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遠的村居:良渚文化的聚落和居住形態

遙遠的村居:良渚文化的聚落和居住形態

《遙遠的村居良渚文化的聚落和居住形態》是2007年浙江攝影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寧遠。

基本介紹

  • 書名:遙遠的村居:良渚文化的聚落和居住形態
  • 出版社:浙江攝影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7年10月1日
  • 開本:16
圖書信息,作者簡介,內容簡介,目錄,

圖書信息

出版社: ; 第1版 ()
叢書名: 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成果文庫,良渚文化研究叢書
平裝: 199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ISBN: 9787806865781
條形碼: 9787806865781
尺寸: 22.8 x 16.8 x 1.6 cm
重量: 399 g

作者簡介

王寧遠,1968年生,浙江遂昌人。1990年畢業於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現為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長期從事新石器時代考古發掘與研究工作,曾主持海鹽仙壇廟、桐鄉姚家山、安吉芝里等大型遺址的發掘,發表相關學術論文近20萬字。

內容簡介

《遙遠的村居:良渚文化的聚落和居住形態》主要內容:良渚文化的獨特性表現在聚落形態、宗族構成、社會生活、宗教觀念、禮儀制度、藝術情趣等考古學文化的方方面面,而導致這種文化獨特性的原因又牽涉到地理環境、氣候條件、經濟類型、生產方式等方方面面。
《良渚文化研究叢書》是以考古發現和出土的大量信息資料為素材,挑選和邀請在良渚文化研究各個不同領域內卓有成績的中青年專家,就各自擅長的專題進行較深入的研究,然後撰寫出版相關專著,旨在通過對良渚文化物質環境和精神世界諸多方面子課題的系列研究,由點到面,構築起對良渚文化全面和縱深研究的較完整體系,深化對良渚文化和良渚遺址的總體認識。以全新的角度和合理的詮釋,賦予斷簡殘片式的考古資料和信息以全新的生命力,部分復活和建構起四五千年前良渚文化人與人之間、人與遺蹟之間、人與器物之間、人與事件之間相生相伴的場景和細節。
《遙遠的村居:良渚文化的聚落和居住形態》對良渚文化的聚落和居住形態進行了系統研究。

目錄

前言 良渚文化居住形態研究的目的與現狀
第一章 良渚文化聚落的巨觀考察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思路
第二節 遺址地貌類型與時空分布
第三節 聚落規模與等級
第二章 環境、氣候變遷及經濟模式與良渚聚落形態
第一節 太湖流域現代環境
第二節 a.B.P前的環境、人類經濟與居住形態
第三節 a.B.P後的環境、人類經濟與居住形態
第四節 聚落的擴散與人口遷移
第五節 良渚中晚期環境變化與人地關係矛盾
第三章 基層聚落個案分析
第一節 嘉興地區
一、仙壇廟
二、普安橋
三、新地里
四、嘉興地區台墩遺址再認識
第二節 良渚遺址群
一、廟前及周邊
二、三畝里及後頭山
三、卞家山
四、水田畈
第三節 蘇南—滬西地區
一、龍南
二、綽墩
三、少卿山
四、黃土山
五、獨墅湖
六、馬橋
第四節 湖州地區
一、崑山
二、塔地
第五節 武進—江陰地區
徐家灣
第六節 小結:共性與差異
第四章 乾欄式建築與仙壇廟建築圖案
附錄 與建築相關的民俗調查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