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演達紀念園

鄧演達紀念園

鄧演達紀念園位於三棟鎮鹿頸村,總用地52.6公頃,其中建設用地21.8公頃,工程總投資約5800萬元,分兩期建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鄧演達紀念園
  • 地點:三棟鎮鹿頸村
  • 總用地:52.6公頃
  • 工程總投資:約5800萬元
簡介,景區構成,空間布局,核心區,第一期,第二期,建設原因,鄧演達其人,

簡介

鄧演達故居於1995年6月被列為惠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2年7月被廣東省政府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9年12月,惠城區按照惠州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在鄧演達故居的基礎上興建鄧演達紀念園。
鄧演達故里-三棟鎮

景區構成

鄧演達紀念園將按照4A級景區標準做好管理工作,努力將其打造成為“三基地三區”全國農工黨黨史教育基地、全國統戰基地、全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紅色文化旅遊區、現代農業觀光區、文明農村示範區。

空間布局

鄧演達紀念園空間布局為“一心、一軸、三區”。“一心”為由鄧演達故居、鄧演達陳列館和演達學校組成的核心區,建有陳列館、勵志壁、雙橋、堅貞橋、報國亭等,其中鄧演達陳列館用地面積約1000平方米,建築面積730平方米,設有展覽廳、會議室、接待室等;“一軸”為串聯各功能區、集中展示紀念園各類景觀的風貌軸;“三區”為紀念園西部的老村風貌區、中部的觀光農業休閒區、東部的現代農業區。

核心區

鄧演達故居、鄧演達紀念公園牌坊、演達學校

第一期

主要項目包括鄧演達陳列館、農工廣場、黃埔廣場、立志壁、牌坊、故居、兩亭(薩波塞亭、愚園坊亭)、雙橋(武昌橋、保定橋)等鄧演達生前革命經歷中的重要場景,總投資約6500萬元;

第二期

主要項目包括園林景觀、田園風光、生態休閒等工程建設。按照4A級景區標準,將這裡打造成全國農工黨黨史教育基地、全國統戰基地、全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同時,還要與旅遊業相結合,讓其成為紅色文化旅遊區、現代農業觀光區、文明農村示範區,進一步改善周邊地區居民的生活。

建設原因

在中國農工民主黨成立80周年、鄧演達誕辰115周年之際,中共惠州市委、惠州市政府規劃建設鄧演達紀念園、設立鄧演達陳列館,展現鄧演達為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而追求真理、追求進步的光輝一生,紀念他為中國革命作出的重要貢獻,對於繼承和發揚革命前輩愛國革命的優良傳統,凝聚力量、同心同德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作貢獻,具有重要的意義。

鄧演達其人

鄧演達(1895~1931),字擇生,原歸善縣鹿頸村(今惠城區三棟鎮鹿頸村)中國國民黨的左派領袖人物,中國農工民主黨創始人,中國共產黨的親密戰友,偉大的愛國主義者,著名的中國民主革命家、軍事家。為繼承和發揚革命前輩的優良傳統,讓鄧演達精神薪火相傳,惠城區遂在鄧演達故居的基礎上,興建鄧演達紀念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