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井鎮

金石井鎮

金石井鎮位於犍為縣東北邊緣,距縣城38.23千米。曾是古代冶官縣縣治所在地,具有悠久的歷史傳承和人文底蘊。鎮境總面積42.5平方千米。2015年,金石井鎮轄14個村125個村民小組和冶官1個社區5個居民小組。鎮人民政府駐金井集市。

2015年底,全鎮總人口5840戶1.66萬人。全鎮農村經濟總收入3.08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13萬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金石井鎮
  • 外文名稱:Jinshijin Town
  • 別名:金井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犍為縣
  • 電話區號:0833
  • 面積:42.5平方公里
  • 人口:1.66萬人 
  • 車牌代碼:川L
簡況,經濟發展,社會事業,古蹟文物,行政區劃,人口數據,

簡況

金石井鎮曾是古代冶官縣縣治所在地,具有悠久的歷史傳承和人文底蘊。
金石井鎮位於犍為縣東北邊緣,距縣城38.23千米。鎮境毗連羅城鎮新盛鄉南陽鄉,鎮東、南、北與榮縣的仁和、老龍、禮佳等鄉接壤,總面積42.5平方千米。2015年,金石井鎮轄金民、新武、群英、萬年、團結、大溝、民忠、青松、中山、柏林、五四、塘灣、五聯、塘河等14個村125個村民小組和冶官1個社區5個居民小組。鎮人民政府駐金井集市。
金石井鎮因古時開鑿鹽井時發現井內有一石呈金黃色,故名。東晉義熙十年(414年),劃今縣地東境及榮縣西境設定冶官縣,治所在金石井。1949年為金井鄉,1950年1月,金井鄉沿用舊名。1951年6月,劃分為金井鄉、五聯鄉、共和鄉。1956年1月,3個鄉又合併為金井鄉。1958年10月屬羅城人民公社。1959年8月分出建金井公社。1984年復為金井鄉。1989年11月,撤銷共同鄉併入金井鄉。1992年9月,撤銷金井鄉,建立金石井鎮,同時撤銷五聯鄉併入金石井鎮。
金石井鎮屬丘陵地區,鎮西和西北為龍泉山脈支系及鐵山山脈。較高的山峰有天宮山、中埂山、新武山、白岩山、帥家山等。2015年底,全鎮耕地面積1.61萬畝,退耕還林5650畝。鎮境內礦產資源豐富,儲量較多的有煤、鹽、鐵、白瓷泥(又稱高嶺土)。2011年3月,中石化在大溝村2組進行石油鑽探,氣井工程占地面積40畝。

經濟發展

2015年,全鎮農村經濟總收入3.08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13萬元。
全鎮經濟以農業為主,以柑橘砂仁為特色產業。成立柑橘協會1個、柑橘專合社3個,建成育苗基地15畝,優質柑橘科技示範園基地200畝,全鎮柑橘種植面積達到1.2萬畝,年產值突破9000萬元。成立眾鑫砂仁種植專業合作社,砂仁種植規模達到2000餘畝。
全鎮轄區範圍內有2個煤礦,即勝利煤礦和金龍煤礦;2個磚廠,即五聯磚廠和萬興磚廠。

社會事業

全鎮城鎮低保66戶92人,月兌付金額達10270元;農村低保268戶621人,月兌付金額達13960元。有五保戶145人,其中敬老院集中供養16人,鄉敬老院年底前達到市級標準,供養人數達30人以上。新農合參合戶數4436戶14672人,參合率達85%。新建440平方米鎮衛生院已竣工投入使用。
截至2015年,編制了金石井鎮總體規劃,全面完成金民新居、青松新居、兔兒壩安置點建設。
近5年來,硬化鎮村組道路120多千米,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基本形成。
新建、整治囤水田共1482畝,修建水渠2831米,新建蓄水池244口,整治石河堰3道、山坪塘110餘口。
新建沼氣池880口。投資60餘萬元,建成集鎮污水處理廠。
建成大型沼氣池、曝氣池、人工濕地等,安裝收集管道500米。
完成中山、塘灣、金民、新武、萬年、青松6個村的農網改造。
建成青松村水廠。
建成金民、青松、柏林等村“1+6”標準文化活動陣地,村村有文化活動室和圖書室,部分村配套文體設施。
公辦九年一貫制學校1所、國小2所,民辦幼稚園3所。
中心衛生院1個,床位約40張。村衛生室10個。

古蹟文物

全鎮古蹟之多,而且出土文物大量是古蜀國時期遺存,證明金石井具有至少3000年以上歷史。據《犍為縣誌》記載,金石井有千佛崖、八角墳、戰國墓、飛鼠洞等四大古蹟。
千佛崖:犍為縣僅有尚存的唐代摩崖石刻,距今1100多年。212尊佛像經長年風雨剝蝕,加上文革期間人為破壞,受損嚴重。佛像中不少觀音菩薩,有的一尊一龕,有的一龕數尊,有如意觀音、水月觀音、滴水觀音、玉印觀音、淨瓶觀音、千手觀音等等。眾多觀音菩薩聚集金石井的原因是傳說當時金石井大亂,民眾盼望觀音菩薩救苦救難,所以大造其像,迎接“下凡”。2006年千佛崖被定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八角墳:有壁畫和文字,墓頂有鐵環。
戰國墓:墓地方圓20多畝,地勢高於周圍。其出土陶器:盒、罐、盂、缽、碗、壺等;銅器:刀、劍、戈、矛、釜、甑、鍪、斤、鑿、鉞、劍、斧等,以及鐵鍤和裝飾品等,特別珍貴的是4枚銅印章。1985年,墓群發掘的大量珍貴文物,運至四川省博物館收藏和展出。1986年5月21日,戰國墓被定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飛鼠洞:位於柏林村1組。據民國版《犍為縣誌》載:“此洞深不可測,內陰河一道,高低廣狹不一,里人蘇某等約數人往探,行數里,飛鼠撲燈,未竟而返。”據解放後《犍為縣誌》載:“縣境多溶洞,金石井的飛鼠洞名列較大溶洞之一”。

行政區劃

人口數據

2015年底,全鎮總人口5840戶1.66萬人。
金石井鎮人口數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16287
8405
7882
家庭戶戶數
5363
家庭戶總人口(總)
16216
家庭戶男
8342
家庭戶女
7874
0-14歲(總)
3280
0-14歲男
1717
0-14歲女
1563
15-64歲(總)
11356
15-64歲男
5908
15-64歲女
5448
65歲及以上(總)
1651
65歲及以上男
780
65歲及以上女
871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15585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