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蒙鎮

那蒙鎮

那蒙鎮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北部,地處欽良二區(欽州市欽北區和南寧市良慶區)的結合地帶,系欽北區北大門,有南北二級公路、桂海高速公路、南欽高速鐵路穿境而過,毗鄰小董、大垌、大寺三個鎮,南距欽州市城區26公里,北距首府南寧86公里。具有成為區域發展中心的地理優勢和交通優勢。那蒙鎮總面積137.7平方公里,轄13個村委會和1個居委會,總人口43775人(2017年)。那蒙鎮2002年榮獲廣西自治區級"文明鎮先進體育(鄉)鎮、欽州市"三個代表"學教活動先進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那蒙鎮 
  • 外文名稱:Nameng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中國中南欽州市欽北區
  • 下轄地區:硃砂、十萬、碰山
  • 政府駐地:那蒙圩
  • 電話區號:0777
  • 郵政區碼:535027
  • 地理位置中南地區北部灣沿海
  • 面積:137.7平方千米 
  • 人口:43775人(2017年) 
  • 方言壯語,新立話,白話
  • 氣候條件:海洋性南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那蒙江、望海嶺
  • 車牌代碼:桂N
  • 工業產值:2.2億(2010年)
歷史沿革,地理環境,地理位置,氣候,水文,自然資源,礦產,耕地,行政區劃,人口民族,經濟,綜合,第一產業,第二產業,政治,交通,文化,斑鳩舞,跳嶺頭,壯族文化活動,社會,基礎設施,城鄉建設,民生,

歷史沿革

那蒙鎮歷史悠久,先秦時期,屬百越之地,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歸屬秦設象郡所轄。漢、三國至晉,欽州屬交州合浦郡,南朝末元嘉設末壽郡,這是欽州的最早建制。梁代設安州。
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改寧越郡為欽州總管府,那蒙鎮歸欽州總管府。元改為欽州路,明初改為欽州府,民國年間改為欽縣,屬廣東省欽廉專署所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廣東省設欽廉行政專員公署,1951年改隸廣西省,1955年復隸廣東省,曾一度合併到湛江專區。1965年7月再隸廣西壯族自治區,改為欽州地區行政專員公署,下轄上思、防城、欽州、靈山、浦北、合浦、北海七個縣市。
那蒙鎮萬寶路一景那蒙鎮萬寶路一景
1994年6月28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欽州地區,設立地級欽州市,分為欽南區和欽北區,那蒙鎮屬欽北區管轄。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那蒙鎮位於欽州市北部,毗鄰小董、大垌、大寺三個鎮,南距欽州市城區26公里,北距首府南寧86公里。那蒙鎮位於欽州市北部,地處欽良二區(欽北區和良慶區)結合地帶,系欽北區北大門,地理位置優越。
那蒙鎮

氣候

那蒙鎮位於北回歸線以南,氣候溫和,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溫度22°C,無霜期長達340天。

水文

那蒙鎮水資源極為豐富,匯集那蒙、小董兩大江水,連通大寺江。
那蒙江,亦稱板暮河,是茅嶺江的一級支流,發源於南寧市邕寧區大塘,流經邕寧縣南曉鎮、欽州小董、那蒙等鄉鎮,於那蒙鄉江口村匯入幹流。
那蒙鎮農田那蒙鎮農田
那蒙江流域面積395.6平方公里,全長49.6公里,其中欽州境內長19公里, 流域面積139.2平方公里,河流總落差10米,河道彎曲係數為1.28,沙質河床。最大流量為790.3立方米每秒, 最小流量1.7立方米每秒,多年平均流量10.47立方米每秒,年徑流量為3.3億立方米。

自然資源

礦產

那蒙鎮礦產豐富,已探明有、鉛、鋅、鐵等十多種礦產資源,開採利用前景廣闊。

耕地

到2012年底,全鎮有耕地面積34078畝,其中水田面積24865畝,旱地2420 畝,坡地6793畝。

行政區劃

那蒙鎮全鎮總面積為137.7 平方公里,轄13個村委會,1個社區居委會,城區面積2.2平方公里,至2010年底,全鎮共轄1個黨總支33個黨支部,其中農村黨支部13個,社區黨支部1個,機關事業單位黨支部12個,兩新黨支部7個。

人口民族

截至2017年底,常住人口43775人。

經濟

綜合

2010年前三季度,那蒙鎮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1123萬元,財政收入933萬元,社會固定資產總投資32797萬元。
2013年截至5月份,那蒙鎮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1701萬元,同比下降-10.7%;實現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8550萬元,比2012年同期增長46.6%,占全年目標41.2%;財稅收入累計完成1245萬元,同比下降-21.1%,占全年目標24.5%,其中國稅累計完成862萬元,同比增加15.7%,占全年目標32.9%,地稅累計完成383萬元,同比下降-54.1%,占全年目標15.5%。重點企業建華管樁財務收入累計完成823.5萬元,同比下降-29.6%,其中國稅725.5萬元,同比增加9.4%,地稅98.0萬元,同比下降-80.7%。
那蒙中學一景那蒙中學一景

第一產業

發展農業是保障民生之本,那蒙鎮按照“一村一品”產業化發展要求,積極推進超級稻、蔬菜、水果、花卉、畜禽等特色農產品基地建設,正向著“專業化、標準化、規模化”的現代農業方向穩步發展。
2009年,全鎮規模養殖肉雞達120萬羽。到2010年底,全鎮建有沼氣池5000座,形成了養殖-沼氣-種植三位一體的良好農村經濟發展模式。
那蒙鎮以農業"十大基地"建設為龍頭,大力抓好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全鎮優質水稻面積達到92%以上,發展水果面積39677畝,其中荔枝22895畝,龍眼5509畝,芒果2540畝,香蕉6639畝。
全鎮建有那貢優質果苗基地1050畝,產品暢銷廣東、湛江、雲南等地。引資開發建有竹山現代農業示範園500畝,規模連片種植大青棗、紅皮香蕉、聖女蕃茄、鳳梨釋地等名特優品種。盛產有陂角大頭菜,連片種植達到1000畝。株重2-3公斤,畝產達3千公斤以上。
全鎮2010年完成糧食種植62730畝,糧食總產量23063噸,發放糧食直補24萬元、農資綜合補貼401萬元,農機補貼35萬元,農繁母豬補貼42.5萬元,減輕農民負擔,
2010年那蒙生豬出欄2.7萬頭,存欄3.65萬頭,家禽出欄286萬隻,存欄249萬隻;畜禽產品產量7425噸,水果品產量1150噸。那蒙鎮水果、林產品產量豐富,其中園林水果產品31263噸,松脂4636噸。
到2011年底,那蒙鎮竹山村現代無公害蔬菜示範基地規劃建設面積1000畝,種植面積近300畝,採用測土配方施肥、水肥一體化,大棚種植等現代農業技術。已建成鋼結構和水泥柱竹結構大棚50畝,簡易結構大棚80畝,現種植有茄果類、瓜豆類等蔬菜。
2013年上半年,那蒙鎮生豬存欄3.56萬頭,出欄1.03萬頭。牛存欄0.81萬頭,出欄0.07萬頭。家禽存欄234萬隻,出欄141萬隻。水果、林產生產喜獲豐收,水果產量13091噸,林產品產量3088噸。春收作物產量豐富,糧食產量545噸,其中穀物246噸、豆類40噸、薯類257噸。

第二產業

工業在那蒙鎮經濟中占據主導地位,通過大力發展工業,那蒙鎮各項主要經濟指標穩中有進。截至2013年9月30日,那蒙鎮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1億元,占任務的47.6%;完成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9億元,同比增長55.8%,占任務的79.3%;完成稅收收入2753萬元,同比增長6.8%,占任務的54.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096元,同比增長9.3%;農民人均現金收入為6823元,同比增長13.0%。預計全年可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3億元,完成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2億元;實現財政稅收5000萬元以上,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000元,農民人均現金收入為8500元。

政治

那蒙鎮政府領導(2013年)
周培針
鎮黨委書記
劉指軍
鎮黨委副書記、鎮 長
李 明
鎮黨委副書記、人大主席
韋昌勤
鎮黨委委員、副鎮長
利 斌
鎮紀委書記
方國生
組 織 委 員
方福琨
統戰委員、武裝部長
劉雪群
宣傳委員、黨政辦主任
張 強
副鎮長
陸明和
人大副主席
謝洪林
綜治辦專職副主任
廖定忠
計生辦主任
江明娟
副主任科員

交通

那蒙鎮有南北二級公路、桂海高速公路、南欽高速鐵路穿境而過,具有成為北部灣經濟圈區域發展中心的地理優勢和交通優勢。

文化

八音、山歌竹竿舞、繡球舞都是那蒙鎮壯族特色節目,另外還有相對斑鳩舞、跳嶺頭。

斑鳩舞

吹八音和跳斑鳩舞是流傳在欽北區那蒙鎮平福、四維兩個村委會的兩種民間民俗,是當地農民長期生產、生活的文化積累,文化底蘊豐厚,獨具特色。在舉辦婚嫁、祝壽、新居落成、喜慶活動或農村德高望重及高壽的老人過世時都請八音隊吹唱,表現喜慶、熱鬧、歡樂及祝福的氛圍。
三月三三月三
而“斑鳩舞”則是在糧食豐收的季節,壯族人民通過細心觀察斑鳩雀覓食的動作並模仿斑鳩雀的動作而跳的舞蹈,它的表演目的是模仿斑鳩的各種動作和通過表演者的誇張動作,為觀眾帶來歡樂的氣氛,同時也表現豐收的喜悅心情。

跳嶺頭

跳嶺頭”是一種壯鄉傳統民俗表演活動,它分布廣泛,遍及欽北區壯鄉。“跳嶺頭”是從宗教祭祀活動“師公”“弄 法”“降妖”把戲演變而來,帶有一定的宗教色彩。
跳嶺頭跳嶺頭
它集歌、舞、戲一體,既有純粹的舞蹈,又有即興念唱對白和簡單的故事情節,在念唱對白時使用的語言是“欽州正”,也稱“官話”與桂柳話相似。表演一般在土地廟或村邊的小山頭上,故得名“跳嶺頭”。

壯族文化活動

陽春三月,山歌美景。 農曆三月三,由欽北區文體局、那蒙鎮聯合主辦的欽北區2014年“壯族三月三”民俗文化展示活動在那蒙鎮上演,有山歌對唱、獅龍、武術、健身、八音、採茶、跳嶺頭等民俗文化活動在街上巡遊,演繹那蒙鎮壯鄉民俗風情
壯族女孩壯族女孩

社會

基礎設施

那蒙鎮內有欽西35千伏高壓電力線直接向那蒙供電,西津至防城港35萬伏輸電線在境內通過。城區內有7位數程控電話交換機,行動電話聯網發射塔,國防通信光纜穿境而過,電力充裕通信發達。

城鄉建設

2013年,那蒙鎮王排村籌集13萬元資金修好1.5公里的進村道路。
2013年那蒙鎮投資1904萬元,長2.6公里的“一江兩岸”河堤建設項目已全面完成土地徵收,全線開工建設;占地63畝、計畫投資1.2億元的“聚福苑”小區已完成一層建設和1000米左右的路面鋪設。
2013年那蒙鎮實施農村道路硬底工程8條共14.1公里,到2013年底全部建完。

民生

2013年那蒙鎮以創建“平安和諧那蒙”為主線,維護社會穩定工作卓有成效。
2013年,那蒙鎮基本養老保險完成擴面16人,征繳基本養老128.27萬元,新農保繳費人數11000多人,城居保實際繳費人數105人。城鎮新增就業300人,失業人員再就業40人,就業困難人員就業人數10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00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範圍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