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尿管狹窄

輸尿管狹窄(stricture of ureter)指因各種原因導致輸尿管管腔部分或全段較正常狹小,管腔的連續性雖然沒有中斷,但已引起不同程度的上尿路梗阻和腎積水。真正的輸尿管狹窄是明確地持續存在且輸尿管腔內病理性狹窄的病變,其部位固定且永不會變化,可以通過輸尿管內插管行輸尿管腎盂造影而證實。其臨床表現為患側腰痛、腰脹,並發感染時有畏寒、發熱或膿尿,雙側狹窄可出現尿毒症表現。治療目的是恢復輸尿管腔連續性及其功能,解除梗阻,根除感染,挽救和保護腎功能。當絞痛發作時,首先應該使症狀緩解,而後再選擇治療方案。

基本介紹

  • 英文名稱:ureter stricture
  • 就診科室:泌尿外科
  • 常見病因:由炎症、損傷和手術瘢痕導致
  • 常見症狀:患側腰痛、腰脹,並發感染時有畏寒、發熱或膿尿,雙側狹窄可出現尿毒症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診斷,鑑別診斷,治療,

病因

除先天原因外,炎症、損傷和手術瘢痕是主要原因。

臨床表現

1.患側腰痛,有時可觸及積水的腎臟。
2.並發感染時有畏寒、發熱或膿尿。
3.雙側輸尿管狹窄可出現腎功能不全,甚至尿毒症表現。

檢查

1.B超檢查
可見狹窄段以上輸尿管擴張,腎積水。了解腎皮質厚度。
2.同位素腎圖
可見梗阻型腎圖,了解分腎功能。
3.靜脈腎盂造影(IVP)
顯示腎積水程度,狹窄的部位。如果患側上尿路不能顯影,需要結合其他手段進一步檢查。
4.輸尿管逆行插管造影
如果輸尿管導管能通過狹窄段,可確診輸尿管狹窄水平及狹窄段長度。如果輸尿管導管不能通過狹窄段,則可以結合其他檢查手段判斷狹窄段水平及可能長度。
5.CT尿路成像(CTU)及核磁尿路成像(MRU)
在不使用造影劑的情況下,兩者均可很好地顯示梗阻部位以上輸尿管及腎盂擴張程度。

診斷

1.泌尿系、腹腔、盆腔手術史,提示該病可能。
2.腰痛,上腹部囊性包塊。
3.B超可發現不同程度的腎積水,排泄性尿路造影和逆行腎盂造影,可以幫助確診。

鑑別診斷

應與輸尿管的其他疾病相鑑別:
1.腫瘤性輸尿管狹窄
輸尿管腫瘤按腫瘤性質可分為良性和惡性。良性輸尿管腫瘤如息肉,惡性腫瘤如移行細胞癌、移行細胞合併鱗狀上皮癌、黏液癌等。
輸尿管腫瘤臨床較為少見。發病年齡為20~90歲,男性比女性為多,約4:1。原發性輸尿管腫瘤起源於輸尿管本身,以惡性腫瘤居多,其中大多數(90%)為移行細胞癌。
2.輸尿管梗阻
腎盂輸尿管連線部梗阻是引起腎積水的一種常見的尿路梗阻性疾病。由於腎盂輸尿管連線部的梗阻妨礙了腎盂尿順利排入輸尿管,使腎盂排空發生障礙而導致腎臟的集合系統擴張。腎盂平滑肌逐漸增生,加強蠕動以排出尿液,當不斷增加的蠕動力量無法克服梗阻時,就會導致腎實質萎縮和腎功能受損。
3.輸尿管囊腫
輸尿管囊腫導致輸尿管末端的囊性擴張。胚胎髮育期輸尿管與尿生殖竇之間的隔膜未吸收消退,形成輸尿管口不同程度的狹窄,也可是輸尿管末端纖維結構薄弱或壁間段的行徑過長、過彎等因素引起,經尿流衝擊後形成囊性擴張突入膀胱。早期病例,臨床可無症狀,常在診斷重腎畸形時始被發現。症狀主要是尿路梗阻,引起反覆尿路感染。由於囊腫開口細小,輸尿管口持久的梗阻可導致輸尿管和腎積水、腎功能喪失、囊腫堵塞膀胱頸發生排尿困難或尿流中斷,以及復發性尿路感染。有時女孩囊腫可經膀胱頸和尿道脫出於尿道口外,可自行復位。但也可發生嵌頓而成紫色腫物。
4.放射性輸尿管炎
放射性輸尿管炎的病理改變包括:黏膜下層炎細胞浸潤、黏膜下層纖維化、潰瘍形成及上皮細胞非典型增生等。放射治療的近遠期均可引起放射性輸尿管炎,可引起輸尿管腔狹窄及上尿路擴張積水。

治療

治療目的是恢復輸尿管腔連續性及其功能,解除梗阻,根除感染,挽救和保護腎功能。當絞痛發作時,首先應該使症狀緩解,而後再選擇治療方案。
1.腎盂輸尿管連線部狹窄
可行經皮腎穿刺行狹窄部冷刀切開,球囊擴張放內支架,也可行開放性/腹腔鏡下/機器人輔助腹腔鏡下腎盂成型手術。
2.輸尿管狹窄段短
可用輸尿管鏡直視下將輸尿管擴張導管插過狹窄部擴張輸尿管,留置D-J管。
3.輸尿管下段狹窄
腔內擴張失敗可切除狹窄行膀胱再植、腰大肌懸吊膀胱輸尿管再植術或膀胱壁瓣輸尿管成型術。
4.輸尿管上中段狹窄
腔內擴張失敗,可切除狹窄端端吻合,狹窄段長切除後可行腸道代輸尿管術。
輸尿管手術成型或吻合後均應放置8FD-J管,保留4~6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