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植物園

重慶市植物園

重慶植物園位於重慶市南岸區南山風景名勝群山之中,最高海拔681米,面積8000多畝。與重慶主城區夾長江面峙,是一個以森林為基礎,花卉為特色的綜合性公園。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重慶市植物園
  • 地理位置:重慶市南岸區南山植物園路101號
  • 面積:160.8h㎡
  • 級別:國家級
  • 氣候帶:亞熱帶
  • 植被類型: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 管理單位重慶市林業局
基本信息,所獲榮譽,珍稀植物,景區熱度指數,

基本信息

重慶市植物園成立於1985年,隸屬於重慶市林業局,與重慶縉雲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一套班子,兩塊牌子”,面積160.8h㎡ 。
地處重慶市北碚區,距市中心區30公里,東經106°22′,北緯29°49′。年平均氣溫13.6℃,年降雨量1611.8mm ,年平均相對濕度87%,年均日照1293.9小時。
重慶市植物園是集科學研究、物種保存、科普教育、旅遊觀賞為一體的具有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特徵的森林植物園。園內地帶性植被保存完好,植物種類繁多。現有高等植物246科,992屬,1966種,其中屬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植物50餘種,以縉雲山植物為模式標本命名的植物有38種。園內建有珍稀植物區、模式植物區等10個功能區。

所獲榮譽

植物園成立20多年來,共引種馴化植物490餘種,開展科研課題研究33項,榮獲省級科技成果獎、科技進步獎4項,市級科技進步獎12項。植物園的建設已初具規模,各項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珍稀植物

植株較小,葉形似有凹陷的荷葉,形態別致優美,觀賞性強。
國家一級保護植物。
棕櫚狀常綠植物,莖幹圓柱形,高可達2—3米,葉邊緣向背面反卷,且生有柔毛,是著名的庭園觀賞植物。
國家一級保護植物。
棕櫚狀常綠植物,莖幹圓柱形,高可達2—5米,葉邊緣不反卷,是著名的庭園觀賞植物。
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為世界性珍稀瀕危殘遺物種。
棕櫚狀常綠植物;葉邊緣不反卷,背面光滑。攀枝花蘇鐵是1971年發現的蘇鐵新種,1981年才正式定名,1984年被列入我國第一批珍稀瀕危保護植物名錄,屬於世界性珍稀瀕危殘遺物種。
國家一級保護植物,又名白果樹,是著名的活化石植物。
落葉大喬木,高達40米。葉扇形,有細長的柄。在寬闊的頂端有缺或2裂,秋天變黃色。花雌雄異株,稀同株。果卵圓形或近球形。4月開花,9-10月果熟。是珍貴的用材和乾果樹種。
  
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為古老的殘遺植物。
常綠喬木,高達24米。樹皮暗灰色;葉螺旋狀排列;花雌雄同株;果卵圓形,兩年成熟,淡褐色;6月開花,第二年10月果熟。

景區熱度指數
景區熱度指數根據景區歷史人流量計算得出。近30天展示的數據中,今天及之後的數據是預測值。為排除異常數據、保證準確性,對近期數據會定期檢查回溯,有可能造成數據波動。

   |  合作夥伴:百度地圖
  • 近30天
  • 近一年
近30天熱度指數均值為53.08近一年熱度指數均值為39.52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