跗跖關節

跗跖關節

跗跖關節,由三塊楔骨和骰骨的遠側面與5個跖骨底構成。跗跖關節為平面關節,可作輕微的運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跗跖關節
  • 外文名:tarsometatarsal joint
  • 屬於:平面關節
  • 構成:楔骨和骰骨的遠側面與5個跖骨底
綜述,解剖結構,

綜述

跗跖關節系足部關節之一。由第1~3楔骨和骰骨與第1~5跖骨構成,此關節穩定性大,為平面微動關節。
足關節由踝關節、跗骨間關節、跗跖關節、跖骨間關節、跖趾關節、趾骨間關節組成。

解剖結構

包括距骨小腿關節(talocrural joint)俗稱踝關節(ankle joint)或距上關節]和距下關節(subtalar joint)兩部分。因為這兩個關節在機能上是聯合關節,共同完成負重和行走的功能,故統稱為足關節。
踝關節,由脛骨下關節面、內踝關節面、腓骨外踝的外踝關節面,與距骨的上面和內外踝關節面構成。關節囊前後鬆弛,並有內側的三角韌帶和外側的跟腓韌帶、距腓前韌帶和距腓後韌帶等加固。
距下關節,包括距跟關節和距跟舟關節。前者由距骨頭的舟骨關節面與舟骨的後關節面、跟骨的前關節和中關節面構成。關節囊鬆弛,其周圍有距跟前、後韌帶加固。後者由距骨與跟骨的後關節面構成。關節周圍有距跟骨間韌帶和跟舟蹠側韌帶等加強。
足關節足關節
足關節(joint of foot or pedal joint) ,包括距小腿關節(距上關節)、距下關節、跟骰關節等。
距小腿關節(talocrural joint) ,俗稱踝關節(ankle joint),又名距上關節(supratarlar joint)。由脛骨的下關節面、內踝關節面和腓骨外踝關節面共同形成叉狀關節窩,關節頭由距骨滑車構成,屬滑車關節。足繞關節的額狀軸做屈[即繃直足面,又稱跖屈(plantar flexion)]、伸[即勾足尖,又稱背屈(dorsal flexion)]運動。由於距骨滑車前寬後窄,跖屈時,較窄的滑車後部進入寬大的關節窩內,尚能做微小的側方(收展)運動。加固關節的主要韌帶有:距腓前韌帶(anterior talofibular lig.)(位於關節囊背外側,由腓骨外踝到距骨前面)、距腓後韌帶[(posterior talofibular lig.)]、跟腓韌帶[(calcaneofibularlig.),(位於關節囊外側,由腓骨外踝尖到跟骨外側)]和三角韌帶[(deltoid lig.),(位於關節囊內側,由脛骨內踝分別到距、跟、舟骨內側)]。
足的其他關節還有跟骰關節(calcaneocuboid joint)、楔骰舟關節(cuneocuboideonavicular joint)、跗跖關節(tarsometatarsal joint)、距跟舟關節(talocalcaneonavicular joint)、跖骨間關節(intermetatarsal joints)、跖趾關節(metatarsophalangeal joint)和足趾骨間關節(interphalangeal joints of foot)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