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路神節(浙蘇上海吳地一帶的風俗)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路神,中國民間信仰之一。浙蘇上海吳地一帶以元月初五為路神節,為紀念一位財神“路頭神”,元月初五是他的生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跳路神節
  • 別稱:路神節
  • 節日時間:元月初五
  • 節日類型:風俗節日
  • 流行地區:浙蘇上海吳地一帶
  • 節日起源:紀念一位財神“路頭神”
  • 節日活動:“搶路頭”
  • 節日意義:祈求路途平安
  • 設定時間:每年
簡介,民俗,

簡介

浙蘇上海吳地路神節的由來:“路頭”又稱“五路神”。據說元末有一何五路,為抵禦外寇而死,人們因此祀他為神,名“五路神”。但此“五路神”似乎與作為財神的“路頭五路神”無涉。或又以“五路神”實為“五聖神”,或曰“五通神”。康熙年間,湯斌毀禁上方山五通寺以後,民間不敢祀“五通神”,故改其名為“路頭”而祀之。一般以此“路頭”為古五祀中的“行神”,所謂五路乃東西南北中也;財貨無不憑路而行,故人們以行神為財神,謹加祭祀,冀求它引財入門,或出行獲利。古人外出行旅,祭祀路神以求平安,此為“祖道”之俗;吳俗接路頭,祭祀的也是路神,而這路神變成財神,是因商業的發展,財貨流通的加劇。財貨往來於陸水之間,人們直觀地認為,路在冥冥之中主宰了財貨。

民俗

浙蘇上海吳地路神節活動:俗以為接路頭,越早越好,最早接到的才是真神,特別靈驗,因此叫“搶路頭”。有的地方,真的在元日初四便“匆匆搶路頭”了,且相沿成俗。既然路神已不再是行旅的保護者,人們便不再在赴旅時祭祀它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