此,夏日雖然氣溫不高,卻顯得悶熱,冬天氣溫平均都在5℃以上,但由於陰天多,空氣潮,卻顯得很陰冷。

住宿

錦里客棧以清末民初建築為主,有客棧、隱廬、芙蓉三座風格各異的建築群組成。庭院內有廊坊、天井、花園,房前屋後,假山聳立,綠樹成蔭,流水潺潺,環境清幽,結構完整,布局合理。客房內部裝修古樸典雅,配套仿古紅木家具,現代高級衛浴,網路光纖,中央空調。 客棧不僅裝修經典,服務更是細微體貼,讓您享受到安逸、閒適、幽靜之感,體驗到濃郁的川西民俗文化特色。 距城南領事館區10分鐘車程、機場30分鐘車程、火車站20分鐘車程。

交通

錦里位於成都市中心一環路以內,與著名的武侯祠僅一牆之隔,臨武候祠大街,此街可直達市中心天府廣場, 西接一環路西一段,東鄰漿洗街洗面橋街(商務辦公為主),該片區屬於政府的“三國文化”打造區。公交1路、57路、304路、306路可直達。

美食

錦里有許多在成都市區很難買到的附近郊縣的特產。張飛牛肉,產於四川閬中,外表呈黑色,不大好看,內呈牛肉本色,用上等牛肉拌以特製香料製成,味道獨特。湯麻餅,產於四川崇州。
久久鴨脖子
另外還有三大炮、牛肉豆花、三合泥、糖油果子、撒尿牛丸、臭豆腐、油茶、牛肉焦餅、蕎麥麵、缽缽雞等小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