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可懷

趙可懷(?-1603年),字寧宇,巴縣(今重慶市大渡口區八橋鎮五一村)人,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進士。

基本介紹

  • 本名:趙可懷
  • 字號:字寧宇
  • 所處時代:明朝
  • 出生地:巴縣(今重慶市大渡口區八橋鎮)
  • 去世時間:1603年
生平,與利瑪竇來往,平倭有功,維修西安鼓樓,楚宗叛亂,

生平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進士。授山東汶上縣令,擢為御史,歷遷兵部右侍郎應天巡撫

與利瑪竇來往

趙可懷重視格物致知。他在任應天巡撫時,利瑪竇編繪了一本世界地圖名曰《山海輿地全圖》。廣東南雄同知王應麟將拓印的《山海輿地全圖》送給趙可懷,趙可懷非常讚賞,將其摹刻在蘇州姑蘇驛外的大石頭上。他還自撰一跋讚美該圖,拓印下來贈送友人。知道利瑪竇正在南京,趙可懷便盛情邀請他到自己的駐地句容遊覽,並討論了數學問題,還請他製造歷算儀器。

平倭有功

萬曆二年(1574年),趙可懷任福建巡撫。趙可懷任職期間,倭寇多次從廣州沿海侵犯。萬曆二年冬,倭寇攻陷銅鼓石(現廣州市黃埔區南崗鎮一帶)、雙魚城(位於陽江市陽西縣上洋鎮雙魚村,距縣城三十公里,坐落在龍高山西麓)。殷正茂檄令張元勛、趙可懷帶兵抗擊倭寇。張元勛帶兵千里急行軍,趙可懷帶兵從新會趕來,配合張一同圍剿倭寇。倭寇敗走儒洞,趙可懷帶兵與張元勛一起,在倭寇逃跑的道路上埋伏,兩頭夾擊倭寇。倭寇敗走,趙可懷又率領將士追擊到書村,徹底打敗了倭寇。這次圍剿倭寇,趙可懷配合張元勛,“大敗入侵之寇,大敗倭寇,俘斬八百一十二級”,共奪回被拐男女千餘。趙可懷平倭有功,被詔入為工部左侍郎

維修西安鼓樓

萬曆十七年(1589年),趙可懷任陝西巡撫,他很重視古蹟文物的保護。當時,西安鼓樓主體結構損毀嚴重,趙可懷力主重修。鼓樓竣工後,趙可懷於明萬曆十八年(公元1590年)親自題寫了“聲聞於天”四個大字,字大盈間,蒼勁挺拔。

楚宗叛亂

趙可懷歷任應天、保定、陝西、福建、湖廣五省巡撫。為官四十餘年。
萬曆三十一年(1603年)任湖廣巡撫期間,武昌楚藩鎮國將軍朱華趆上奏稱:楚王朱華奎系昌宗之異姓子嗣,此即轟動一時的假楚王案。後因大學士、宰相沈一貫受朱華奎重賄,力庇朱華奎,坐朱華越誣告,廢為庶人,押之鳳陽。第二年,楚王朱華奎為表忠心,獻萬金入都修建宮殿,有人揭露這事是朱華奎行賄,數百人攔道搶奪,發生抓扯,聚眾搗亂,鼓譟軍門。趙可懷開門勸解,申明祖訓國法想平息騷亂,命令有司抓捕懲治不聽勸阻的人。這時,與朱華奎同宗的朱蘊鉁等,恨趙可懷治楚獄不平,聚眾沖入撫院。其中有一人發憤突起,以手械擊趙可懷。趙可懷就這樣被打死於任所。
朝廷追贈太子太保,賜祭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