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西北革命根據地

【鄂西北革命根據地】1931年3月,根據中共中央的指示,紅二軍團在鄂西長陽縣枝柘坪改編為紅三軍。之後,紅三軍轉戰鄂西北地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鄂西北革命根據地
  • 時間:1931年3月
  • 性質:歷史
  • 朝代:當代民國
情況簡介,創建經過,

情況簡介

4月至7月,相繼攻克荊門、當陽、遠安,創建了以房縣為中心的鄂西北革命根據地。9月中旬,紅三軍主力離開房縣地區南下,以教導團為基礎及地方游擊隊組成紅九軍第25師,師長湯穆禹政委朱勉之,堅持根據地的鬥爭。

創建經過

1931年3月下旬,紅二軍團被改編為第三軍,賀龍任軍長,鄧中夏任政委,孫德清任參謀長,柳克明任政治部主任。紅三軍主力向鄂西北轉移,在房縣九道梁建立了鄂西北根據地第一個蘇維埃政權——平渡河蘇維埃鄉政府。5月13日,賀龍率領紅三軍七、八兩師主力經歇馬河進入谷城境內。5月21日,紅三軍兵分兩路向均州城進軍:一路順著老白公路經土關埡、小店子(即浪河店)、草店直奔均州城。5月24日,均縣蘇維埃政府在浪河正式建立,機關設在浪河店福音堂。為擴大根據地,6月9日,紅三軍主動撤離均縣城,轉入武當山地區。紅
創建者-賀龍元帥創建者-賀龍元帥
三軍進入武當山紫霄宮後,道總徐本善主動把紫霄宮父母殿西耳房騰出,供紅三軍司令部和賀龍軍長使用,還將西宮道院作為紅三軍後方醫院。在敵強我弱的形勢下,為了爭取主動,粉碎敵人的陰謀,賀龍率紅軍主力於6月14日翻武當山向房縣轉移,開闢根據地的重心移至房縣。1931年6月18日,賀龍率紅軍主力攻占房縣城。於6月20日進入房縣城與主力會師。紅三軍主力七、八兩師全部進入房縣城。紅三軍前委與房縣地下黨取得聯繫後,於6月下旬,成立了中共房縣委員會,紅三軍政治部主任柳克明兼任縣委書記。並成立了鄂西臨時分特委,柳克明任書記,隸屬於鄂豫邊特委領導。到1931年9月止,紅軍創建的鄂西北革命根據地已基本形成。蘇區範圍涉及鄂西北房縣、均縣的全部,竹山、谷城、保康、南漳等縣的一部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