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通亮

鄭通亮

近些年來,上海、廣州、深圳、珠海等地的房地產界,活躍著一個企業家,這就是廣東省政協委員、汕頭市政協委員、潮南區政協常委、香港聯邦企業集團有限公司、珠海富鏗集團有限公司、珠海龍跨房地產有限公司、上海宏景房地產有限公司、廣州龍景房地產有限公司等企業公司董事長鄭通亮先生。鄭通亮先生,歷經多年的拼搏,現在已是一位成功的企業家和慈善家。在事業發展的同時,他不忘回報社會,一向熱心於公益慈善活動,多次捐款教育、衛生事業、體育設施、救災扶貧,捐助慈善基金。與此同時,為了祖國統戰事業的順利推進,鄭先生積極奔走于海內外,通過參與各種活動的機會想方設法宣揚愛國、愛黨、愛民族的意識,為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盡一己之力,並得到了政府和社會各界的一致認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鄭通亮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漢族
  • 出生地:廣東潮陽井都
  • 出生日期:1953.6
  • 職業:企業家
人物簡介,人物事例,建築起家 誠信經營,報效社會 備受敬重,參與國是 積極建言,

人物簡介

鄭通亮,男,1953年6月出生於廣東潮陽井都(現屬汕頭市潮南區)一農民家庭。現任珠海市政協港澳台委員會顧問、香港汕頭聯誼會名譽會長、珠海對外招商顧問、珠海潮人海外聯誼會永遠會長、基金會主席、加拿大溫哥華潮聯榮譽會長、珠海香港聯誼會名譽會長、汕頭香港聯誼會名譽會長、中國青年企業家常務理事、廣東潮青委名譽主任、廣東省禁毒基金會理事、潮南區井都中學、國小董事會永遠名譽會長、第六屆潮商大會籌委會主席。
鄭通亮

人物事例

建築起家 誠信經營

鄭通亮1953年6月出生於廣東潮陽井都(現屬汕頭市潮南區)一農民家庭。1971年在家鄉讀書時,他對建築業就有濃厚的興趣。1972年他高中畢業後就投身於家鄉的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搞建築施工,一乾就是七八年,在這段時間裡,他學習積累建築施工的實踐經驗。
1980年,隨著改革開改政策的實施和經濟建設發展的需要,憑著個人的聰明才智,鄭先生果敢地轉移投身到改革開放的前沿——深圳珠海經濟特區搞建築施工,一乾十年。十年里,他從施工隊長奮鬥成為公司經理。這十年,他一步一個腳印,付出了艱辛的努力,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同時,也贏得了實力,更憑誠實為本、信譽至上的經營之道和尊賢愛才、倚重人才的先進企業管理方法,贏得了成功。
1991年以來,他先後在深圳、珠海、香港、廣州、上海等地成立了房地產開發公司,並成功開發和銷售多個樓盤。1997年,他與香港王新興集團強強合作投資2億元承建珠海大學一期工程,為珠海大學城區的建設發展奠定了基礎。此舉得到了原省政協主席吳南生及珠海市領導的一致好評。2003年,他又與原夥伴再度合作大項目,成功收購廣州億安廣場和深圳海灣廣場等。他擴大經營範圍,把投資項目擴大到物業等領域,先後成立了珠海晟通集團有限公司、珠海富鏗集團有限公司和珠海通美物業管理公司,屬下擁有珠海書城、湖香大酒樓、醫療診所、娛樂場所等投資經營項目,尤其是珠海書城的規模、檔次,均為珠海同行業之最,為珠海文化事業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至此,鄭先生經營的公司已發展成為集建築工程、房地產、商務、機電等綜合性集團公司,為人們所矚目,被人們稱為房地產界崛起的新星、潮人工商界中騰起的新龍。

報效社會 備受敬重

鄭先生艱苦奮鬥,事業有成,成了有名的老闆。但他堅持認為,個人的成功,靠的不僅是個人聰明才智的發揮,更重要的是靠國家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惠和社會各方面的支持,以及家鄉的養育。一個人的價值,不僅在於他創造價值,而且在於用創造的價值報效社會,對社會作出貢獻。基於這種思想,鄭先生樂善好施,慷慨解囊,濟世利人,回報社會,造福桑梓。
十幾年來,他先後為資助家鄉特困學生、建造學校、養老院、醫院、自來水設施及中西部救災、體育運動、禁毒基金、文化學術研究等項目,累計捐款超2400萬元。他的慈善行為、仁人君子之風,備受社會各界好評和敬重。他除了被薦拔為省、市、區政協委員之外,還被選任、聘任珠海市政協港澳台委員會顧問、香港汕頭聯誼會名譽會長、珠海對外招商顧問、珠海潮人海外聯誼會永遠會長、基金會主席、加拿大溫哥華潮聯榮譽會長、珠海香港聯誼會名譽會長、汕頭香港聯誼會名譽會長、中國青年企業家常務理事、廣東潮青委名譽主任、廣東省禁毒基金會理事、潮南區井都中學、國小董事會永遠名譽會長等社會職務。

參與國是 積極建言

鄭先生參加省、市、區各級政協後,珍惜政協委員的權利,履行政協委員的義務,認真參與國是,積極為地方的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建言獻策,體現了一個香港委員愛國愛鄉的赤誠之心。
鄭通亮
2003年9月他被選為政協汕頭市潮南區一屆委員會常務委員後,儘管工作繁忙,但區政協舉行的一屆一、二次會議他都擠時間參加。區政協一屆二次會議期間,他以一個政協委員的高度責任感,針對潮南新區企業招合格員工難和本地富餘勞力打工難的實際問題,聯合其他香港委員,撰寫了“關於創辦職業技術培訓中心”的提案,並主動提出,如果此舉需要資金,願意捐助。在大會發言、小組討論、記者採訪、個別座談時,結合平時掌握的情況,提出了“環境興區”的戰略意見,認為改善投資環境,特別是改善軟環境,是地方政府招商引資最有效的舉措。象珠三角一樣,環境好,投資成本低,回報率高,自然而然便成了招商引資的“活廣告”,自然而然便萬商雲集。他建議地方領導借鑑發達地區的先進經驗,下大力氣改善投資環境,把此作為招商引資,加快發展的戰略舉措。他的建議意見,發自內心,備受大家讚賞,認為他是一個有識之士,所提意見系金玉良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