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樵故里紀念館

鄭樵故里紀念館

廣業書院,位於興化縣廣業里霞溪村(今屬涵江區白沙鎮廣山村)系鄭樵先生故里。故鄉人敬仰其人品與學識,於清乾隆十八年創建廣業書院,以表紀念。為了學習和宣傳鄭樵不朽著作與精深學術思想,發揚鄭樵精神,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故鄉人把重建的廣業書院闢為鄭樵故里紀念館。鄭樵故里紀念館成立後,可與新縣鎮䂬溪村夾漈草堂、文筆村媽祖宮、泗洋村革命老區、張洋村美麗鄉村,莊邊鎮前埔南峰書堂,白沙鎮寶陽村越王台(古院)、白沙居委會鄭樵墓與鄭樵祠、澳東村紅軍207團舊址紀念館,廣山村蘇洋陂、雙鯉洋田園等,再與大洋鄉瑞雲山永興岩、閩中司令部,永泰青雲山等景點連成一片,把鄭樵文化、美麗鄉村、紅色景點、著名景區等融為一體,為山區旅遊產業、山區經濟發展作貢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鄭樵故里紀念館
  • 地理位置:莆田市涵江區白沙鎮廣山村
  • 著名景點:夾漈草堂
地圖信息,
《重建廣業書院記》 宋代濂溪周公,承孔孟,揚道學,創理學。此後,有邵雍、張載、程頤,程顥,傳承理學並予以發展。福建朱熹集理學之大成,其傳注立於學宮。孔子之道遂大明於世。是故,普天之下,無不知曉孔朱二子。與此同時,莆陽學者亦紛起鑽研理學,且與朱子學說一脈相承。其中,以國清里的林光朝和廣業里的鄭樵之理學學說最具代表性。
重建後的廣業書院暨鄭樵故里紀念館重建後的廣業書院暨鄭樵故里紀念館
遠眺廣業書院遠眺廣業書院
廣業書院可遠望夾漈山廣業書院可遠望夾漈山
史學大家——鄭樵史學大家——鄭樵
清嘉慶年間的書院舊圍屏清嘉慶年間的書院舊圍屏
清嘉慶年間書院舊圍屏清嘉慶年間書院舊圍屏
清道光年間,陳池養所書《重建廣業書院》拓本清道光年間,陳池養所書《重建廣業書院》拓本
鄭樵先生隱居夾漈草堂三十年,著書千餘卷,其鴻篇巨著《通志》,與杜佑《通典》、馬端臨《文獻通考》,合稱“三通”。
興化縣廣業里霞溪村(今屬涵江區白沙鎮廣山村)系鄭樵先生故里。故鄉人敬仰其人品與學識,於清乾隆十八年創建廣業書院,以表紀念。後因書院年久失修,幾近坍塌;至清道光十六年重新擴建修葺。書院為廣業里讀書人提供了學習與受教育的極好學堂;書院大廳,供奉有朱子、周子、二程子、邵子、張子,雅稱六子祠堂;其後為文昌帝君樓;左右為書舍;規模宏大,空間寬敞。書院以讀書禮樂經典教育為要務,奉孝悌耕稼為先行。遺憾的是,書院於歲次壬子(公元一九七二年)被拆遷了。前人記之甚詳,不待更為敘述。
歲次癸未之春(公元二零零三年),在諸鄉賢的極力推動和支持下,商定在原址上重建廣業書院。經過十五年的努力,如今,一座新的廣業書院已告竣工。
書院東臨夾漈,西傍越王,南通海絲,北接戴雲;峻岭清流,荗林修竹;田野香稻,生機盎然;湘溪南流,淵源流長;天下鄭樵,文化霞溪;民風淳樸,人傑地靈;廣業有才,於斯為盛;蔚然不絕,代代相傳。
此次主持重建書院的董事有:柯光澤、鄭慶模、魏燕杜、柯錦輝、柯光弼、鄭玉興、謝文豪、陳賜金等,以及功德碑上所列諸位。他們從善如流,急公好義,可歌可頌,嘉范長存!
歲次丁酉之春(公元二0一七年)涵江區白沙鎮廣山村 魏建福 謹記
鄭樵故里紀念館

地圖信息

地址: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區新縣鎮夾漈草堂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