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點內插法

所謂逐點內插,是以內插點為中心,確定一個鄰域範圍,用落在鄰城範圍內的採樣點計算內插點的高程值,逐點內插本質上是局部內插,但與局部分塊內插有所不同,局部內插中的分塊範圍一經確定,在整個內插過程中其大小、形狀和位置是不變的,凡是落在該塊中的內插點,都用該塊的內插函式進行計算,而逐點內插法的鄰域範圍大小、形狀、位置乃至採樣點個數隨內插的位置而變動,一套數據只用來進行一個內插點的計算。逐點內插法由於內插效率較高而成為目前DEM生產常採用的方法。

大範圍內的地形比較複雜,用整體內插法若選取採樣點個數較少時,不足以描述整個地形,而若選用較多的採樣點則內插函式易出現振盪現象,很難獲得穩定解。因此在DEM內插中通常不採用整體內插法。相對於整體內插,分塊內插能夠較好地保留地物細節,並通過塊間一定重疊範圍保持內插曲面的連續性。分塊內插方法的一個主要問題是分塊大小的確定。就目前技術而言,還沒有一種運用智慧型法或自適應法進行地貌形態識別後自動確定分塊大小,進行高程內插的算法。分塊內插的另一個問題是要解求複雜的方程組,套用起來較為不便。逐點內插方法計算簡單,套用比較靈活,是較為常用的一類DEM內插方法。逐點內插方法的主要問題是內插點鄰域的確定,它不僅影響到DEM內插精度,也影響到內插速度。從目前的發展趨勢來看,通過建立TIN進而生成格網DEM的方法是一種被人們廣為接受的DEM建立方案,主要原因是TIN能完全覆蓋研究區域表面,可適應各種分布數據,並能方便地處理各種地形結構線、斷裂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