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逝世紀念日

鄧小平逝世紀念日

1997年2月19日21:08, 鄧小平同志患帕金森病晚期並發肺部感染,因呼吸循環功能衰竭,搶救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3歲。

鄧小平同志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久經考驗的共產主義戰士,我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創立者

基本介紹

噩耗,生平介紹,

噩耗

隨著電波傳遍神州,中華兒女一片哀慟
1997年2月19日晚,一代偉人鄧小平走到了他生命的最後時刻,雖然醫療專家全力搶救,儘管他的夫人卓琳聲聲泣喊“老爺子”,但最終奇蹟沒有出現,他什麼也聽不見了。
“日子一天一天好起來了,可是他老人家卻走了。”噩耗隨著電波傳遍神州,中華兒女一片哀慟。
不幸的訊息也牽動了世界的神經,華人華僑及各國政要、國際友人等紛紛表達緬懷之情,整個世界與中國同哀。
一代偉人鄧小平終因帕金森病晚期,並發肺部感染,導致呼吸循環功能衰竭,經搶救無效而於2月19日21時08分與世長辭。卓琳帶著全家人來向他告別。4天以前,她就寫信給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轉告“鄧小平的囑託”:不搞遺體告別儀式,不設靈堂,解剖遺體,留下角膜,供醫學研究,把骨灰撒入大海。鄧小平的確什麼也沒有留下來,秘書接到命令,把他留下的衣物全都燒了。他們帶著他的內衣、外衣、鞋子和襪子,來到一座鍋爐房,把這些東西一一投進爐膛。烈火青煙中,他身邊的工作人員看到一件帶著窟窿的內衣,眼淚再次掉下來:“這么偉大的一個人物穿著破了的衣服,誰能相信啊!”
一聲噩耗驚人寰,神州淚雨灑江天。老人走了,披著世紀的風雲,攜著歷史的煙塵走了,走得那么安詳,走得那樣從容。

鄧小平逝世紀念日

生平介紹

鄧小平,四川廣安人。1920年赴法國勤工儉學,1924年參加中國共產黨,後轉往蘇聯學習。1929年底和1930年初,同張雲逸等在中國南部的廣西領導百色起義龍州起義,創立中國工農紅軍第七軍、第八軍和左江、右江革命根據地。1933年由於擁護毛澤東的正確主張,曾被當時黨內"左"傾領導者撤職。1934年10月參加長征,年底擔任中共中央秘書長, 1935年1月參加了在貴州省遵義縣城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抗日戰爭爆發後, 任八路軍129師政治委員。在對解放戰爭具有重大意義的淮海戰役渡江戰役中,任總前委書記。
1952年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1954年改為國務院)副總理。在八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中央委員會總書記文化大革命期間,遭到公開批評和譴責。曾先後兩次被撤銷黨內外一切職務。
1977年7月 中共十屆三中全會上恢復了原來擔任的黨 政軍領導職務。 同年8月在十一屆一中全會上繼續當選為 中央副主席、中央軍委副主席。 1978年3月當選為政協全國委員會主席。 1981年6月當選為中共中央軍委主席。1989年11月,中共十三屆五中全會同意他辭去中央軍委主席職務,退出領導崗位。
從1978年以來,鄧小平作為中國共產黨的主要決策人,提出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方針和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主張。他提出把全黨全國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他提出了"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構想。1992年春,他視察南方並發表重要談話。此後,明確提出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加快改革的步伐。鄧小平的重要文章、講話已被收入《鄧小平文選》(1~3卷)。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