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民俗體育文化的變遷

農村民俗體育文化的變遷

《農村民俗體育文化的變遷》是2011年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塗傳飛。本書通過塗村舞龍這個“地方性知識”的描寫,對我國農村民俗體育文化進行了剖析,結合古奧運會到現代奧運會、舊秧歌到新秧歌以及傳統龍舟的變遷事例,歸納了民俗體育文化變遷規律和變遷路徑,提出了當前重構農村民俗體育文化的對策。

基本介紹

  • 書名:農村民俗體育文化的變遷
  • 作者:塗傳飛
  • ISBN:9787564406301
  • 頁數:179頁
  • 出版社: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1年2月1日
  • 裝幀:平裝
  • 開本: 16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農村民俗體育文化的變遷:一個村落舞龍活動變遷的啟示》內容簡介:傳飛的博士論文經修改補充後,現在就要出版了。傳飛要我寫幾句話,我也想就其書的出版說幾句,但又不知從何說起。傳飛碩士師從余萬予教授,其研究方向是傳統體育文化,余教授為傳飛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2006年,傳飛考上博士,成為我的學生。如何在余先生奠定的基礎上有所進步,就成為我們師徒共同努力的目標。讀書自然成為首選,或許他讀書的數量不及其他同學多,但會讀書、讀得精是傳飛的一個特點。他並不滿足於作者的現成結論,而是力圖解構作者的論證過程,釐清作者的研究思路,考究作者選擇研究方法的依據,並對照自己的研究進行檢討。幾年下來,其進步在《農村民俗體育文化的變遷——一個村落舞龍活動變遷的啟示》中有著較為明顯的體現。

作者簡介

塗傳飛,男,漢族,1976年1月出生於江西省南昌縣,博士.講師,現就職於江西財經大學體育學院。1999年畢業於江西師範大學,獲教育學學士學位。2002年考入江西師範大學體育學院攻讀碩士學位.師從余萬予教授,從事民俗體育文化等領域的研究。2006年考入北京體育大學奧林匹克與體育社會學教研室攻讀博士學位,師從熊曉正教授,從事民俗體育文化、體育人類學等領域的研究,於2009年6月畢業,獲教育學博士學位。近5年來,主持並完成省部級課題1項、在研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作為主要成員完成和在研國家級.省部級課題10餘項。在體育科學、北京體育大學學報等國內外期刊上公開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多次參加亞洲體育人類學大會、全國體育科學大會等學術會議。

目錄

1 前言
1.1 選題依據與意義
1.2 理論背景與方法
1.3 概念界定
1.4 文獻綜述
1.5 研究架構
2 塗村舞龍變遷的個案考察
2.1 研究對象的確定
2.2 田野工作地點概述
2.3 塗村舞龍的歷史變遷
3 對民俗體育歷史作用的人類學闡述
3.1 作為社會再生產機制的民俗體育——塗村舞龍活動的民族志報告
3.2 對已有認識的檢驗
4 民俗體育文化變遷規律
4.1 社會自然環境變遷是導致民俗體育文化變遷的先決條件
4.2 社會變遷與民俗體育文化變遷並不是完全同步或同向的
4.3 文化主體需求的變遷是民俗體育文化變遷根本動因
4.4 民俗體育文化變遷的方式是“解構——重構”
4.5 “解構——重構”有三個向度
5 民俗體育文化變遷路徑
5.1 改變形式,保留內容和功能
5.2 改變內容,保留形式和功能
5.3 保留形式,改變內容和功能
5.4 保留形式,移除內容和功能
5.5 簡短的總結
6 對民俗體育文化意義的解釋——闡釋人類學對我國民俗育文化研究的啟示
6.1 闡釋人類學概述
6.2 對我國民俗體育文化研究的啟示
7 對行動的所有研究與觀察都應該是總體的——來自莫斯的“禮物交換理論”的啟示
7.1 莫斯的禮物交換理論概述
7.2 對我國民俗體育的啟示
8 對今後重構農村民俗體育文化的思考
8.1 對已有民俗體育認識的檢視
8.2 對民俗體育發展實踐的思考
8.3 對今後發展農村民俗體育文化的思考
9 結論與建議
9.1 結論
9.2 建議
致謝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