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魔法森林

走進魔法森林

《走進魔法森林》是2010年2月1日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彭懿。本書採用文獻學及版本學研究的方法,逐一比照格林童話的各個版本,發現其中的差異。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格林童話,是世界上許多家庭的必備圖書。
2000年前後,出現了一股抹殺格林童話的逆流,所謂的“成人版格林童話”開始在各大中文網站上流傳。
格林童話沒有成人版,但確實有不適合孩子們閱讀的初版。它不斷被改寫、不斷被修飾,一版又一版,經歷了一個從聆聽的民間童話向閱讀的民間童話逐漸過渡的改寫過程。隨著格林兄弟兒童觀的逐漸變化,格林童話作為教育之書的傾向也越發明顯。
結論:最終版《格林童話集》才是兒童文學,格林童話是在格林兄弟確立了現代兒童觀之後的產物。

作者簡介

彭懿,先後畢業於復旦大學、日本東京學藝大學及上海師範大學,教育學碩士、文學博士。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曾任上海科學教育電影製片廠編導,少年兒童出版社編輯,現任職於浙江師範大學兒童文化研究院。 主要學術著作:《西方現代幻想文學論》《世界幻想兒童文學導讀》《圖畫書:閱讀與經典》《宮澤賢治童話論》等。 主要長篇幻想小說:《我、怪物舅舅和魔塔》《瘋狂綠刺蝟》《我撿到一條噴火龍》等。 主要翻譯作品:《晴天有時下豬》《車的顏色是天空的顏色》《安房直子幻想小說文集》等。 獲獎作品:《圖畫書:閱讀與經典》獲2007年首屆中國政府出版獎圖書獎;《遇見圖畫書百年經典》獲2007年首屆香港圖書獎;《我撿到一條噴火龍》獲2008年冰心圖書獎;《花香小鎮》獲第十一屆APPA(亞太地區出版者協會)圖書獎翻譯銅獎。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問題的提起
第二章 格林童話產生的時代與背景
格林童話產生之前的格林兄弟
格林童話產生的文學背景
格林童話之前的民間童話集
格林童話產生的土壤
第三章 厄倫堡手稿:在修道院沉睡了一百多年的手稿
厄倫堡手稿的來龍去脈
厄倫堡手稿的篇目
厄倫堡手稿的學術價值
未加修飾的原始記錄
厄倫堡手稿與1812年初版、1857年最終版的對應關係
格林童話版本演變研究的重要資料
第四章 初版:格林童話的原始風貌
阿爾尼姆:格林童話出版的誘因
《兒童與家庭童話集》第1卷和第2卷
《兒童與家庭童話集》
《格林童話集》第1版第1卷篇目表
《格林童話集》第1版第2卷篇目表
《格林童話集》的學術性注釋
對於初版《格林童話集》的批評
被刪掉的34篇童話
《孩子們玩屠宰遊戲的故事》的德文原文及中譯
第五章 最終版:長達近半個世紀的修訂
《格林童話集》的七個版本
鍥而不捨的威廉·格林
改寫所依據的兩個範本
KHM——格林童話的編號
最終版與初版篇目的異同
小開本:《格林童話選集》
第六章 書面與口述:格林童話的兩大源泉
源泉之一:書面材料
40%的篇幅來自書面材料
布倫塔諾留下的一個範本
摘錄於書本的格林童話篇目表
源泉之二:口述
是誰給格林兄弟講述了這些故事
故事的提供者們
初版第1卷和第2卷的講述者
“瑪麗奶奶”——一個架空的說故事人
第七章 佩羅童話對格林童話的影響——以《小紅帽》為例
一個神話的崩潰
格林童話是純粹的德國民間童話嗎
為什麼偏偏留下了《小紅帽》
格林兄弟的《小紅帽》
《小紅帽》的講述者
從1812年初版到1857年最終版,《小紅帽》發生了哪些變化
1812年初版與1857年最終版《小紅帽》對照表
佩羅版《小紅帽》
《小紅帽》的源頭:《外婆的故事》
原始版《小紅帽》與佩羅版《小紅帽》的異同
佩羅和他的《鵝媽媽故事集》
佩羅版《小紅帽》與格林兄弟版《小紅帽》的比較
第八章 從厄倫堡手稿到初版,最終版的演變——例一:《白雪公主》
《白雪公主》的故事來源
《白雪公主》:1810年厄倫堡手稿與1812年初版
《白雪公主》:1812年初版與1857年最終版
第九章 從厄倫堡手稿到初版、最終版的演變——例二:《玫瑰公主》
第十章 兒童文學語境下的格林童話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