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開苦降法

辛開苦降法適用於寒熱錯雜胃痛。症見胃痛喜暖喜按,得溫痛減,舌紅苔黃。治宜寒熱互用以和其陰陽,苦辛並進以調其升降,藥用黃芩、黃連、半夏、黨參、乾薑、吳茱萸、枳殼、砂仁、陳皮。如果虛象不明顯者,去黨參;腸鳴便稀者,加白朮、白扁豆;泛酸者,加海螵蛸、瓦楞子;痰熱者,合小陷胸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辛開苦降法
  • 症狀:寒熱錯雜胃痛
  • 病狀胃痛喜暖喜按
  • 用藥:黃芩、黃連、半夏
驗案,按語,

驗案

張某,男,37歲。脘腹痞脹隱痛10餘年。胃鏡診斷為慢性淺表萎縮性胃炎,B超診斷為慢性膽囊炎。刻下脘腹痞脹隱痛,時輕時重,嗜雜不適,喜溫喜按,大便溏薄,日行次,口乾口苦,舌質紅、苔黃膩。證屬膽胃鬱熱,脾土虛寒。治以辛開苦降法。藥用:黃連、乾薑各3g,黃芩、半夏、枳殼、炒白朮、炒白扁豆各10g,吳茱萸1.5g,砂仁4.5g,麥芽15g。
服藥5劑,疼痛消失,痞脹減輕而未已。繼從原法進退,調治個月,黃膩苔漸化,大便正常,余症亦去。

按語

此案因寒邪犯胃,胃陽被遏,氣閉熱自內生,但寒邪未盡,復又傳脾,從陰寒化,成為上熱下寒之證。此時若純用清熱,則胃熱未除而中寒更甚;一味溫補,則寒邪未散而胃火更熾,故宜用辛開苦降、寒溫並用之法,濕熱漸化而諸症自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