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國(湖北省春秋鄂國)

鄂國(湖北省春秋鄂國)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鄂國為西周時期南方小國,位於湖北省鄂州市境內。鄂國都城鄂城曾是楚國國都。為商紂時期三公之一鄂侯後人所建。

西周初年,鄂國的故地被晉所並,遺族南遷到楚國丹陽,仍叫鄂國。因被周王室征討,於西周中葉,又南遷到今湖北鄂州市城區東,仍叫鄂國。周厲王(前879年—前843年)時期,鄂侯馭方反周,兵敗被俘,顯赫一時的鄂國從此滅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鄂國
  • 出土地點:湖北隨州
  • 遺址:安居羊子山遺址(安居遺址
鄂國為西周時期南方小國,位於湖北省鄂州市境內。鄂國都城鄂城曾是楚國國都。為商紂時期三公之一鄂侯後人所建。
西周初年,鄂國的故地被晉所並,遺族南遷到楚國丹陽,仍叫鄂國。因被周王室征討,於西周中葉,又南遷到今湖北鄂州市城區東,仍叫鄂國
西周中期,本境為鄂。鄂王熊紅在境內西南(今屬大冶)修築鄂王城。
周夷王七年(公元前879年),楚君熊渠伐揚越,至鄂。封中子紅為鄂王,築鄂王城。熊渠卒,熊紅嗣位,仍居鄂;傳六王至熊咢猶居於此,為楚之國都。
周夷王七年(公元前863年),楚王熊渠封其中子熊紅為鄂王。都城在今湖北鄂州市城區東。熊渠卒,熊紅嗣位,仍居鄂;傳六王至熊咢猶居於此,為楚之國都。
周厲王(前879年—前843年)時期,鄂侯馭方反周,兵敗被俘,顯赫一時的鄂國從此滅亡。
從這以後,鄂國不再出現於史書中,也再見不到比鄂侯馭方鼎這一時期更晚的銅器。大約在鄂的勢力從南方消失的同時,強大起來的楚國迅速占領了鄂國領地,成了南方大國。
公元前770--前476年,春秋時為楚之別都。楚共王熊審封其三子子皙為鄂君。公元前522年(楚平王六年),伍子胥奔吳,舊傳縣東三里有接渡石。澤林申映灣傳為申包胥故里。公元前475--前221年,戰國時為鄂邑。
前770——前476年,春秋時為楚之別都。楚共王熊審封其三子子皙為鄂君。前323年(楚懷王六年),懷王封其弟啟為鄂君。前221年(秦始皇二十六年),秦廢滅楚,廢封國置鄂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