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圩歸來啊哩哩(唐佩珠演唱歌曲)

趕圩歸來啊哩哩(唐佩珠演唱歌曲)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趕圩歸來啊哩哩》是一首描寫彝族姑娘趕圩歸來時的歡樂心情。 廣西詞人古笛詞、黃有異曲, 唱出名的是廣西歌舞團的唐佩珠、彝族著名歌唱家曲比阿烏等。演唱者還有羅寧那、吳彤阿果湯燦輪迴樂隊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趕圩歸來啊哩哩
  • 發行時間:1985年
  • 歌曲原唱:唐佩珠,曲比阿烏
  • 填詞:古笛
  • 譜曲:黃有異
  • 音樂風格:彝族民歌
  • 歌曲語言:國語
創作背景,歌詞歌曲,歌曲鑑賞,社會影響,

創作背景

1979年冬天,壯族詞作家古笛等一行到隆林德峨鄉體驗生活。當時正值圩日,只見彝族姑娘們身著五彩繽紛的服飾,歡天喜地地選購自己喜歡的布料、小工藝品,然後結伴走回山寨。姑娘們一路上歡聲笑語、一派喜氣洋洋的景象。
古笛與歌舞團的幾位編導深受感染,決定以姑娘們趕圩歸來路上的情景作為切入點,編排一個彝族舞蹈,體現改革開放後少數民族地區農村翻天覆地的變化,展示出黨的好政策給人們帶來的幸福生活。於是,古笛和黃有異寫出了《趕圩歸來啊哩哩》這個舞蹈的主題曲。

歌詞歌曲

日落西山啊哩哩,散了圩(囉)啊哩哩,
歡歡喜喜啊哩哩,回家去(囉)啊哩哩。
《趕圩歸來啊哩哩》歌詞《趕圩歸來啊哩哩》歌詞
啊哩哩,啊哩哩,趕圩歸來啊哩哩 ,
啊哩哩,啊哩哩,趕圩歸來啊哩哩。
蜜一樣的啊哩哩,好生活(囉)啊哩哩,
花一樣的啊哩哩,彝家女(囉)啊哩哩。
啊哩哩,啊哩哩,趕圩歸來啊哩哩 ,
啊哩哩,啊哩哩,趕圩歸來啊哩哩。
銀項鍊(囉)啊哩哩,金戒指(囉)啊哩哩,
打扮姑娘啊哩哩,更美麗(囉)啊哩。
啊哩哩,啊哩哩,趕圩歸來啊哩哩 ,
啊哩哩,啊哩哩,趕圩歸來啊哩哩。
鳥兒聲聲啊哩哩,伴歌唱(囉)啊哩哩,
晚霞朵朵啊哩哩,跟著飛(囉)啊哩哩。
啊哩哩,啊哩哩,趕圩歸來啊哩哩 ,
啊哩哩,啊哩哩,趕圩歸來啊哩哩。

歌曲鑑賞

圩是農村貿易集市地點,民間稱為“圩”或“集鎮”。趕圩,又名“趕鬧子”、“逢鬧子”,是農村的交易習俗。至今,廣西壯族還保留著很古雅的傳統風俗,盛裝趕圩。廣西各地依然保留著趕歌圩的民間傳統。每趕歌圩,成千上萬的人就聚在一起引吭高歌,場面蔚為壯觀。人們還用歌傳情、以歌擇偶。彝族的語言中“啊哩哩”是“OK”的意思,“啊哩哩”也是廣西百色隆林的方言,意思是“姑娘”,“啊哩哩”也是當地的民族音樂的一種曲調,這首歌因此取名“啊哩哩”,既有民族特色,也能讓大家記得住。
該歌引子部分悠揚婉轉,有強弱對比,中間歡快的部分要唱得跳躍活潑輕鬆,整首歌曲要注意氣息的運用,還有演唱的高位置,採用中上的小支點演唱。

社會影響

《趕圩歸來啊哩哩》,是古笛、黃有異在80年代聯合創作出具有濃郁的廣西特色,表現彝族姑娘趕圩歸來喜悅、歡快的心情的歌曲。很快唱紅了全國。《趕圩歸來啊哩哩》為中國文化部舉辦聲樂比賽指定必唱曲目之一,編入全國音樂院校及各大、中、國小音樂教材,聯合國科教文衛組指定這首歌為亞太地區音樂教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