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滑坡現象

所謂道德,指的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是人們在特定的社會生活環境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準則與規範。社會主義的道德以愛國守法明理誠信誠實助人為樂等為人們認可並身體力行的基本做人的準則,然而,隨著我國的改革開放,以拜金主義享樂主義,“以我為中心”的自私功利等為人所摒棄的落後道德有了市場,且正影響著年輕一代,我們把這種表現在意識形態領域,並影響人們行為的道德退化統稱為道德滑坡現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道德滑坡現象
  • 時期:貫穿於人類歷史和社會生活的始終
  • 定義輿論導向
  • 所屬:道德
道德滑坡現象不僅僅發生在某個國家和某個特定歷史時期,而是始終貫穿於人類歷史和社會生活中的一種普遍現象。
當社會輿論導向和具體獎懲不分明,獎懲實施力度不足,不能超過自私功利或者無作為所帶來的利益的時候,人群就會發生群體道德滑坡現象。
在一些比較明顯的例子中,具體體現在優勢人群對於弱勢人群所處的困境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甚至落井下石,弱勢人群則一般表現為,僅僅對於自己本身處於不公平狀態下的弱勢一方而感到憤慨。對於造成不公平的體制本身則完全沒有意見,以至於當雙方地位互換時,原先處於弱勢一方的人群通常會變身為更加殘酷的加害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