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陽鄉

迎陽鄉

迎陽鄉位於樂山市中區東北部邊緣,距樂山中心城區約24公里,海拔高度399米.。東與青平鎮交界,南與九龍鄉接壤,西靠茅橋鎮、凌雲鄉,北鄰全福鎮、土主鎮,屬於市中區的一個邊遠小鄉鎮,全鄉以種植農業作物為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迎陽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四川省
  • 電話區號:0833
  • 郵政區碼:614011
  • 面積:18.48平方千米 
  • 人口:5487人(2017) 
  • 車牌代碼:川L
基本概況,行政區劃,氣候特徵,社會事業,經濟發展,

基本概況

全鄉幅員面積18.48平方千米,轄三個行政村(前進村、迎陽村、四合村)35個經濟社,總人口5487人(2017)。迎陽鄉耕地總面積6790畝,其中水田5346畝,旱地1444畝,人均占有耕地1.12畝,農民以種植水稻、玉米、紅苕為主,資源十分豐富,同時鄉政府鼓勵民眾發展養殖業,現在迎陽鄉的養兔業、林下養雞業已初具規模,迎陽鄉農民還利用地利條件進行休稻養魚,休稻養魚現已有500餘畝,各種養殖項目均取得了良好地效益。

行政區劃

511102205201 220 迎陽村
511102205202 220 前進村
511102205203 210 四合村

氣候特徵

氣候介於熱帶和溫帶之間,全年平均氣溫17.4℃,一月份平均氣溫7.3℃,7月份平均氣溫26.1℃,全年無霜期平均值長達328天,年平降水量1386mm,屬亞熱帶季風氣候,農作物全年均可生長。迎陽鄉地勢為丘陵和山地,適於進行綠色無公害食品的栽培種植及各類家禽、魚類的養殖。

社會事業

鄉政府於2002年加大了農村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全年共整治村社道38條,58公里,新修社道一條10公里,整治碎石路3公里,水泥路1.5公里,並於2003年6月底完成了茅橋鎮到迎陽鄉三尊水庫的碎石路面硬化。日益完善的交通條件為迎陽鄉各項事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證。
建設衛生院建設衛生院
迎陽鄉有主要場鎮2個:迎陽灣和甘塘坳。迎陽灣位於原迎陽鄉政府駐地處,屬迎陽鄉的一個老場鎮,逢每月一、四、七號趕集,主要是迎陽村和四合村的村民,人數可達到500人左右。2001年鄉政府由迎陽灣搬遷至現在的四合村範圍內的甘塘坳,緊臨茅(橋)青(平)公路,交通非常便利,原前進國小和四合村國小合併為中心國小後,也於2001年搬遷至甘塘坳,同時還有二十多戶農戶搬遷至甘塘坳居住經商,帶動了甘塘坳的發展,鄉衛生院、電信局、獸防站也相繼搬遷至甘塘坳。2002年在相關部門地支持下投資數十萬元修建了水塔,為甘塘坳居民提供了水源,2004年鄉政府對甘塘坳集鎮進行水泥路面硬化,硬化面積達800平方米;多方爭取投資3萬元整治集鎮街面水泥路面硬化,投資兩萬元建起集鎮污水處理系統工程一處,解決了污水污染問題,為切實解決我鄉邊遠信息不暢,通訊信號不穩等情況,2004年年初與聯通公司協商建機站塔一個,使集鎮基礎設施進一步得到了完善。在2001年至2003年3年的時間裡,迎陽鄉政府致力於解決鄉境內的公路建設問題,先後投入人力財力物力對茅(橋)三(尊)、迎(陽)三(尊)、迎陽村的鄉村土路進行了碎石路面硬化和整治,硬化整治長度達100餘公里,改善了迎陽鄉鄉村公路狀況差的現狀。迎陽鄉大力實行退耕還林與荒山造林,面積達到5000餘畝,林業資源豐富。

經濟發展

迎陽鄉現有恒生養殖場、智勇養殖場等三家較大的養殖場,以養殖肉牛,商品豬為主,恒生養殖場還承包150畝農場探索種草養畜產業模式。目前3戶外來老闆已在我鄉投資近70萬元。
迎陽鄉下轄村:
迎陽村
迎陽鄉人口數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6136

3183

2953
家庭戶戶數
1807
家庭戶總人口(總)
6132
家庭戶男
3180
家庭戶女
2952
0-14歲(總)
1079
0-14歲男
572
0-14歲女
507
15-64歲(總)
4514
15-64歲男
2363
15-64歲女
2151
65歲及以上(總)
543
65歲及以上男
248
65歲及以上女
295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6067
總人口5487人(2017)。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