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傅抱石夏山圖軸

近代傅抱石夏山圖軸

本幅自題:“夏山圖。癸未立夏後二日,新喻傅抱石制。” 鈐“抱石之作”白文方印、“新諭”朱文橢圓印、“抱石齋”朱文方印。又有郭沫若題:“萬山磅礴綠陰濃,嵐色蒼茫變化中。待到秋高雲氣爽,行看霜葉滿天紅。甲申十一月十日恩來兄由延飛渝,十六日來賴家橋小聚,求得此畫囑題。郭沫若。”鈐“沫若”朱文長方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近代傅抱石夏山圖軸
  • 類別:國畫·山水
  • 年代:近代
  • 作者:傅抱石
基本信息,文物介紹,作者簡介,

基本信息

【名稱】夏山圖
【類別】國畫·山水
【年代】近代
【作者】傅抱石
【規格】軸,紙本,設色,縱111cm,橫62.5cm
【館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文物介紹

癸未為1943年。甲申為1944年。
全圖採用截景式構圖,崇山峻岭的崔嵬壯闊被進一步強化,以硬筆散鋒寫就的石壁巍然峭拔,山間升起的淡淡青煙四處流動,一文士執杖攜童在萬木蔥鬱的小徑上信步而行,本應濃重濕潤的暑氣似乎已被滿目青翠的群峰所吞噬,消散得無影無蹤。雖然圖稱“夏山”,卻沒有炎炎烈日與潮濕空氣帶給觀者的沉悶之感,反而使人感到涼爽暢快,正是畫家匠心獨運之妙。
1944年,周恩來在重慶賴家橋與文藝界人士相聚一堂,向畫家求得此圖。之後,歷經戰亂,屢次遷徙,竟得完璧,幸甚幸甚。1949年後,藏於中南海。後歸故宮博物院珍藏。

作者簡介

傅抱石(1904 ~ 1965)中國畫家,美術史論家。原名長生、瑞麟。江西新餘人,卒於江蘇南京。早年留學日本,學習東方美術史,工藝美術,雕塑,畢業於東京帝國美術學校。回國後任教於中央大學藝術系。擅長山水、人物,在傳統基礎上融合中西畫法,並師法自然,崇尚革新。作品筆墨豪放瀟灑,淋漓酣暢,情感強烈、真摯,畫風雄健。代表作有《瀟瀟暮雨》、《九歌》、《江山如此多嬌》(與關山月合作)等。亦長於書法、篆刻,並長期從事中國美術史論的研究,著述豐富。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江蘇省畫院院長等職。著有《中國繪畫變遷史》、《中國古代山水畫史的研究》、《中國繪畫理論》、《人物山水技法》、《中國的人物畫和山水畫》、《中國美術年表》、《石濤上人年譜》、《中國篆刻史述略》等,出版有《傅抱石畫集》( 1958 )、《東北寫生集》、《傅抱石速寫集》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