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閣寺(山西省五台縣景點)

金閣寺(山西省五台縣景點)

金閣寺位於山西省五台縣五台山南台之北,中台之南,除五座台頂的寺廟建築外,金閣寺所處的地勢最高,海拔1900米,距台懷鎮約15公里。1983年,被國務院確定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金閣寺
  • 地理位置:山西五台縣五台山南台西北嶺畔 
  • 占地面積:21000平方米
  • 開放時間:冬季08:00-17:00,夏季06:00-19:00
  • 門票價格:6元
  • 著名景點:五台山
  • 所屬城市:山西省忻州市
  • 建議遊玩時間:1-2小時
  • 住持:釋廣濟 
建築結構,歷史背景,交通信息,

建築結構

金閣寺與中國密宗的傳播和密宗創始人之一的不空法師有極密切的關係。金閣寺建造過程中,由於當時不空深得朝野的傾心崇奉,全國通力支持,上自皇親國戚文武百官,下至平民百姓紛紛布施,唐代宗甚至下沼命全國十節度使助緣建寺,化緣僧分赴全國各地為建造金閣寺募集布施,工程歷五年而竣。當時的寺院富麗堂皇,規模宏偉,寺中金閣高達百餘尺,有上、中、下三層,雕梁面棟,高聳入雲。殿頂“鑄銅塗金為瓦”,“照耀山谷”。寺院落成後,不空奉救為金閣寺的開山祖師。‘他還奏請皇帝於金閣寺等五寺各置定額僧2人。
金閣寺金閣寺

歷史背景

719年隨金剛智來中國傳法。724年,在洛陽廣福寺受比丘戒。此後18年,學律儀和唐梵經論,並隨金剛智譯語。741年,奉唐朝廷之命,率弟子含光等僧俗37人,護送國書往獅子國。受獅子國王屍國迷伽殊禮接待,被置於佛牙寺。不空運依止普阿闍梨,請求開壇重受灌頂。他和他的弟子含光、惠恐同時入壇受學密法,前後三年。他並廣事搜求密藏和各種經論,獲得陀羅尼教《金剛頂瑜珈經》等80部,大小乘經論20部,總計1200卷。後不空回中國,746年回到長安。先住鴻臚寺,旋奉詔入宮,建立曼荼羅,為皇帝灌頂,並從事譯經事業和開壇灌頂傳揚密法。不空生歷玄宗、肅宗、代宗三代,極受朝廷的尊重和禮優。唐代宗稱讚不空為“我之宗師,人之舟楫。”大曆九年(774年),不空圓寂。唐代宗特頒《追贈不空和尚詔》,追贈不空為“開府議同三司,仍封肅國公,贈司空,謚曰大辨正廣智不空三藏和尚”。不空的譯著極其豐富,其主要者可分為顯數、雜密金剛界大樂、雜撰5大類,共77部,120餘卷。為密宗在唐代的一時興盛作出了重大貢獻。五台山的金閣寺就是由不空三藏創建的中國最早的密教中心。
金閣寺金閣寺
金閣寺金閣寺
唐代宗大曆元年(766年),不空三藏派其弟子含光到五台山創建金閣寺。據傳說,金閣寺是按照道義悟見的金閣形制而建。實際上,寺廟建築式樣是參照當時印度最著名的寺廟那爛陀寺,由印度那爛陀寺純約法師監工,依照經軌建造。那爛陀寺,在古印度摩揭國王含城東,即今印度比哈爾邦巴臘貢。是古印度規模最宏大的佛寺和佛教最高學府。全寺共有八個大院,寶台星列,瓊樓岳峙。極盛時,主客僧眾常達萬人。中國唐代的玄奘法師也曾在寺中就學多年;惜毀於12世紀。

交通信息

可乘景區環保車或步行即可到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