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際理論研究

跨文化交際理論研究

《跨文化交際理論研究》,2009年黑龍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嚴明。《跨文化交際理論研究》為黑龍江大學套用外國語學院在多年的跨文化交際教學過程中形成的經驗總結和理論探討。

基本介紹

  • 書名:跨文化交際理論研究
  • 作者:嚴明
  • ISBN:9787811291704
  • 頁數:243
  • 出版社:黑龍江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 2009-07-01
基本信息,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基本信息

版 次: 1
裝 幀: 平裝
開 本: 大16開
所屬分類: 圖書>文化>世界各國文化

內容簡介

本文根植於跨文化交際的實際教學,針對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分析了問題的成因,並.鼠極輿針對性的進行了解決問題的嘗試,通過對於實踐經驗的總結和提升形成了富於指導性的理論體系。《跨文化交際理論研究》既具有理論研究的參考性,又有自主學習的指導性。

圖書目錄

第一章 文化與交際
1.1 文化
1.1.1 文化的定義
1.1.2 文化的特徵
1.1.3 文化的分類
1.2 交際
1.2.1 交際及其構成因素
1.2.2 交際的特徵
1.2.3 文化對交際的影響
1.3 跨文化交際學
1.3.1 跨文化交際學的定義
1.3.2 跨文化交際教學的重要性
1.3.3 跨文化交際學國內外發展及現狀
1.3.4 跨文化交際研究視角
1.4 小結
第二章 語言與非言語交際
2.1 語言
2.1.1 語言的定義
2.1.2 語言的特徵
2.1.3 語言的功能
2.1.4 語言與文化的關係
2.1.5 文化視野下的翻譯難題
2.2 非言語交際
2.2.1 非言語交際的定義
2.2.2 非言語交際的功能
2.2.3 非言語交際的構成要素
2.2.4 非言語交際與文化的關係
2.3 小結
第三章 文化理論
3.1 文化冰山模式
3.2 個體主義-團隊精神理論
3.3 高語境交際與低語境交際理論
3.3.1 高語境與低語境交際的特點
3.3.2 會話準則
3.4 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維度模式
3.4.1 權力距離
3.4.2 不確定性規避
3.4.3 男性化社會/女性化社會
3.4.4 時間取向
3.5 Kluckhohn與Strodtbeck的價值觀取向
3.5.1 人性取向
3.5.2 人與自然的關係取向
3.5.3 時間取向
3.5.4 活動取向
3.5.5 關係取向
3.6 霍爾的文化行為構成
3.6.1 快信息和慢信息
3.6.2 領土
3.6.3 個人空間
3.6.4 多維度時間取向和單維度時間取向
3.7 Parsons的模式變數理論
3.7.1 情感與情感中立
3.7.2 特殊性與普遍性
3.7.3 擴散性與專一性
3.7.4 品質與成就
3.7.5 集體取向與自我取向
3.8 雅克德莫根和馬奎斯莫茲關於文化的討論
3.9 小結
第四章 跨文化交際理論
4.1 意義協調理論
4.1.1 意義協調理論的前提假設
4.1.2 意義協調理論的套用
4.1.3 意義協調理論的批評和總結
4.2 言語代碼理論
4.2.1 言語代碼理論的前提假設
4.2.2 言語代碼理論的套用
4.2.3 言語代碼理論的批評和總結
4.3 面子-協商理論
4.3.1 面子-協商理論的前提假設
4.3.2 面子-協商理論的套用
4.3.3 面子-協商理論的批評與總結
4.4 談話制約理論
4.4.1 談話制約理論的內容
4.4.2 談話制約理論的套用
4.4.3 談話制約理論的批評和總結
4.5 期望違背理論
4.5.1 期望違背理論的假設
4.5.2 期望違背理論的套用
4.5.3 期望違背理論的批評和總結
4.6 焦慮/不確定性管理理論
4.6.1 焦慮/不確定性管理理論的前提假設
4.6.2 焦慮/不確定性管理理論的套用
4.6.3 焦慮/不確定性管理理論的批評和總結
4.7 交際適應理論
4.7.1 交際適應理論的內容
4.7.2 交際適應理論的假設
4.7.3 交際適應理論的套用
4.7.4 交際適應理論的批評和總結
4.8 跨文化調適理論
4.8.1 跨文化調適理論的內容
4.8.2 跨文化調適理論的前提假設
4.8.3 跨文化調適理論的套用
4.8.4 跨文化調適理論的批評和總結
4.9 文化身份理論
4.9.1 文化身份理論的假設
4.9.2 文化身份理論的套用
4.9.3 文化身份理論的批評和總結
4.10 身份協商理論
4.10.1 身份協商理論的假設
4.10.2 身份協商理論的套用
4.10.3 身份協商理論的批評和總結
4.11 身份管理理論
4.11.1 身份管理理論的來源
4.11.2 身份管理理論的內容
4.11.3 身份管理理論的假設
4.11.4 身份管理理論的套用
4.11.5 身份管理理論的批評和總結
4.12 共文化理論/文化共存理論
4.12.1 共文化要素
4.12.2 共文化理論的前提假設
4.12.3 共文化理論的套用
4.12.4 共文化理論的批評和總結
4.13 小結
第五章 跨文化交際能力研究
5.1 影響跨文化交際的因素
5.1.1 社會文化身份
5.1.2 心理因素
5.1.3 環境因素
5.2 國外對跨文化交際能力的研究
5.2.1 Yong Yun Kim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構成理論
5.2.2 Brian Spitz berg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構成理論
5.2.3 Judith Martin與Thomas Nakayama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構成理論
5.2.4 跨文化交際能力構成要素小結
5.3 跨文化交際能力研究在中國的發展
5.3.1 國內研究現狀
5.3.2 賈玉新的跨文化交際能力理論
5.4 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提高
5.4.1 認識自我
5.4.2 考慮物理環境因素和人際環境因素
……
第六章 跨文化交際教學策略
第七章 文化教學課堂活動
第八章 跨文化交際能力測試
第九章 大學英語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研究
參考書目
附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