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雲開發區

連雲開發區

江蘇連雲經濟開發區地處連雲港東部濱海港區, 、燒香河畔、黃海之濱, 是連雲港市“一體兩翼”中南翼產業的起步區,沿海產業帶的重要組成部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連雲開發區
  • 總規劃面積:35平方公里
  • 地點:雲台山麓
  • 交通條件:腹地
主要情況,配套資源,交通環境,優惠政策,

主要情況

優越的投資環境——板橋工業園擁有廣袤的臨港工業低產鹽田,地勢平坦,可直接用於項目發展,一期25平方公里的基礎設施建設已基本完成,實現了九通(自來水、雨水、污水、工業原水、電力電信有線電視、蒸汽、燃氣及道路),具備了較為完善的配套條件。
便捷的交通條件——板橋工業園是連雲港離港口最近的腹地,是交通集成度最高的地區。園區緊鄰港口,處於“一體兩翼”的“一體”——連雲港主港區與“南翼”——徐圩港區之間,具有較低的物流成本優勢;有疏港通道、濱海大道、鐵路、三級航道,水陸聯運、河海聯運。
豐厚的優惠政策——板橋工業園享受國家級開發區優惠政策。對於總投資在1000萬美元以上、科技含量高或跨國公司投資興辦的生產性項目,在土地使用和各項費用收取上,採取“項目帶政策”、“一事一議”的方法個案處理,實行專項特殊的優惠。
主導產業明確的現代化園區——在具體產業發展中,我們明確了四個主導方向,構建“三區一園”,就是圍繞現有產業板塊雛形,最大限度地發揮產業關聯和協作效應,提高產業化的組織程度,促進企業布局集中,推進產業鏈前延後伸,著力培育鹽化產業擴展區、金屬材料產業集聚區、物流產業集成區和高新技術創業園,引領園區集群化、特色化發展。
一是鹽化產業擴展區。在中彩多晶矽、吉必盛矽材料、海水化工,益海鹽化、離子膜燒鹼、德邦聯鹼等一批項目儘快竣工投產的基礎上,努力實現鹽化產業外延擴展。著力向其上下游產業延伸挺進,新招引一批涉氯、光伏、油化等新型精細化工項目入駐,積極構建企業產品互為原料、廢棄物循環使用,零運輸、低成本、高效率的產業體系,打造集約化程度較高、循環經濟特徵明顯的鹽化產業“航母編隊”。擴容區占地10平方公里。
二是金屬材料產業集聚區。在東茂礦業、亨鑫鉻鐵、華樂合金等黑色金屬項目以及環球銅業等有色金屬項目的基礎上圍繞節能降耗、提產增效目標,加大相關、相聯、相近產業項目的招引力度,實現有色金屬和黑色金屬產業鏈條的橫向拓展和縱向延伸,加快金屬材料項目集群和產業集聚,全力打造不鏽鋼製品、銅製品等產業板塊,儘快崛起省內一流、國內知名的金屬材料集聚區。聚集區規劃面積15平方公里。
三是現代物流產業集成區。在萬邦產業園、廣連宏昌、閩聯實業等物流項目的基礎上,繼續招引國內外三方、四方、七方物流項目;加快建設燒香河內河碼頭,打通三級航道,建立連線長江、對接長三角的便捷水上通道,打造連貫中西、溝通南北,輻射國外的物流集散基地,形成融合生產、加工、倉儲、物流、交易、金融、服務“七位一體”的國際化、多功能物流產業集成區,集成區規劃面積7平方公里。
四是高新科技創業園。以主體孵化大樓、寶聯科技產業園等為依託,高標準建設省級連雲高新技術創業園,加快建設具備提供規範、集成、先進的標準創業流程、輔導培訓、創業投資、技術轉移及交易、網路信息等綜合性服務能力的科技企業孵化器。規劃面積50萬平方米。

配套資源

1.土地資源
板橋工業園規劃總面積50平方公里,10平方公里完善區,已具備“七通一平”配套設施條件。15平方公里的建設區正在開發中。這些土地性質為臨港鹽田,屬於工業用地,可直接用於項目發展,征地手續簡便,完全可以滿足投資者對土地的需求。園區分布在海積平原上,土質可分三層:表層、軟土層、底層,上軟下硬,地震設防烈度7度。
2.氣候
連雲港市處於暖溫帶與亞熱帶過渡地帶,常年平均氣溫14攝氏度,歷年平均降水量930多毫米,常年無霜期220天。主導風向為東南風。由於受海洋調節,氣候類型為濕潤的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溫度適宜,光照充足,雨量適中,雨熱同季。日照時間和風能資源為江蘇省之最。
3.抵禦自然災害能力
洪水:城市防洪標準為100年一遇;海堤近期標準為50年一遇,遠期100年一遇(潮位加10級風浪);城區河道排水標準為20年一遇。
地震:近百年未發生過破壞性地震。
4.電力
園區供電能力充足,可提供220 KV、110 KV 35 KV、10 KV等多種輸出電壓。
變電站:封跳變電站*近板橋工業園用地,在建220KV香河變電站,保證工業園內用電。
5.供水參數
1、水溫:1.0~31.3℃;
2、PH值:7.31~8.12;
3、總硬度:120~216mg/l;
4、壓力:0.2~0.3MPa
6.污水處理
污水排放的標準(按照《污水綜合排放標準》三級標準),排入園區污水處理廠的收集管網。
7.通信
連雲港市程控交換機總裝機容量已達140萬門,可提供國內、國際電話服務及電報、傳真、無線通信、可視電視數據傳輸、網際網路等多項業務。
8.供熱
園區內配套有供熱中心,供熱量116MW,供蒸汽能力80t/h。
9.人力資源
連雲港市是科技人員較多、科技力量較強、職工受教育程度和技術水平較高的地區。現有大中型企業科技活動機構39個,獨立科研機構14個,科研人員7000餘人;通過鑑定的科研成果128項,其中達到國際水平的7項,填補國內空白的9項,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的58項;各類專業技術人員11.8萬人,其中高級職稱人員5342人,中級職稱人員3.53萬人;大、中專院校8所,在校生38328人,畢業生10095;人;職業、技工學校18所,在校生22020人,畢業生7261人。
連雲港市勞動力資源豐富,勞動用工價格較低。全市常住人口468.81萬,勞動力320萬人。
10.氣候
連雲港市處於暖溫帶與亞熱帶過渡地帶,常年平均氣溫14攝氏度,歷年平均降水量930多毫米,常年無霜期220天。主導風向為東南風。由於受海洋調節,氣候類型為濕潤的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溫度適宜,光照充足,雨量適中,雨熱同季。日照時間和風能資源為江蘇省之最。
11.抵禦自然災害能力
洪水:城市防洪標準為100年一遇;海堤近期標準為50年一遇,遠期100年一遇(潮位加10級風浪);城區河道排水標準為20年一遇。
地震:近百年未發生過破壞性地震。
12.教育
全市有高等院校3所,其中省屬1所,地方高校2所,在校學生2.4萬人;中等專業學校5所,在校生1.4萬人;中國小校654所,在校學生86萬人;幼稚園757所,在園兒童8.6萬人;技工學校4所、職業教育14所、成人教育89所,共107所,在校學生8.1萬人。國家級示範高中4所,三星級中學16所,省示範國中25所,省實驗國小30所,省示範幼稚園15所,省級以上重點職業學校5所。
13.醫療衛生
連雲港市現有三級醫院1所,二級醫院20所,一級醫院25所,衛生院107所,已形成了集醫療、預防、康復、保健、科研為一體的完善的醫療保障體系。醫療設施先進,擁有螺旋CT、核磁共振、直線加速器、彩色都卜勒超聲診斷儀、自動生化分析儀、動態心電監護儀等先進診療設備。擁有蘇北魯南地區最大的急救中心、中心血庫、網上遠程會診中心等。

交通環境

板橋工業園位於連雲港港與燕尾港之間,徐連高速、242省道、沿海鐵路、燒香河或穿行其中、或與其臨近,物流極其便利。
1.海運
連雲港港是中國沿海十大海港之一,現擁有萬噸級以上生產性泊位28個,其中5萬噸級5個,7萬噸級2個、10萬噸級1個,第五代貨櫃泊位2個。擁有自營鐵路編組站,年編解能力3000萬噸。各類水上拖帶和大起吊能力的裝卸機械設備能夠滿足各種特殊物件和特大件的作業要求。與世界160個國家和地區的1000多個港口開展通航貿易往來,開闢了到美國、韓國、日本、歐洲、東南亞以及地中海等班輪航線。現已開通至韓國仁川和平澤的客貨班輪。2008年,30萬噸深水航道將建成,港口吞吐量將突破1億噸,貨櫃運量達300萬標箱。與韓國仁川、平澤開通了客貨滾裝班輪,一周有四班。
連雲港港經營煤炭、木材、鋼材、糧食、礦石、貨櫃、化工危險品等30個大類150多個貨種的貨物運輸,是中國進口氧化鋁、出口小麥和膠合板的第一大港,出口焦炭第二大港,沿海出口煤炭惟一無索賠港口。
2.公路
連雲港被中國政府確定為中國公路交通45個主要樞紐之一。中國兩橫兩縱公路交通主骨架有一橫一縱在連雲港交匯,即連霍高速公路(連雲港至新疆霍爾果斯)和同三高速公路(黑龍江省同江市到海南省三亞市)。已建成的連徐高速公路、汾灌高速公路、寧連公路高速化工程使連雲港市與周邊主要城市全部實現高速化,大大縮短了時間距離,例如,至南京車程3.5小時,至上海5小時,至徐州2小時,至青島3.5小時。310國道、204國道、327國道等10條國省道縱橫連雲港市,使連雲港公路交通形成高速公路、國道省道、市縣公路多檔次全方位公路網路。
3.鐵路
國際鐵路貨運。1992年12月1日正式投入運營的新亞歐大陸橋,以連雲港為東端起點,橫貫中國東中西部,經中亞、歐洲各國,向西直達荷蘭鹿特丹港,全長10900公里,是連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最短的歐亞大陸橋,為亞歐聯運提供了一條便捷、可*的運輸通道。
國內鐵路客運、貨運四通八達,通過京滬線、京九線、隴海線等連線全國各地。連雲港是中國中西部最便捷的出海口。
4.航空
民航連雲港機場達國際4D級標準,可以起降波音737等大型客機,已開通至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廈門、大連、西安、溫州等大中型城市航班。
連雲港機場將發展成為江蘇省大型樞紐機場、航空貨運及快件集散中心。遠期考慮建設4E標準等級新機場,滿足1000萬旅客吞吐量及30萬噸貨郵吞吐量的處理要求。
5.內河
區內企業可以通過燒香河(通榆運河)與全省內河和京杭大運河相連。

優惠政策

1.板橋工業園享受國家級開發區優惠政策。
2.科技發展金政策
3.註冊企業可申請相當於開發區實際留存財力50%的科技發展金。
4.一事一議政策
對於總投資在1000萬美元以上、科技含量高或跨國公司投資興辦的生產性項目,在土地使用和各項費用收取上,採取“項目帶政策”、“一事一議”的方法個案處理,實行專項特殊的優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