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文韻

金陵文韻

《金陵文韻》是2008年3月1日河海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朱奇明。

基本介紹

  • 書名:金陵文韻
  • ISBN:9787563024735
  • 頁數:134
  • 出版社:河海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8年3月1日
  • 裝幀:平裝
  • 開本:32
作者簡介,內容簡介,目錄,

作者簡介

朱奇明,現任職於南京市莫愁中學等專業學校,南京市中學地理學科教學帶頭人,從事中學教育38年。在工作之餘,傾心研究鄉上土地理和環境教育,發表、獲獎論文頗多,參與編寫《南京地理》、《可愛的南京》教材。撰寫《留住藍天碧水》、《天藍、地綠、水碧、城美》等校本教材。因環境教育工作出色,曾四次受到市政府嘉獎,2007年受到教育部、國家環保總局聯合表彰。

內容簡介

《金陵文韻》內容簡介:南京,是中國著名的四大古都之一,是第一批公布的中國歷史文化名城。30萬年前,我們的祖先“南京人”就已生活在這裡。如果從范蠡建越城算起,南京城已有近2500年的建城史。南京在中華民族歷史發展的長河中,積澱了極其豐厚的文化內涵,“鐘阜龍盤,石城虎踞”,便是古人對南京地形的高度概括;“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洲”則是文人墨客對古都的讚美。

目錄

第一單元 山水城林渾然一體
一、優越的地理位置
二、優美的丘陵崗地
三、河湖密布清泉涌
(一)河流:長江、秦淮河、滁河
(二)湖泊
(三)泉
四、首屈一指古城垣
五、惠民富民的綠都
第二單元 名勝古蹟遍布金陵
一、獨具魅力的古代名勝
1.湯山——南京先民最早的家
2.南唐二陵——江南最大的地下宮殿
3.十里秦淮——漿聲燈影繁華似錦
4.明孝陵——世界文化遺產
5.朝天宮——江南最大的古建築群
二、地位特殊的近代名勝
1.中華民國總統府——百年滄桑印記
2.中山陵——浩氣長存中山偉陵
3.民國建築——中西合璧城建範例
4.梅園新村紀念館——梅園風範世代相傳
三、具有警示意義的名勝
11靜海寺——警鐘長鳴警示後人
2.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以史為鑑勿忘國恥
3.雨花台——烈士忠魂與世長存
第三單元 石刻藝術精美絕倫
一、六朝石刻
1.紀念性石刻
2.佛教石刻
3.陵墓石刻
二、唐宋石刻
三、明清石刻
四、現代石刻
第四單元 十朝古都名家輩出
一、孫權
二、顧愷之
三、祖沖之
四、王安石
五、朱元璋
六、鄭和
七、吳敬梓
八、洪秀全
九、陶行知
第五單元 古都的井與橋
一、古井——大地的眼睛
二、古橋——故都的脊樑
三、現代橋樑
第六單元 詩詞書畫獨樹一幟
一、詩詞
二、宏篇著作
1.古代文學
2.出自秦淮的長篇巨製
三、繪畫藝術
1.六朝時期
2.南唐時期
3.明代
4.清初“盒陵八家
5.太平天國時期
6.新金陵畫派
第七單元 亭、台、樓、閣、塔、軒
一、亭
1.光華亭
2.行健亭
3.大鐘亭
4.聚星亭
5.御碑亭
二、台
1.周處台
2.點將台
3.鳳凰台
4.淹涼台
三、樓
1.鼓樓
2.明遠樓
3.閱江樓
4.戲樓
四、閣
1.奎星閣
2.暗香閣
五、榭
1.流徽榭
2.遠香榭
六、塔
1.寶志塔
2.棲霞寺舍利塔
3.定林寺塔
4.古林(天隆)寺塔林
七、軒
第八單元 宗教文化
一、佛教
二、伊斯蘭教
三、天主教
四、基督教
第九單元 民間藝術
一、雲錦
二、金箔
三、金陵剪紙
四、金陵摺扇
五、南京絨花
六、雨花石
七、南京方言
第十單元 科教興市
一、科教現狀
二、科技
三、教育
第十一單元 走出校門實地控尋
一、以社會為學校
二、遠足建議
三、推薦幾條線路
附一 金陵四十八景
附二 特別保護的13項“非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