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祖緯

鄭祖緯,字地生,號仙華山民,1908年出生於鄭宅鎮新三鄭村,兄弟四人,他排行第四。父一新,工詩畫,常以“天生畫既不能寓諸目中,意造之畫又何以施諸腕下”教誨,祖緯一生奉為圭臬。祖緯自幼聰敏過人,4歲能吟詠,7歲能以粉團捏制禽鳥,描摹鬥神灶司,12歲隨匠人去廟宇、祠堂塑造神佛與繪製壁畫,15歲能為人作巨幅畫像和花鳥屏條,鄉人視為異才。18歲肄業於浙江美術專門學校,曾投身北伐,遍游長江名勝。20歲考入國立藝術院(後名杭州藝術專科學校),師承潘天壽,並得院長林鳳眠指授,藝事猛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鄭祖緯
  • 別名:字地生
  • 出生日期:1908年
  • 籍貫:鄭宅鎮新三鄭村
生平,影響,

生平

祖緯性恬靜寡言而學習刻苦嚴謹,作畫勤奮不輟,藝事日進,學業為同學之冠。他每學期假期都在家畫一大批畫,開學後回學校搞展覽。他近師潘天壽,遠師石濤朱耷徐渭、吳昌碩,然能自出蛻變而自出新意,山水、人物、花卉、翎毛無一不工,而尤長於人物。也善詩詞、書法,間亦油畫、素描,均能自具風格而不落窠臼。喜以社會現實景物入畫,題以詩跋或長款,尤具新意。喜作大幅畫,常在學校的食堂里畫丈二的作品,揎袖揮灑,頃刻而就,人物心態神情,呼之欲出。其畫筆蒼勁古逸,筆力遒健,著墨豪放,布局雄奇變幻,意境神化莫測。嘗作丈六巨幅《鷺鷥圖》,潘天壽看後斷言:“二十年後,必當萬人敵!”24歲在杭州舉行個人畫展,為畫界名家所矚目。白龍山人(王震)嘆道:“奇才出世,我儕徒抱殘守缺耳!”
因家境貧寒,鄭祖緯常靠課餘賣畫所得維持生活。日本駐杭領事米內山庸夫也善畫藝,經常向祖緯買畫,慕祖緯才華橫溢,欲許以愛女,並送其去日本留學。祖緯不願意去,他認為國立藝專是當時中國最好的高等美術學校。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日軍侵略我東北領土,祖緯憤然拒絕資助,且以《採薇歌》作畫自況,顯示了崇高的民族氣節。
1932年夏,國立藝術院舉辦暑期班,鄭祖緯被薦為教師並總攬教務。因操勞教務,得風寒,不幸於1932年8月4日遽爾夭逝。潘天壽為得意門生之夭逝失眠輟食數日,林風眠院長慟曰“天妒奇才”,為之匯集遺作出版《鄭祖緯遺作集》,並作序志,感嘆“此固吾校之損失,抑亦吾族藝術之厄運”!

影響

1982年,浦江籍畫家作品展在杭州市浙江展覽館展出鄭祖緯遺作,再次震動杭城,觀者慨嘆:“倘若其人不死,今日必是又一個潘天壽!”
1998年,西泠出版社出版《鄭祖緯畫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