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市技師學院

鄭州市技師學院

鄭州市技師學院創建於1958年,是一所集職業技術培訓、職業技能鑑定、職業介紹服務為一體的市屬綜合性高級技工學校。多年來,學院以把學院做強做精做實做優為目標,堅持以就業為導向,以服務為宗旨,以創新為動力的辦學理念,為社會輸送了大批優秀技能人才。 學院現有教職工259人,其中專兼職教師169人,全部達到大專以上學歷,70%具有中、高級專業技術職稱,擁有國家題庫命題專家、鄭州市跨世紀學科帶頭人、鄭州市突出貢獻高技能人才、鄭州市學科帶頭人、鄭州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等優秀教師;部分青年教師也脫穎而出,在省市教學競賽中獲得優異成績,一支年齡結構合理、師德師風高尚、教學水平高超的師資隊伍已基本形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鄭州市技師學院
  • 英文名:Zhengzhou Technician College
  • 創辦時間:1958年
  • 所屬地區:中國河南省鄭州市
  • 類別高級技工學校
  • 學校類型:綜合
  • 主要院系:數控技術套用系、機械工程系、管理工程系
  • 職工:259人
  • 專兼職教師:169人
學校簡介,辦學規模,辦學特色,名師風采,所授榮譽,專業設定,數控技術套用系,數控工具機加工:,模具製造與維修:,機械加工:,機械工程系,電氣工程系,管理工程系,學院歷史,

學校簡介

鄭州市技師學院創建於1958年,是一所集職業技術培訓、職業技能鑑定、職業介紹服務為一體的市屬綜合性高級技工學校。多年來,學院以把學院做強做精做實做優為目標,堅持以就業為導向,以服務為宗旨,以創新為動力的辦學理念,為社會輸送了大批優秀技能人才。
學院現有教職工259人,其中專兼職教師169人,全部達到大專以上學歷,70%具有中、高級專業技術職稱,擁有國家題庫命題專家、鄭州市跨世紀學科帶頭人、鄭州市突出貢獻高技能人才、鄭州市學科帶頭人、鄭州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等優秀教師;部分青年教師也脫穎而出,在省市教學競賽中獲得優異成績,一支年齡結構合理、師德師風高尚、教學水平高超的師資隊伍已基本形成。
學院占地80餘畝,各種學習、生活設施完善齊全,建有理論教學樓、實習教學樓、圖書實驗樓、學生宿舍樓、禮堂兼餐廳等,建築面積達9萬平方米。學院教學設備較為完善。現有實習場地面積達18000平方米,擁有多個先進的大螢幕多媒體教室、網路微機教室、編程教室和專業配套的實驗室,配置有加工中心、數控車床、線切割、電火花、機電氣體化物流設備、高焊機等各種先進的教學、實習設備1000餘台(套),其中大型專用比較先進的儀器設備60多台(套)。
學院辦學特色是以機電專業為龍頭,培養技師、高級工、中級工等不同層次的技能人才,開設專業近20個。現開設技師專業有:機械加工與數控技術、模具製造與維修、電氣自動化設備安裝與維修。高級工專業有:機械加工與數控車技術、模具製造與維修、焊接與數控技術、機械設備維修、商務英語與酒店管理、機電一體化、電氣自動化設備安裝與維修等。開設的中級工專業有:冷作與焊接技術、焊接與冷作技術、機械設備維修、機械加工與裝配、電氣自動化設備安裝與維修、電子技術及套用、旅遊與酒店管理、幼兒教育、商務會計、現代物流等。各類學生在校學習期滿,經考試合格後,可獲得國家統一頒發的《技工學校畢業證》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資格證》。學院還與吉林大學、河南工業大學等大專院校聯合辦學,建立了函授站,在校學生同時享受高等教育,畢業時取得專科和本科學歷。
學院現有在校生4600多人,在本校有65個班,其中技師班4個,高級工班23個,中級工班38個。為提高學生素質,學院在提高新生高中生入學比例和培養高技能人才方面,不斷加大力度,使在校高級工學生比例達到了45%。
學院2009年實行了院繫結構設定,教學體系為“四系一處”,即教務處、數控技術套用系、機械工程系、電氣工程系、管理工程系,形成了符合專業技術人員、管理人員、教輔人員和工勤人員各自崗位要求的管理體系。
學院在教學模式上採取理論與實習工學結合、在校學習與企業實踐校企合作、“訂單式”培訓等多種辦學模式。如中級工班的學生前兩年在校內學習應知應會的基本理論知識和進行基本技能的訓練,再用1年的時間到校外企業單位真實的生產和工作崗位環境中,進行“教、學、做”一體化的頂崗實習。學院與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安陽鋼鐵股份有限公司等省內外多家大中型企業簽訂有校企合作協定,與鄭州海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鄭州日產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簽訂有“訂單式”和“冠名班”培養等合作協定。多樣的教學模式,對學生進一步加深、細化、熟練已學的理論知識和技能,提高職業素養起到了良好的作用,達到了培養套用型高素質技能人才的目標。
學院依託重點企業,建立了遍及全市、輻射全國的就業安置網路,與省內外200多家用人單位保持有密切合作關係,現在,學院與鄭州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海馬(鄭州)汽車有限公司、富士康公司、寧波嘉隆工業有限公司、友達光電(蘇州)公司、捷安特(蘇州)有限公司、蕪湖鑫科新材料有限公司、韓國三星重工(煙臺)公司等多家省內外的大中型企業和有關單位建立了穩定的協作關係。由於培養的學生素質高、能力強,被社會譽為培養技能人才的搖籃,成為省市職業教育名校,畢業生深受大中型企業歡迎,畢業生就業率每年均超過98%。
學院積極面向社會進行各類職業技能培訓,如對在職工人培訓、中高級工人職業技術資格考前培訓、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技能培訓等,年平均進行非學歷培訓3000多人次。
建校50多年來,學院始終堅持為經濟建設和勞動就業服務的方向,為社會培養了三萬多名合格的技工人才,培育出以“西氣東輸第一焊”汪來慶為代表的“就業之星”、企業骨幹數不勝數,多次受到國家、省、市主管部門表彰。先後獲得“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中國教育改革創新明星單位”,“河南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河南省級文明單位”、省市“五好”基層黨組織、“鄭州市職業技能培訓先進集體”、“鄭州市先進團委”等各種榮譽30多項;僅近三年,教職工有140多人次得到國家、省、市有關部門和學院的表彰,有30餘人次在國家、省、市學術和技能大賽中取得好名次;學生有50餘人次在國家、省市各類技能大賽中取得優異成績。2002年3月和8月,分別被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批准為國家級重點技工學校和高級技工學校;2003年2月,被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確定為首批“國家高技能人才(機電項目)培訓基地”。2004年,被河南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批准為“鄭州市技師學院”,2009年,被河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批准牽頭成立河南省數控技術技工教育集團,為國家培養合格技能人才,為中原地區的經濟社會建設做出了貢獻。

辦學規模

學院占地80餘畝,各種學習、生活設施完善齊全,建有理論教學樓、實習教學樓、圖書實驗樓、學生宿舍樓、禮堂兼餐廳等,建築面積達9萬平方米。學院教學設備較為完善。現有實習場地面積達18000平方米,擁有多個先進的大螢幕多媒體教室、網路微機教室、編程教室和專業配套的實驗室,配置有加工中心、數控車床、線切割、電火花、機電氣體化物流設備、高焊機等各種先進的教學、實習設備1000餘台(套),其中大型專用比較先進的儀器設備60多台(套)。
學校環境學校環境
學院現有在校生4600多人,在本校有65個班,其中技師班4個,高級工班23個,中級工班38個。為提高學生素質,學院在提高新生高中生入學比例和培養高技能人才方面,不斷加大力度,使在校高級工學生比例達到了45%。
學院2009年實行了院繫結構設定,教學體系為“四系一處”,即教務處、數控技術套用系、機械工程系、電氣工程系、管理工程系,形成了符合專業技術人員、管理人員、教輔人員和工勤人員各自崗位要求的管理體系。
學院在教學模式上採取理論與實習工學結合、在校學習與企業實踐校企合作、“訂單式”培訓等多種辦學模式。如中級工班的學生前兩年在校內學習應知應會的基本理論知識和進行基本技能的訓練,再用1年的時間到校外企業單位真實的生產和工作崗位環境中,進行“教、學、做”一體化的頂崗實習。學院與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安陽鋼鐵股份有限公司等省內外多家大中型企業簽訂有校企合作協定,與鄭州海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鄭州日產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簽訂有“訂單式”和“冠名班”培養等合作協定。多樣的教學模式,對學生進一步加深、細化、熟練已學的理論知識和技能,提高職業素養起到了良好的作用,達到了培養套用型高素質技能人才的目標。
學院依託重點企業,建立了遍及全市、輻射全國的就業安置網路,與省內外200多家用人單位保持有密切合作關係,現在,學院與鄭州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海馬(鄭州)汽車有限公司、山西太原富士康公司、寧波嘉隆工業有限公司、友達光電(蘇州)公司、捷安特(蘇州)有限公司、蕪湖鑫科新材料有限公司、韓國三星重工(煙臺)公司等多家省內外的大中型企業和有關單位建立了穩定的協作關係。由於培養的學生素質高、能力強,被社會譽為培養技能人才的搖籃,成為省市職業教育名校,畢業生深受大中型企業歡迎,畢業生就業率每年均超過98%。學院積極面向社會進行各類職業技能培訓,如對在職工人培訓、中高級工人職業技術資格考前培訓、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技能培訓等,年平均進行非學歷培訓3000多人次。
校園長廊校園長廊

辦學特色


校園建築校園建築
學院辦學特色是以機電專業為龍頭,培養技師、高級工、中級工等不同層次的技能人才,開設專業近20個。現開設技師專業有:機械加工與數控技術、模具製造與維修、電氣自動化設備安裝與維修。高級工專業有:機械加工與數控車技術、模具製造與維修、焊接與數控技術、機械設備維修、商務英語與酒店管理、機電一體化、電氣自動化設備安裝與維修等。開設的中級工專業有:冷作與焊接技術、焊接與冷作技術、機械設備維修、機械加工與裝配、電氣自動化設備安裝與維修、電子技術及套用、旅遊與酒店管理、幼兒教育、商務會計、現代物流等。各類學生在校學習期滿,經考試合格後,可獲得國家統一頒發的《技工學校畢業證》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資格證》。學院還與吉林大學、河南工業大學等大專院校聯合辦學,建立了函授站,在校學生同時享受高等教育,畢業時取得專科和本科學歷。

名師風采

陳惠群:高級講師;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職業技能鑑定國家題庫命題專家;省技校系統電工中心教研組組長;
學校操場學校操場
李 燕:高級講師,河南省職業技能鑑定國家級優秀考評員,鄭州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優秀教師”和“勞動者....
楊 颯:高級講師,河南省語文說課大賽一等獎獲得者,鄭州市技工院校優質課評選第一名,我院第一批學科....
蔣愛民:高級實習指導教師,2004年“廣數杯”全國技工學校技能競賽省級複賽工具鉗工第四名獲得者,....
劉保民:高級講師,鄭州市技工院校優質課一等獎獲得者,鄭州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優秀班主任”
李軍普:技師,鄭州市技能競賽鉗工“技能狀元”,鄭州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
劉鵬偉:一級實習指導教師,鄭州市第七屆“技工杯”技能競賽教師組一等獎獲得者,鄭州市“五一”勞動獎....
左衛陽:高級技師,2008年鄭州市技校系統優秀教師,第七屆“技工杯”技能競賽一等獎獲得者,鄭州市.... (詳見擴展閱讀)

所授榮譽


學院餐廳學院餐廳
建校50多年來,學院始終堅持為經濟建設和勞動就業服務的方向,為社會培養了三萬多名合格的技工人才,培育出以“西氣東輸第一焊”汪來慶為代表的“就業之星”、企業骨幹數不勝數,多次受到國家、省、市主管部門表彰。先後獲得“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中國教育改革創新明星單位”,“河南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河南省級文明單位”、省市“五好”基層黨組織、“鄭州市職業技能培訓先進集體”、“鄭州市先進團委”等各種榮譽30多項;僅近三年,教職工有140多人次得到國家、省、市有關部門和學院的表彰,有30餘人次在國家、省、市學術和技能大賽中取得好名次;學生有50餘人次在國家、省市各類技能大賽中取得優異成績。2002年3月和8月,分別被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批准為國家級重點技工學校和高級技工學校;2003年2月,被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確定為首批“國家高技能人才(機電項目)培訓基地”。2004年,被河南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批准為“鄭州市技師學院”,2009年,被河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批准牽頭成立河南省數控技術技工教育集團,為國家培養合格技能人才,為中原地區的經濟社會建設做出了貢獻。

專業設定

數控技術套用系

數控工具機加工:

培養目標:培養從事數控工具機操作與編程的技術技能型人才。掌握普通工具機、數控工具機加工等多工種技術,能完成典型、複雜零件的工藝分析、生產加工、熟練掌握數控工具機的程式編程,對典型零件能進行工藝分析,編程設計、操作加工;掌握本專業所需要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知識。
鄭州市技師學院
開設主要專業課程:機械製造工藝、數控加工工藝學、現代企業管理、機械製圖、公差配合與技術測量、PLC技術、數控原理及系統、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技能訓練、工具機電氣控制、液壓技術、金屬材料與熱處理等。

模具製造與維修:

培養目標:培養從事模具製造與維修的高技術技能型人才。本專業主要培養從事模具的製造、加工、組合裝配與調試和維修的人員,掌握模具製造必須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知識及基本技能;具有較強的模具製造及調試維修的動手能力。能較好地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模具製造和安裝、調試及維修的實際問題。
鄭州市技師學院
開設主要專業課程:模具設計、模具製造工藝及設備、機械製造工藝學、金屬材料及熱處理、機構與機械零件、公差配合與技術測量、機械製圖及計算機繪圖、專業技能訓練、模具CAD/CAM等。

機械加工:

培養目標:培養熟練掌握各類工具機切削加工的理論知識和機械加工工藝,熟練掌握普通車床的操作技能,熟悉數控車床、銑床、數控銑床、數控線切割、電火花的加工方法和過程,能進行複雜零件的切削加工,編制工具機的的加工工藝並加工零件。
鄭州市技師學院
開設主要專業課程:機械製圖、公差配合與技術測量、車工工藝學、工程力學、機械基礎、機械製造、電工基礎、機構與機械零件、金屬材料與熱處理、專業技能訓練等。

機械工程系

機械類專業是我院的傳統專業,自我院1958年成立以來,已連續為國家培養了數以萬計的優秀畢業生。為了更好的推進職業技術教育的發展,適應高技能人才培養需要,積極推進一體化教學改革,不斷加強學生操作技能的培養,2009年我院進行了院繫結構改革,正式成立了機械工程系。
機械工程系設有機械工程系黨支部、機械工程系團總支、機械工程系教務辦公室、理論教研室、汽修教研室、鉚焊教研室、機修教研室、機械工程系學生會。主任、副主任各1 人,黨支部書記1人,團總支書記1人,教學輔助人員4人,負責對學生的教育培訓、學生管理及機械工種的國家職業技能鑑定等工作。
機械工程系具有完備的教學大綱、教學計畫、教研室機構、實訓場地、實訓設備、設施和一支年齡、職稱、學歷結構合理的教師隊伍。現有專業教師34人,90%以上教師具備本科學歷。其中教授級高級講師1人、副教授級高級講師4人,高級技師11人,講師及技師17人,市級學科帶頭人2人。開設專業有:汽車維修(6個汽修實訓場地,擁有多輛不同車系、品牌整車,可拆裝發動機30餘台,可拆裝變速器20餘台,發動機、底盤、電氣實訓台20套及各種檢測儀器)、焊接與數控技術、焊接與冷作技術(4個標準焊工實訓場地,2個標準冷作工實訓場地,直流氬弧焊機、自動埋弧焊機、半自動氣體保護焊機、剪板機、折彎機、液壓折邊機、液壓剪、半自動火焰切割機、數控切割機等設備)、機械設備維修(6個標準鉗工實訓場地,普通鑽床、搖臂鑽床、數控鑽床、鑽銑床、及配套設施)等高級、中級專業,在校生1000餘人。具備培養中、高級技能人才的良好條件。
機械工程系是一個創新、團結、務實的集體,治學嚴謹,學風正派,專業課程設定科學合理,以為國家培養優秀合格人才為宗旨,致力於以學生為核心的教育教學。系領導及全體教師高度注重開發每個學生的潛質,力求培養能適應社會、適應企業、適應變化,有健全人格、有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綜合能力強的高級技能人才。機械工程系熱烈歡迎有理想、有抱負的青年學子來我系培訓學習,圓你書寫人生華章的夢想。

電氣工程系

電工類專業是學院的骨幹專業。1958年建校至今,已為社會培養了數萬名合格的技術人才。為了適應職業教育發展的需要,推進一體化教學,2009年,學院進行了院系改革,成立了電氣工程系。
培養目標:培養從事生產設備電氣安裝、調試、維護的高級技術技能型人才。掌握本專業所需要的基礎理論知識;具有從事一般電氣安裝與調試,並對各類複雜生產設備的電氣運行進行維護和修理的能力;掌握生產設備和電氣系統線路和氣件等安裝、調試與維護修理等技能。

管理工程系

管理工程系是一個治學嚴謹、團結拼搏、與時俱進的集體,擁有一支專業素質高、敬業精神強、勇於創新的專、兼職相結合的教師隊伍。現有教師13人,其中碩士學歷3人,高級講師1人,中級及技師5人,“雙師型”或具有雙師素質的教師 11 人,相關職業資格證書考評員 4人。已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年齡、學歷、職稱、專業結構。根據專業建設和發展的需要,本系制訂出合理的進人計畫,逐漸充實和完善師資隊伍;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培訓計畫,提高教師的思想和業務水平,使每位教師都有進修、提高的計畫,以適應教育和教學改革之需。近年來,積極開展科研和教改工作,專業教師主編或參編教材3部,在省級、國家級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50多篇,承擔市級以上科研課題 3 項。
管理工程系始終注重產學結合,深入探索校企合作之路,堅持“人才至上、品牌至上、效益至上”的系部發展理念,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精心打造高技能實用型人才。現設有商務英語與酒店管理、旅遊與酒店管理、計算機與市場行銷、計算機套用與網路技術、商品行銷與酒店管理等五個專業。各專業貼近市場實際,充分依託行業,全程參與專業設定論證、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課程的開發、實踐教學、實習基地建設、畢業生就業指導等工作,保證人才培養規格適套用人單位的要求。
管理工程系特別注重實訓及實習基地建設,高起點、細規劃。在重視基礎課程與專業理論教學的同時,突出專業特色,強化實踐教學,已建設有多個先進的大螢幕媒體教室、網路微機教室、計算機網路中心、計算機組裝教室、集前廳、中餐、西餐、客房、導遊等於一體的實訓教室和與專業配套的實驗室,教室內全部配備大螢幕投影儀、29英寸彩電和暖氣設備。
管理工程系加強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全面挖掘學生潛力,寓素質教育於社會實踐和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之中。在個性化發展的同時又注重培養團隊精神榮譽感,在各項活動和文體競賽中獲得的驕人的成績。注重加強對學生的綜合素質教育和職業技能的培養,使學生通過在校期間的學習、實習和校外較長期的頂崗實訓(帶薪實習),成為滿足社會需求的人才。本系所培養的畢業生具有適應能力強、專業知識紮實、專業技能強、就業面廣等特點,受到社會和用人單位一致好評,近幾年來,就業率均在 97% 以上。
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管理工程系群策群力,培育新亮點,增創新優勢,做優、做強、做好,為合格人才的培養做出應有的貢獻。其自身也不斷地形成特色,求真務實,與時俱進,使我系成為學院特色鮮明、效益突出、富有活力的系部。

學院歷史

崢嶸歲月,風雨兼程。翻開鄭州市技師學院的歷史,從1958年創建至今,歷時50餘年,其伴隨著國家職業教育建設和發展的時代變遷,幾經更名和遷移,歷經三次大的創業進程,一步一個腳印地曲折前行,走出了一條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堅忍不拔,獨具特色的發展之路。
50年前,學院的前身——鄭州市第一工人技術學校,校址在鄭州市外營街13號,占地15畝,有教工13人。當時是為了培養中原地區工業建設所急需的技術人才而誕生的,伴隨著中原工業經濟的起步,學院也由此開始了一段艱苦的拓荒歲月。自1958年建校到1969年因文革停辦,這期間12年,共招收7屆學生,培育車、鉗、銑、刨等專業畢業生1905人。之後,學校1974年恢復,建立“鄭州市技工學校”,由於缺少校舍和師資等辦學條件,市勞動局委託鄭州市第二柴油機廠辦校,校名為“鄭州市第二柴油機廠技工學校”。1976年更名為“鄭州市技工學校”,並與鄭州財會學校合併,招收車工、鉗工、鑄工、電工、會計等五個專業400人,是文革後鄭州市招生最早的學校之一。矢志於祖國職業技術教育事業的前輩們,執著地堅守崗位,不懈的努力追求,歷經艱辛,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都決不放棄,他們的敬業、奉獻和愛校精神奠定了鄭州市技師學院艱苦樸素、開拓進取的優良傳統,為後繼者樹立了學習的榜樣。這一時期是學院建設發展史上的第一次創業歷程。學院為鄭州地區工業企業共輸送3156名合格的技術工人,他們中的大部分在工作崗位上勤奮敬業,拼搏進取,努力鍛鍊,後來成為鄭州市及河南省企事業單位的中堅力量和骨幹人才。
1979年學院經省編委、省建委、市建委批准,在中原區金海公社小崗劉大隊征地71.685畝,即現校址建校,全校教職員工在校黨支部的領導下奮戰三個多月建成1133.7平方米的平房,基本解決了師生食宿、教學、辦公場所的燃眉之急,學院進入了其發展史上第二次創業歷程。1983年學校初具規模, 1985年經省、市辦學條件驗收確定為合格技校,1991年確定為良級技校,1997年被定為優級技校。在辦學水平上邁出了兩大步,中原地區技工教育的搖籃也由此開始構築。這一時期,學校提出包括提高教師素質、重視硬體建設、倡導教學研究、活躍校園文化等內容的七項措施,湧現出了邵愛柏、黃倫德、郝錫山、姚紹鈞、曹長友、陳惠群等在內的一大批被省、市和國家命名的“優秀教師”、“人民教師”和“勞動模範”,學校的辦學規模進一步擴大,教學質量進一步提高,在省內外的知名度也進一步提高。
新世紀之初,國家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春風吹遍神州大地,與時俱進的鄭州市技師學院沒有停止前進的腳步,伴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國家工業企業蓬勃發展,現代化建設呼喚高技能人才,學校適應這一要求,緊緊抓住發展機遇,積極推動學院的轉型和發展。為了進一步提高學院的辦學質量和辦學水平,學院提出了“練內功,上質量,上水平,創一流”的發展思想,全方位推動了教學質量建設和教育水平的提高。2002年3月和8月,分別被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批准為國家級重點技工學校和高級技工學校,2003年2月被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確定為“國家首批高技能人才(機電項目)培訓基地”,2004年11月,被河南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批准為“鄭州市技師學院”。至此,學院實現了由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向高級職業技術院校的轉變,同時也開啟了學院的第三次創業征程。學院2002年開始開辦高級工專業,隨後於2004年開始開辦技師專業,向著高技能人才培養的新征途邁出了第一步。在接下來的幾年時間裡,學院根據市場需求,認準高技能人才的培養方向,“以質量求生存,以特色求發展”,開展多元化辦學模式,2005年,與鄭州市消防支隊聯辦了河南省首家消防學校,開辦了消防專業;相繼與企業和社會力量聯辦了力科等4所分校;學院與吉林大學、河南工業大學等聯合開辦了本科、大專班,學生在校可同時進修本科、大專學歷,實現了“技能加學歷”、“證書加文憑”的培養模式。2009年3月,學院被河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批准成立河南省數控技術技工教育集團。
如今,鄭州市技師學院以機電專業為龍頭,可以培養技師、高級工、中級工等不同層次的技能人才。經過50多年幾代師生的辛勤耕耘,學院已逐步發展成為一所集職業技能教育培訓、職業技能鑑定、職業指導於一體的綜合性職業教育培訓基地。50年來,學院先後向社會輸送3萬多名合格的中、高級技能人才,受到了大中型企業和各用人單位的歡迎,成為中原地區培養高素質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之一。學院將繼續堅持求真務實,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科學發展,以時不待我和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致力於搶占技能人才培養新領地,打造高級“藍領”大本營,為實現中部崛起戰略做出更大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