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佛法看世界:給尋找答案的人

透過佛法看世界:給尋找答案的人

自從《次第花開》問世以來,越來越多的讀者開始了解希阿榮博堪布,並通過簡訊、微博、郵件等方式向堪布提出各種在生活及佛法修行上的疑問,希望得到指導。這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人們的常見疑問,對這些本自獨立的問題進行編輯和歸類,也就有了本書。

基本介紹

  • 書名:透過佛法看世界
  • 又名:給尋找答案的人
  • 作者:希阿榮博堪布
  • ISBN:9787508646978
  • 頁數:352頁
  • 定價:39.80元
  •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08
  • 裝幀:假精裝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透過佛法看世界》包含七個部分,一百八十餘個問題,從不同層面、由淺入深地介紹了佛法的基本見解和修行。書中大部分問答為首次公開發表,以前在媒體採訪或通過菩提洲網站發表過的部分內容,這次又作了修改和調整,問題是老問題,回答卻有新內容。
第一輯和第二輯主要闡述佛法能帶給人們什麼利益,如何從佛法的角度看待平常生活中的一些問題。在第三輯中,圍繞有關輪迴、因果、苦、慈悲,則更為具體地介紹了佛教在這些方面的基本觀點。
第四輯針對已經開始修持佛法的人進行作答,包括如何辨別善知識,如何依止上師,聞思修的內在關係,正念的訓練,止觀,回向,等等,並特彆強調了出離心。
第五輯《死生事大》對學佛者和不學佛者同樣重要。因為無論信仰、價值觀為何,每個人都不得不面對死和生。既然無可逃避,那么明智的做法就是儘量讓自己做好準備。
第六輯《護生》是有關放生的問答。希阿榮博堪布已經發表的關於放生的文章很多,在這本書里,堪布開示的重點是如何改進放生,做到周到、細緻。
值得一提的是第七輯《空性》,這是希阿榮博堪布第一次大篇幅地用漢語講解佛法的精華所在——般若空性。空性見解甚深微妙,即使只是簡單介紹,恐怕也不好懂。堪布在語言上儘可能地使用人們比較熟悉的辭彙,但回答問題時所使用的推理、辨析、講解的方法和模式卻是來自傳統的佛法教材,從中讀者可以領略到佛教邏輯思維的犀利和巧妙。

作者簡介

希阿榮博堪布,1963年生於德格,幼年即開始跟隨家鄉寺院的高僧大德修學佛法。二十一歲到世界最大的佛學院——喇榮五明佛學院,依止當今藏傳佛教寧瑪派最具影響力的上師法王如意寶晉美彭措仁波切繼續修學佛法。二十四歲,獲得堪布學位。之後在五明佛學院傳講顯密法要,同時協助法王如意寶管理佛學院各項事務,全力護持四眾學員的聞思修行。
堪布還在德格玉隆闊建立了扎西持林閉關院、養老院、醫院,並對周邊眾多寺廟的發展給予護持,支持幫助培養僧才。同時,堪布長期資助眾多貧困家庭,解決就醫和孩子上學等問題。
多年以來,堪布不辭辛勞地赴海內外各地弘揚佛法,倡導放生和其他各類共修活動,以正式授課、現場開示、發表文章等多種形式接引、指導佛弟子聞思修習佛法,深受海內外佛子的尊敬和喜愛。尤其是近年來,堪布大力倡導淨土法門,引領有緣眾生悉皆發願往生極樂淨土。
堪布對佛法的開示精妙而平實,由其開示、隨筆結集出版的《次第花開》、《寂靜之道》、《生命這齣戲》,自問世以來一直是佛教類書籍中的暢銷書。

目錄

序言 給尋找答案的人
輯一 透過佛法看世界
了解自己,了解世界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同源
提問之前,先問自己
人活著
猶如昨夢
擁有一切又如何?
智悲是同時生起的
十足的好人
美麗的事物
所以有人天乘
龍樹菩薩的比喻
進與退
愛需要智慧善巧
發心清淨能減少傷害
培養孩子快樂的能力
生病了
無限的未知
惟信能入
如果心愿沒有達成
輯二 個人修行與社會生活
盡在緣起中
個人與時代
自律
從我做起
惟有善能制惡
當學佛成為時尚
戒定慧是佛法修行的全部
學佛的基礎
他自調心,何關汝事?
看似普通的生活
吃肉,吃素
都修行去了,社會怎么辦?
出家與在家
是逃避責任嗎?
與家人的矛盾
工作與持戒
簡單生活
輯三 因果苦樂
前世和昨天
上一世的價值
跨越時空的因果
不是同樣的水,也不是別的河
箭頭指向未來的自己
菩薩保佑
好人為何遭殃?
戒後
此乃苦,汝當知
苦從何來?
違緣
關於生命的幸福和快樂
如果只有一杯水
善良是沒有傷害之心
慈悲心的訓練
柔和是一種力量
自己先安靜下來
輯四 依止上師與聞思修
功德之源
尋找善知識
金剛上師
上師與弟子
瑜伽士
祖古
次第而行
聞思修
讀書,靜坐
閱經
行持善法
嗔恨貪執生起時
正念法門
止觀
八關齋戒
誦念經文
專注於自己的修行
閉關
你願意放棄嗎?
放棄,積累
輯五 死生事大
修行者的死亡
生死無憾
簡單的臨終引導
死生與共
帶上我的祝福去他生來世
淨業之因
心的保護者
花開見佛
以火燒木,木盡火滅
橫出三界
自有縛無法解他縛
空與淨土
以楔出楔
念佛圓通
輯六 護生
我們是平等的
最珍惜的莫過於生命
哪怕救度一個生命也是有意義的
盡己所能
解脫的種子
共修放生
吃素與放生
輯七 空性
空性
牆、鷹、風幡
大千世界
夢和醒
佛的三身
如果沒有分別心
空性和虛妄
看到的是什麼?
二、不二、無生
無欺的痛苦也是虛妄的
放下執著和發大願
見解和行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