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橋鎮(安徽省銅陵市樅陽縣下轄鎮)

錢橋鎮(安徽省銅陵市樅陽縣下轄鎮)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錢橋鎮,隸屬於安徽省銅陵市樅陽縣,位於縣境西北部,距縣城41公里。面積89.09平方千米,人口38695人(2017)。樅(陽)廬(江)公路穿境。轄錢橋、洪莊、旺聖、新埠、老埠、朝陽、新化、同心、馬塘、洪灣、集和、桂花、井莊、柏楊、府君、宣莊、石馬、光明、唐灣、大塘、埠山、姚灣、尚書、十字、鄒崗25個村委會。工業有農機修配廠、糧油加工廠、木器廠等。農業主產水稻、油菜籽。有雙壙、鰱魚地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錢橋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中國華東
  • 政府駐地:錢橋鎮
  • 電話區號:0562
  • 郵政區碼:246732
  • 面積:89.09平方千米 
  • 人口:38695人(2017)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機場:安慶天柱山機場
  • 火車站:銅陵站
  • 車牌代碼:皖G
地理位置,基本概況,綜合實力,社會福利,地圖信息,

地理位置

錢橋鎮位於樅陽縣北部,距縣城41公里,東隔羅昌河與白湖鄉相望,南臨浮山、義津兩鎮,西與麒麟鎮接壤,北與廬江縣的七橋、羅河兩鎮交界,全鎮呈西北高,東南低傾斜地勢,屬丘陵崗地,鎮內有名勝古蹟明弘治年間,布政司都事錢畿建造的錢家橋,新石器時代晚期至商同時期的聚落群址雙塘新石器遺址等。鎮總面積89.09平方千米。

基本概況

全鎮轄11個行政村,總人口38695人(2017),耕地面積43575畝,其中水田39350畝,本鎮經濟集鎮以工商業為主,工業以防織、糧食加工、電線電纜為主,商業以日用品、服裝鞋帽超市、食品超市、家電、飲食等為主的個私服務業,農村立足種植、養殖、水面山場,已形成一定規模生產基地,每年糧食總產量達3.2萬噸,棉花1025噸,水產品總產2100噸,蔬菜大棚面積突破200畝,畜禽養殖量大,全鎮有8個生豬養殖場2個家禽養殖場生豬年出欄數達12000頭,家禽年出欄數達220000隻,鎮內有經果林780畝,農業機械總動力1.2萬千瓦,農村用電量670萬千瓦,全鎮民用沼氣池1100口,全年陽光培訓和扶貧培訓1400人,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1.5萬人,外出勞務收入6800萬元。

綜合實力

經濟綜合實力不斷增強。從2005—2007年全鎮生產總值分別為1.8億元、2.1億元、2.4億元;全鎮企業包括村辦企業營業收入分別達2.9億元、3.1億元、3.6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為:1450元、1530元、1600元。工農業生產發展良好,重點實施最佳化環境,招商引資,大力發展個私企業,重點建立示範基地,發展區域生產,用科技引導,增產增收。大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錢白公路是錢橋鎮北部的重要交通動脈,從錢橋集鎮途經洪灣、宣莊、石馬、高豐至白湖鄉,一改過去,交通閉塞的歷史,給民眾致富插出了騰飛的翅膀。
樅陽縣祥龍農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於2007年8月,是以農、林、牧業為主的生態農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公司坐落在錢橋鎮鄒姚村,註冊資金100萬元,企業性質屬有限責任公司。截至2008年5月,公司有員工27人,其中:本、專科學歷5人、中專學歷4人,各類專業技術人員3人。公司擁有強大的發展後勁和品牌優勢,一直以“誠信、高效、務實、奉獻”的企業精神,奉獻社會,回報大眾;“誠信為本、鑄就品牌,優質服務、贏利市場”的經營理念,使公司成為樅陽縣生態農業發展的重要支柱。 引

社會福利

為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該鎮積極回響縣政府號召,實行村村通水泥路工程,2006年、2007年兩年時間全鎮11個村完成55.5公里水泥路,大大方便了民眾的生產生活。該鎮共投資150萬元,對一、二級抗旱站進行了設備更新,實施了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和水庫應急搶險工程。自來水廠二期擴建工程竣工,供水能力提高一倍,集鎮建設穩步推進。2007年在洪灣村與朝陽村結合部開闢了占地5萬平方米的小商品市場,個私經濟園區二期工程全部啟動,新建水泥路面10000平方米。
2016年1月,隨著樅陽縣由安慶市劃歸銅陵市管轄,村村通公路再次得到拓展,所有村民組均已修通水泥路。
自1999年來,全鎮教育投資2000萬元,興建教學樓、住宿樓、綜合樓,建築面積達35000平方米,全鎮中國小基本消滅危房,落實計畫生育工作“村為主”機制,嚴格實行包保責任制,鎮乾包村村乾包戶,將國家人口與計畫生育政策落實到千家萬戶。錢橋鎮衛生院硬體建設不斷改善,先後投資400餘萬元,新建二座四層的住院樓和門診樓同時配備了相應的醫療設施,醫療條件逐步改善,2007年開始啟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緩解了部分家庭因病返貧,因病致貧問題,全鎮參合率達95%以上,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離退休人員70人,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354人,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對象1900人,各種補貼資金髮放到每家每戶。首創的“自然村聯戶長”體系全面實施。

地圖信息

地址:銅陵市樅陽縣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