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城村(山東長島縣南長山鎮下轄村)

連城村(山東長島縣南長山鎮下轄村)

連城位於南長山鎮北端,東臨黃海,西臨廟島塘,北接北城村,南鄰黑石嘴村。村莊地處平坦地段,呈方塊狀聚落。該村地處南城村和北城村之間,有連結二城之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連城村
  • 地理位置:位於南長山鎮北端,東臨黃海
  • 面積:權海區1000多畝
  • 稱號:“先進基層黨組織”
連城簡介,特色產業,現狀,

連城簡介

據考證,清順治年間,宋姓從蓬萊泊子溝遷入居住。清道光年間屬王溝社,1928年屬連城社。1934年屬連城鄉。1945年屬玉石區。1949年屬玉石鄉。1958年稱玉石大隊連城生產隊。1962年原連城生產隊撤銷成立南長山公社連城大隊。1948年撤銷大隊建立村民委員會。

特色產業

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該村因地制宜,堅持走耕海牧漁、捕養兼作的發展路子,加快海洋開發步伐,90年代初逐步形成以櫛孔扇貝養殖和近海捕撈生產相結合的漁村經濟結構,漁業產量連續多年突破1000噸。1996年以後,該村積極轉變經營思路,發展以海珍品增養殖和濱海旅遊為主導產業,走公司化的發展路子,組織村民自籌資金組成股份制公司,權海區1000多畝,灘涂開發實現了持續投入,滾動發展,年實現收入500多萬元;目前,全村每年底播海參大苗400萬個,海參存養量達1000多萬個,年收入100多萬元。同時,該村積極扶持和引導漁村民眾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發展海珍品育保苗、近海捕撈和多品種海上養殖,拓寬增收渠道,目前,全村共有個體海參育保苗場10處,3000立方;捕養兼做業戶16家,海珍品養殖規模1000畝,全村漁業年產值1000萬元。

現狀

另一方面,連城村在全縣率先建起了第一處村級旅遊景點·望福礁景區,“漁家樂”旅遊業已形成20多戶的發展規模,經營業戶年實現收入達到5萬元以上,漁村經濟步入加快發展的快車道。在加快經濟發展的同時,該村以創建花園式村莊為契機,投資2500餘萬元進行舊村改建,累計拆除舊房10000多平方米,新建村民公寓樓13000多平方米,村內道路全部硬化,全村80餘戶村民全部喜遷新居,投資60多萬元,改造自來水系統、美化綠化和硬化亮化街道,民眾生產、生活環境不斷得到改善,全體村民享受每人每年1000多元的水、電、液化氣、閉路電視方面補貼, 60歲以上老人及子女上學等全部享受額外補助,全村路不拾遺,夜不閉戶,連續40多年未發生治安、刑事案件和民眾上訪事件,家家戶戶關愛贍養老人,形成了文明、淳樸、向上的良好村風,漁村各項社會事業得到全面發展。連城村也連續多年被省、市、縣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五好支部”、 “民主法治示範村”等稱號,2003年被列為長島縣首批“小康示範村”。2006年以來,先後被中共煙臺市委、市政府授予“全市小康建設示範村”和“先進基層黨組織”等稱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