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水鎮(四川樂山市沙灣區下轄鎮)

踏水鎮(四川樂山市沙灣區下轄鎮)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該鎮地處沙灣區東部,該鎮面積37.74平方千米(2017年),轄8個行政村、75個村民小組和一個社區居委會,農業人距沙灣城區15公里,東鄰五通橋區石磷鎮,北連沙灣區碧山鄉和五通橋區蔡金鎮,西靠太平鎮、譚壩鄉,南接福祿鎮。鎮境內沫溪河約5公里由西向東流經全鎮。鎮境內富藏煤炭、石灰石、石英砂等礦產資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踏水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樂山市沙灣區踏水鎮
  • 下轄地區:踏水村,石埂村,金河村,公坪村
  • 郵政區碼:614901
  • 地理位置:踏水鎮地處沙灣區東部
  • 面積:37.74平方千米(2017年) 
  • 人口:8135人(2017年) 
相關介紹,行政區劃,產業經濟,地理位置,基礎設施,社會事業,人文景觀,人口數據,

相關介紹

該鎮地質構造為川中台坳。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2006年年平均氣溫為18.40℃,年最高氣溫38℃,最低氣溫30℃。土壤分區主要以沫溪河為界,沫溪河以北屬低丘,是中生代侏羅紀沙質石組灰棕紫泥土。沫溪河以南屬高丘與低山,主要是三迭多雷口坡組,嘉陵江江黃色泥土。截止2005年底,有天然林10985畝,人工林6285畝,森林覆蓋率達72%。

行政區劃

踏水鎮下轄村:
踏水村
石埂村
金河村
公坪村
長坪村
新德村
魏槽村
黃壩村

產業經濟

該鎮形成了“林竹為主,茶葉、中藥材為輔,小家禽養殖為後盾”的農業產業格局。截止2006年底,有茶葉基地2個700畝,中藥材基地2個800畝,苦筍基地1個200,脆紅李基地1個100畝,桃園基地1個300畝。有五戶養蛙大戶養美國青蛙30萬隻,已成立了一個養蛙協會。
截止2006年有企業19家,其中煤礦企業7家,年產原煤6萬噸以上的有6家。原煤有K6、K7、K8、K9、K10等,是本鎮的主要工業支柱。有裝機容量2.8萬千瓦的大沫電站一個,為全鎮工業經濟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電力支持。其它企業主要生產建材、鑄件等產品。全鎮企業容納了本鎮及周邊鄉鎮農村剩餘勞動力6000餘人。

地理位置

踏水鎮地處沙灣區東部。
踏水鎮

基礎設施

2006年引進業主開發,投資100多萬元,建成占地6.5畝,攤位220個的多功能綜合市場。投資800萬元建成建築12000平方米的小區,新形成280米的街道2條,修建了汽車客運站及自來水廠。籌資120萬元建成周壩大橋。
截止2006年底,硬化村道28公里,新修機耕道35公里,鋪碎石路30公里,形成了村村通、組組通的農村公路網路。沙灣至踏水的水泥路暢通便捷,有11輛客運車從事客運服務。
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惠及全鎮。2006年建設沫江堰支渠2條,灌溉全鎮2500畝糧田。有電排19處,山平塘10 口,蓄水池100口,農綜項目修建U型槽6條6000米。管山河砌石保坎1500 米。 截止2007年,有固定電話1200餘部,行動電話3000餘部,行動電話基站3個。基本實現了該鎮信息暢通。

社會事業

2005至2008年,踏水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中考成績喜人,一年一個台階。2007年進入全區前10名的學生從無到現在的5名;進入全區前100名的學生從2名增加到了現在的12名。中學教育質量和綜合評估連續三年獲一等獎,居鄉鎮中學第一;國小教學質量和綜合評估獲二等獎。
截止2007年底,該鎮有鎮衛生院一個,醫療設施齊全。有9個鄉級醫療站點。三、社會救助體系完備。每年發放近萬元救災救濟資金。 對全鎮79名五保戶實行集中或分散供養,對城鎮五保戶每月發放210元,農村五保戶發放100元生活費。每年發放5萬餘元低保金。
2007年清明節,該鎮團委組織全鎮國小學生、少先隊員、中學部分團員青年在踏水鎮劉鐵民等革命烈士墓前開展掃墓活動,深切愐懷革命先烈。
學生和團員青年們向革命烈士墓敬獻花圈、肅立默哀、祭掃烈士墓,表達對烈士們的無限哀思。活動並邀請了鎮關工委老同志為學生和青少年們講述了劉鐵民等烈士解放踏水橋英勇獻身的革命戰鬥故事,使在場的學生、團員青年們再次受到生動的愛國主義思想教育。

人文景觀

一、冒水孔。位於踏水鎮長坪村1組與金河村交界處水溝中,有一股泉水不斷往外冒,水量不變,長年不息,且恆溫,現此處有一家名叫“泳泉山莊”的農家樂。
二、五老山。面積1000餘畝,自然環境優美,山高林密。1999年鎮政府投資12萬元,將公路修至山頂,交通條件便捷。周邊民眾農曆每月十五都自發到五老山遊玩,是娛樂休閒的好去處。
三、漢墓。位於黃壩村4組石崖上,建於西漢時期,共3座,最大一墓為4間,約50平方米。

人口數據

8135人(2017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