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陵釉下五彩

醴陵釉下五彩

1915 年在太平洋西岸的舊金山舉行的 “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上 ,醴陵釉下五彩瓷一舉奪得此次賽會的金獎 ,被譽為“東方陶瓷藝術的高峰” 自此 ,醴陵陶瓷名揚華夏,風靡全球,尤其是釉下五彩瓷成為中國陶瓷的特色、世界陶瓷的一朵奇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醴陵釉下五彩
  • 瓷器五彩:一般是指釉上五彩或青花五彩
  • 釉下五彩:特指清朝末宣統年間創燒的新品種
  • 又稱:窯彩
  • 產生:青花和釉里紅之後
  • 年代:清康熙年間
五彩介紹,醴陵釉下五彩,釉下五彩的興衰,醴陵釉下五彩榮譽,

五彩介紹

瓷器中的五彩,一般是指釉上五彩或青花五彩。而釉下五彩是先在半成品坯上彩繪圖案之後,再施釉進入高溫窯,經過幾次焙燒而成的。燒成後的圖案被一層透明的釉膜覆蓋在下邊,顯得晶瑩透亮。而釉下五彩是特指清朝末宣統年間創燒的新品種。當時燒制的數量不多,現已屬珍貴之物

醴陵釉下五彩

醴陵釉下五彩又稱為窯彩,產生在青花和釉里紅之後。清康熙年間創製的一種釉下三彩(紅、藍、青三色),又稱釉里三彩,其中的紅和藍分別利用了銅紅色料和鈷料著色,青為用氧化鐵著色的豆青。三種顏色相互搭配,使釉下色彩更加豐富。釉下五彩也是在青花和釉里紅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1907年至1908年,醴陵釉下五彩短短數年便一舉創燒出多種高溫釉下彩,號稱釉下五彩。尤其是創燒出多種複合彩料,以多層次的色階豐富了醴陵釉下五彩的藝術表現力和藝術感染力。這是歷史性的創新突破,也是對中國瓷器燒造歷史的卓越貢獻。
釉下五彩觀音釉下五彩觀音
湖南醴陵是我國五大陶瓷出口地之一 , 也是重要的陶瓷產業基地之一。醴陵窯是在隋唐五代時期長沙窯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以首創釉下五彩瓷而聞名世界 , 其釉色晶瑩淡雅 , 別具特色。開創了陶瓷裝飾新的一頁。1905 年湖南鳳凰人熊希齡先生 ( 時任民國總理 ) 在醴陵創辦湖南官立瓷業學堂和湖南瓷業製造總公司 , 聘請日本技師和景德鎮師傅 , 引進當時最先進的陶瓷生產工藝和設備 , 開啟了醴陵由粗瓷生產到細瓷開發的新紀元。
縱所周知瓷器是中華民族最偉大的發明之一,是世界最早認識中國的視窗,對世界文明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在中國提起瓷器就不得不提醴陵釉下五彩瓷器,醴陵釉下五彩瓷,始於東漢,至今已有1700多年歷史,中間歷經幾次工藝的創新,到今天已經集胎質美、釉色美、工藝美、形體美、彩飾美於一體,所以具有很高的美學價值和文化意義。

釉下五彩的興衰

1906年設在醴陵姜灣的“湖南瓷業公司”,是當時我國一個比較突出的新式瓷廠(見景德鎮陶瓷研究所編:<<中國的瓷器>>,1963年版219頁)。瓷業公司到1913年改為官商合辦。該公司設有圓器廠、琢器廠和彩繪室,機械室、化驗室,電氣室等,規模較大,設備較齊,工藝較先進,製作嚴肅認真。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個公司一開辦,就極為重視在技藝上的精益求精。可是在舊中國,醴陵釉下彩瓷只是風行一時,卻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它的第一個興盛時,前後只有二十三年。1918年間湖南瓷業公司遭到北洋軍閥以及**軍蓄意的破壞,廠房和機器設備幾乎全部被搗毀,以至場務一度停頓。後來由於整個醴陵瓷業日益凋令,到1930年前後,隨著湖南瓷業公司和湖南模範窯業工場以及一些商辦瓷廠的相繼倒閉,釉下五彩瓷器也就基本上停止生產。在那些歲月里,藝人們“老弱轉於溝壑、壯者散之四方”,技藝瀕於失傳

醴陵釉下五彩榮譽

●1909年(宣統元年),醴陵釉下五彩瓷獲武漢勸業獎進會一等金質獎牌。
●1910年(宣統二年),醴陵瓷參加南洋勸業會榮獲第一等之奏獎。
●1911年,參加義大利都朗博覽會,醴陵瓷獲得最優獎。
●1915年,醴陵瓷參加在美國舊金山舉行的“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榮獲金牌獎。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景德鎮瓷受阻,而醴陵瓷暢銷。到40年時,醴陵瓷業還增加了46家工場由77個增加到133個。全縣年產量達10萬擔。被人稱為建國前的全勝時期。
●1941年,醴陵開始有了電瓷業。
●1949年,醴陵瓷業恢復生產。到年底時,就業達到3297人。
●1954-1955年,釉下五彩瓷傳人吳壽褀復出,中斷20年的醴陵釉下五彩瓷得以重獲生機。
●1955年,在醴陵成立湖南省陶瓷研究所。
●1956年2月,經國務院批准,成立醴陵瓷業公司。
●1958年5月,醴陵完成柴改煤的改窯試點,國家輕工業部在醴陵召開全國改窯現場會,推廣醴陵的經驗。
●1958年,醴陵瓷器公司把20多個所屬企業改建為國光、星火、永勝、力生、淥江電瓷廠、瓷泥礦、藝術瓷廠(群力瓷廠)。新建陶瓷機械廠,擴建醴陵電瓷廠。
●1958年2月-11月,蘇聯、越南、羅馬尼亞、民主德國專家等來醴陵考察瓷業。
●1958年9月,越南陶瓷實習生75人來醴陵實習直到60年3月結業。
●1958年,醴陵首次為毛主席、周總理製作生活用瓷。毛主席用茶杯被命名為“勝利杯”。
●1959年3月,全國第三次陶瓷專業會議在醴陵召開。
●1959年,醴陵藝術瓷廠為首都十大建築中的軍事博物館民族文化宮、首都工人體育館生產全部國家用釉下彩瓷3萬多件。
●1959年6月,醴陵援建越南海洋瓷廠動工。
●1964年,醴陵承擔北京人民大會堂國宴釉下彩瓷23萬多件。
●1966年,日本產業代表團來醴陵參觀考察瓷業。
●1971年,醴陵群力瓷廠和陶研所為毛主席試製釉下彩瓷餐具和菸灰缸。
●1971年,中國重返聯合國。醴陵為聯合國大廈特製釉下彩瓷友誼茶具。
●1972年6月,醴陵援建阿爾及利亞蓋爾馬日用陶瓷廠投產。
●1973年,醴陵陶研所為毛主席試製帶蓋魚盤。
●1974年,醴陵群力瓷廠為毛主席承制薄胎碗等生活用瓷(內外均有花)。
●1976年,醴陵群力瓷廠承擔毛主席紀念堂全部釉下彩瓷的製造任務。
●1976年,醴陵陶研所首創鈀金水獲全國科學大會獎。
●1978年,醴陵為鄧小平製作製作贈日本天皇裕仁的松鶴文具。
●1979年,醴陵群力瓷廠生產的釉下彩瓷餐具獲國家金質獎。國光瓷廠的厚胎餐具獲國家銀質獎。
●1983年,醴陵釉下五彩瓷獲國家優秀新產品獎。
●1984年,國光瓷廠生產的白玉西餐具獲國家銀質獎;永勝瓷廠生產的醴陵牌餐具獲國家銀質獎章。
●1985年,醴陵撤縣建市。群力瓷廠生產的釉下彩蘭海棠在江蘇宜興全國質量獎評比中,再度獲得國家金質獎。醴陵對美出口瓷創全國八大瓷業產區之首。
●1985年,適應改革需要成立湖南省醴陵瓷業總公司。
●1986年,醴陵群力瓷廠為鄧小平製作贈送英國女王伊莉莎白的鵝塘月夜掛盤。
●1986年,醴陵製作贈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的彩盤。
●1997年,在南方一次拍賣會上,醴陵“毛瓷”首次面世。一個低價28萬元的毛瓷碗,被拍出178萬元的天價。
●1998年,醴陵為江澤民製作贈美國前總統柯林頓的紅山茶咖啡具。
●上世紀90年代,醴陵與日本瑞琅市結為友好城市,先後派出近千研修生赴日本培順學習。
●2000年,2001年,醴陵群力瓷廠再造毛瓷,“毛瓷”正式公諸於世。拍賣價格一直彪升,群力瓷廠因而被譽為“紅官窯”。
● 2002年,醴陵群力瓷廠為中央政治局常委製作“常委杯”。
● 2003年,以醴陵釉下五彩瓷為特色的漢光瓷在上海成功運作,享譽中外。
●2003年,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人大副委員長李鐵映來醴視察,並題寫“瓷魂”,“紅官窯”。
● 2003-2004年,湖南省政府批准醴陵成立陶瓷科技工業園,並將其升格為正處級單位,作為湖南省標誌性產業來打造。
●2005年羅磊光清末民初醴陵釉下五彩瓷收藏展,在湖南省博物館展出引起轟動。
●2005年,“品牌醴陵”工程在北京成功運作,釉下五彩瓷在北京第七屆國際科博會首都亮相,引起廣泛關注。
●2005年,醴陵打造“世界和瓶”,成功進軍雅典奧運。
●2005年,被譽為“千年夢想”的中國紅瓷,在醴陵成功開發。
●2005年,由金煌瓷藝打造的富貴牡丹瓶,被湖南省贈與台灣親民黨主席宋楚瑜
●2005年,金煌瓷藝為國務院製作“總理杯”和陳設瓷。
●2005年,湖南省陶研所為鄧小平誕生100周年製作紀念瓷。
●2006年,由湖南省陶研所設計並與瑞豐祥中國紅瓷廠打造的“天球牡丹瓶”,被胡錦濤贈送給參加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的48國首腦及嘉賓。
●2006年,國家博物館為紀念毛主席逝世30周年,再次複製毛瓷2006套在北京發行。
●2006年12月,紅官窯獲批2008北京奧運會特許生產商和經銷商。
●2007年,中央電視台《國寶檔案》欄目,以“醴陵國瓷”為主題,連續4期講述醴陵釉下五彩瓷的國寶故事,引起國內外的關注。
●2007年,醴陵市委、市政府與中央電視台聯手打造電視連續劇《紅館窯》。
●2008年,“醴陵釉下五彩瓷燒制技藝”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陳揚龍,為該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2008年,國務院發布了《關於公布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通知》,湖南省醴陵釉下五彩瓷燒制技藝榜上有名。紅官窯為首13家陶瓷企業的入選“醴陵釉下五彩瓷燒制技藝”首批傳承基地.
●2009年6月,紅官窯獲批2010年上海世博會特許生產商與零售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